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丹阳国际眼镜城-丹阳国际眼镜城攻略-丹阳国际眼镜城营业时间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760
发表于 2025-4-22 16: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山网讯 人们进入江苏丹阳的交通要道入城处,最先看到的是丹阳眼镜的巨大广告牌,上面写着“戴丹阳眼镜,看美丽中国”这一行大字。在推介丹阳产品的所有广告语里,这一句气势最大,影响最广,最为流行。因为它有着最大的底气,即丹阳眼镜制造拥有庞大的产业群和巨大的影响力。

中国·丹阳国际眼镜城

丹阳眼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丹阳人,我亲眼见证了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我是一个离不开丹阳眼镜的丹阳人,从青年到老年,已经戴了四十年。前二十年大概一两年配一副,后二十年每年配一两副,总共配了四五十副,那些戴过的眼镜我都舍不得扔掉,整整装满了一柜子。丹阳眼镜数十年的风云变化,都被我尽收眼底。

从段上村眼镜小作坊

到现代化丹阳眼镜大企业

丹阳最早是从大泊开始磨制眼镜玻璃片的,并且丹阳眼镜厂在大泊成立。大泊有一位姓王的老师傅,在新中国成立前他在上海从事眼镜制作工作,还懂得设计镜架。当时在大泊,把含有有机玻璃成分的眼镜架子称作大美料眼镜架子。我第一次见到丹阳眼镜的制作过程,那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当时我大概十来岁。

我所在的生产大队办厂时间很早,其中一家是眼镜厂,另一家是皮鞋厂。眼镜厂的起步状况与丹阳眼镜之乡司徒镇不相上下,皮鞋厂的起步情况与丹阳皮鞋之乡陵口镇不相上下。眼镜厂建在我姑父所在的段上村,是利用一座有年代的废弃祠堂改建而成的,主要进行最简易的玻璃镜片加工。平时路过时,我们只看到屋后墙根处有一个个小孔,且有一股股铁锈红的液体流出。为了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会悄悄地踮起脚尖,然后探头探脑地朝窗子里张望。可以看到,沿墙壁排开着一台台研磨机,这些研磨机是利用一只只小马达来驱动的,它们把厚厚的玻璃镜片磨薄,以达到需要的度数。在一台机器下面,有一个沿墙根向外开凿的小孔,这个小孔是用来让研磨镜片时的水剂流出屋外的。我们经过这里,老远就可以看到一道道铁锈红的小水沟。

早年的眼镜加工设备

那时我很疑惑,无色的玻璃镜片为何能磨出红红的颜色呢?四十年后,我遇到了中国眼镜协会副理事长、丹阳眼镜商会会长、万新光学集团董事长汤龙保。汤会长的一番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问。1971 年,年仅 17 岁的汤龙保进入司徒镇大坟镜片厂,成为一名磨片工人。因为镜片是玻璃材质,所以需要人工操纵磨片机来进行打磨。磨片的过程与推磨相似,工人推动操纵杆的力度会影响所切割玻璃的弧度,从而决定镜片的度数。打磨一片镜片需要花费数小时的时间,在研磨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种抛光粉,这种抛光粉一旦遇水就会变红,所以工人的手上和脸上常常会被染得通红。

丹阳眼镜的起步阶段

那个年代,在流出一股股铁锈红水的地方,有一家家丹阳眼镜厂。铁锈红的时代持续时间不长,但却是丹阳眼镜最早被寻踪的地方。从铁锈红的土地上开始播种,丹阳眼镜凭借天时地利,得以蓬勃发展。丹阳有 1600 多家从事眼镜产业及相关配套的工贸企业。其中,眼镜生产企业有 600 余家。像海昌、万新、明月、唯尊、鸿晨这样的现代化眼镜大企业存在。还有 1000 多家相关配套的贸易企业及商家。行业从业人员近 5 万人,其产品涵盖了眼镜产业的各个领域。

从谭巷村眼镜小制作

到智能化丹阳眼镜大智造

有了根之后,就会开始扎根发芽,接着会变得根深叶茂,最终长成参天大树。那么,丹阳眼镜最初的树根所处之地在哪里呢?它在丹阳眼镜之乡司徒镇的谭巷村。

20 世纪 70 年代,司徒谭巷村有村民在苏州眼镜厂工作。工人师傅将技术带回了村里。于是,谭巷村办起了磨镜片的眼镜小加工厂。1976 年,谭巷村创办了第一家村办企业丹阳县眼镜二厂。借着改革开放的有利形势,丹阳县眼镜二厂得以快速发展,产值持续提升。20 世纪 90 年代,丹阳县眼镜二厂恰逢招商引资的大潮。一批谭巷人,他们有技术、懂市场且敢闯敢拼,在这大潮中如鱼得水,开始了创业之路。一批中小眼镜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并茁壮成长。谭巷村乃至司徒镇的眼镜产业逐步形成了规模,慢慢地发展成为了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万新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树脂镜片生产企业,海昌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隐形眼镜生产企业,淘镜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眼镜网络销售企业,它们都在谭巷村,一个村庄孕育出了这三个在各自领域处于中国之最的企业。

万新光学发展简介

规模最大并非值得骄傲之事,值得自豪的是技术最新。万新公司拥有自动化生产线,仅需 40 秒就能研磨好一片定制化镜片,且误差在纳米级。以往丹阳眼镜厂依靠的是工人的经验,如今依靠的是设备和技术。万新的定制镜片产能已突破 2.1 万片/天,处于当地领先水平,每天都有众多镜片制作完成并被送往全球各地。

智能时代来临了,丹阳眼镜开始变得会听话、会唱歌。眼镜不再仅仅是解决视力问题的工具,在满足视觉需求的基础上,还被赋予了更多功能。丹阳天禄眼镜电商有限公司开发了天禧骨传导蓝牙眼镜,它融合了骨传导式的助听器,给听力受损的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丹阳国际眼镜城

黑科技、高技术以及新材料,给丹阳眼镜赋予了新的魅力。全国第一家眼镜研究所落户在了丹阳,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落户在了丹阳,这使得丹阳眼镜拥有了在眼镜行业的话语权。

从贡潘村眼镜小摊位

到国际化丹阳眼镜大卖场

眼镜工厂建到的地方,供销员就跟到那里;市场所在的地方,丹阳眼镜供销员就跑到那里,这是丹阳眼镜早期得以发展的秘诀。丹阳被称为“中国眼镜之都”。这里的镜架年产量达到 1 亿多副,占全国镜架年产量的约三分之一。镜片年产量为 4 亿多副,占全国镜片年产量的约 75%,占世界镜片年产量的约 40%。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是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也是中国的眼镜生产基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丹阳眼镜能够做强做大,存在一个秘诀。丹阳的眼镜工厂数量与丹阳眼镜的门店数量是相对应的,即有多少眼镜工厂,就有多少门店;同时,丹阳眼镜的工厂规模与丹阳眼镜的卖场规模也是相匹配的,工厂有多大,卖场就有多大。

中国丹阳眼镜城从一个小村发展起来,城中还有中国眼镜博物馆,究竟有多少规模,究竟有多大规模,它们可以告诉你答案。

约14万平方米的中国·丹阳国际眼镜城

四十多年前,丹阳火车站对面存在一个村子,名为贡潘村。此村交通较为便利,进货出货都很方便。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有一个小货摊,由此自发形成了一批眼镜地摊。这里逐渐成为了眼镜镜片镜架批发的集中之地。各地的商贩乘坐车辆来到丹阳进行拿货,然后把丹阳生产的眼镜销售到全国各地。1986 年全国最早的眼镜交易专业市场华阳眼镜市场成立。如今,在丹阳火车站附近有一座更为气派的“中国·丹阳国际眼镜城”。这座眼镜城是一座面积约 14 万平方米的商贸综合体。每天,眼镜城里人头攒动,能听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口音,热闹且有序。这种景象在丹阳持续了数十年。

丹阳国际眼镜城有南京吴良才、南京四明、杭州毛源昌、北京大明、重庆精益这些中华老字号。同时,还有蔡司、依视路、凯迪拉克、万宝龙、席琳迪翁、花花公子等国际一线品牌。无论是入驻的眼镜商户数量,还是眼镜产品交易数量,都堪称全国第一。它可以说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眼镜产品交易市场,也是全国档次最高的眼镜产品交易市场,更是全国功能最强的眼镜产品交易市场。近年来,丹阳眼镜城获得了“江苏省诚信示范街区”这一殊荣。

全世界每两个戴眼镜的人里,就有一人用的是丹阳产的镜片。听了丹阳国际眼镜城中国眼镜博物馆讲解员的解说后,我自然而然地把“看美丽中国”改成了“看美丽世界”,因为我戴着丹阳眼镜。(周竹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7:36 , Processed in 0.0784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