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为什么叫跳蚤市场-跳蚤市场是卖跳蚤的吗-跳蚤市场的跳蚤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50
发表于 2025-4-22 20: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狗市,很多平凉市民听说过,但不一定去过。只有经常去这里的人,才了解狗市。狗市不只是买卖狗的地方,鸡鸭鹅兔鸽子猫咪花鸟鱼虫古董旧货石头剪刀布等各类物品都有,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虽不能说应有尽有,但也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狗市形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原本在新民北路。那时候只有在礼拜天,才会有这样的马路市场存在,而在平时,是不被允许占道经营的。

狗市是一个野生的市场。在官方的市场名录当中,狗市并不存在。然而,它却在市井陋巷中顽强地生长着。这里是一些宠物爱好者买卖猫儿、狗儿、鸟儿的地方,同时也是收藏者淘换古董旧货必定会去的一个地方。

如今的这个狗市,依旧没有名称,也没有基础服务设施。城管不会撵它,也没有人收摊位费。它位于泾河北路,距离广成大桥不远的北山根下,在一片露天空地上。晴天时,尘土会飞扬起来;雨雪天,地面则泥泞不堪。每到周末,这里人欢狗叫,鸟鸣花香,十分热闹,前来赶集的市民络绎不绝。这里是爱狗人士的乐土,这里是爱猫人士的乐土,这里是爱花鸟人士的乐土,这里是爱鸽子人士的乐土,这里是爱古董人士的乐土,这里是爱收藏人士的乐土,这里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平凉人俗称其为狗市,西方称作跳蚤市场,大城市则叫宠物花鸟市场。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不收费的假日市场。出售的商品除了狗、猫、兔、鸡、鸽等动物,大多是旧货。人们会把多余的物品以及未曾用过但已过时的衣物等,小到衣服的装饰物,大到旧摩托车、旧电视机、旧洗衣机、旧家具拿到这里来售卖,其特点是价格低廉。可以把自家的老旧物件、珍藏品拿到这里进行交易。或许不经意间,就能在地摊上淘换到一件珍贵的物品。据说平凉有一位收藏爱好者,在狗市上意外地花费 500 元淘到一件明清时期的古董,将其拿到西安古董市场后,卖出了几十万元。不过,这只是个传说罢了。

因为狗市是野生且自然形成的,所以它更能展现市井文化的特征。古代的市井指的是城镇和街坊民居。其中,“井”,有一种说法是指井田,当引申到城镇时,就是四合院里几户人家居住在一起,院子中间有可取水的水井,因此被称为市井。市井还被称作市廛,其意思是市中的店铺或者店铺集中的市区。



市井文化包含“街市、市场”以及带有“粗俗鄙陋”的意味。市井文化属于生活化且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在街区小巷中产生的,带有商业倾向,相沿成俗,充满变幻且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它能反映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也能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

文化的概念较为宽泛。狭义的市井文化,指的是街巷中底层百姓所具有的、带有生活气息的传统特色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不太高雅、不上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化。在如今城市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美的情况下,市井文化成为了人们追寻过去那种最为质朴、原始、纯真生活方式的一种精神寄托。

当然,狗市不能等同于市井文化,它仅仅是市井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儿时记忆里,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有剃头磨剪子的吆喝声;有街头特色的小食品;有摆地摊练把式的老艺人;有路灯下众人围观的棋局;有吹糖人、捏面人;有唱皮影戏、唱笑谈;还有坐在街头巷尾摇扇谝传、喝茶的市民……这些都属于市井文化的范畴,都有着独特的价值与美感。一些正在逐渐消失的市井文化,正因为上述原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目重新得以复活,从而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国内著名的市井文化集散地有北京的天桥、西安的回民街以及成都的宽窄巷子,它们都是市井文化的典型代表。然而,平凉的狗市从诞生开始到现在,都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前新民北路的周末狗市,在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市场占道经营,导致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成为了市容治理的难题。狗市与大多数百姓的生活消费关联不大,然而存在有其合理性。它为宠物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场地,同时也给菜农、花农、果农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一处免费摆摊的地方。狗市的商品价格实惠且质量良好,市场风格随性且亲民,氛围十分温暖,是浓郁市民生活气息集中体现的场所。狗市带有浓厚的世俗烟火气息,展现了城市的温度与包容,变成了市井百态的缩小版模型。

笔者说狗市是平凉市井文化的洼地,原因在于以前狗市存在占道经营的情况,动物粪便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存在传播疫情的潜在隐患。并且狗市在周末开市时,人流会四处蔓延,使得新民北路一带在周末的交通变得十分拥堵。另一个主要问题在于,部分摊贩的素质比较差。他们不清理垃圾粪便,随意将其丢弃在马路上。这使得早前的新民北路变成了中心城区脏乱差的典型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形象造成了影响。

后来,新民北路进行了拆迁。于是,狗市一度因为没有地方可去而消失了。新的新民北路修建好之后,每逢周末,狗市就会在道路两侧占据道路进行经营。或许是因为狗市对交通秩序产生了影响,或许是因为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狗市被转移到了泾河北岸北山根下的一处闲置空地上。如果不是在周末路过,看到路边有很多人和车,我是不会知道狗市搬到了泾河北路的。



如今这个狗市虽不占道,然而与新民北路狗市相比,此地环境状况更为糟糕。因前一日刚下过雨,狗市内部处处积水,车辆碾压,行人踩踏,泥泞满布。当天上午狗市人数众多,人们进出狗市时,都需踮起脚尖、蹦跳着前行,以寻觅没有泥水的地方落脚。狗市里售卖猫狗以及鸟儿、鸽子、兔子、花草的摊位较多,同时也有售卖旧货、古董、小商品的摊位。他们有的在原地摆摊,有的将物品摆在三轮车上。那些售卖猫狗鸟儿的摊主,用铁笼子装着这些动物。逛市场的市民们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带着孩子,来来往往,连续不断。在狗儿猫儿鸟儿花草的摊位前,人气最为旺盛。向几个摊主询问了一下,他们表示生意还算可以。

笔者拍摄了一个关于狗市的短视频,然后将其发到了抖音上。这个短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 11 万,点赞数接近 2000 个,评论数接近 300 条。不少市民表示,原来狗市并非关闭了,而是搬了地方,他们在周末也想去逛一逛。并且询问是否可以发送一个具体的定位呢?

笔者认为,现在的狗市场地较大。然而,该狗市没有停车场。这导致逛市场的市民只能将车停放在泾河北路两侧的人行道上。甚至还有人把车停在了道路上,占据了部分路面。过往车辆行驶至这里时,都需要减速慢行才能通过。笔者不知这片空地的归属者是谁。有关部门能否考虑把此地开辟成一处真正的假日市场呢?可以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增添一些基础服务设施,划分出动物和其他摊贩的经营区域及摊位。还可以利用旁边的空地开辟一处停车场,以便前来逛狗市的市民停车。

或许有人觉得,中心城市不缺狗市,而是缺真正的能便民的市场。在我看来,便民市场得建,狗市也应当保留。这里离体育公园很近,周末市民在游园结束后,能够来狗市逛一逛,这样既能游园又能购物,是假日休闲的一个好地方。另外,假日市场给商家提供了展销的平台,从而刺激了消费。也为低收入群体创造了可以通过小本经营获得补贴收入的机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方面,假日市场是游客了解本地风土人情的一个途径。它展现了市井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平凉民俗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提供了平台。

城市文化不只是高雅的艺术,也需要通俗的文化。狗市已然融入了平凉百姓的生活之中。倘若失去了由地摊和游商构成的假日市场,我们的城市将会缺失人情味以及市井文化的韵味。平凉作为一座历史悠久且是旅游城市,理应拥有一个假日市场,把它打造成世俗生活与文化艺术交流汇聚的地方,成为草根文化的集中地,或许还会成为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0:35 , Processed in 0.4016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