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回复: 0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中国古代制度发展趋势-中国古代制度的演变趋势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640
发表于 2025-4-25 04: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先是“世袭制”;接着是“察举制”;然后是“九品中正制”;最后是“科举制”。

世袭制

亦称世卿世禄制,在夏、商、周时代十分盛行。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且选贤与能的禅让制遭到破坏,随后便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一个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相统一。它借助家族血缘关系来决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据血缘的亲疏来确定等级的尊卑以及官爵的高下。凡是被确定爵位与官职的人,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世卿世禄制

察举制

它是一种选用人才为官的制度,这种制度是由下而上进行推选的。在两汉时期,它是选用官吏最为主要的途径。察举制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不同,也与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是,地方长官在自己的辖区内随时进行考察,选取人才后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这些被推荐的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后再被任命官职。



丞相、列侯、刺史等推举的人才经朝廷考核后会被任以官职,这就是所谓的“察举”。朝廷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但又不肯出仕的人才,由皇帝召见,若确有才能,便授予官职,这就是所谓的“征召”。

三国末期至魏晋初期,李密被征召担任太子洗马。因为家中有祖母需要赡养,所以他写下了《陈情表》以推辞。

古代察举考试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承接两汉察举制,开启隋唐科举。它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上,它是两汉察举制度的延续与发展,也可以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隋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在开皇七年(587 年)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立了秀才科。隋炀帝时期又创建了进士科,通过“试第”来选拔人才,并且创立了以公开考试、择优选择人才为特征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创始于隋代,在唐代得以形成,到宋代发展得更为完备,在明代得到强化,到清代开始衰落,先后延续了 1300 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

科举制

总之,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从世家门第逐渐转变为学识才能;从依靠地方品评推荐转变为通过考试选拔;从曾经的不公平、人性化转变为后来的制度化、公平化。

古代官吏选拔的演变趋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3:45 , Processed in 0.0909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