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睡眠眼镜-眼罩睡眠专用-眼镜睡眠眼镜1-4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733
发表于 2025-4-25 0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香医生前段时间发布了《2019 睡眠状况洞察报告》。报告表明:有 91%的人存在睡眠困扰。48%的 95 后以及 35%的 90 后每天在零点之后才睡觉。其中,15%的 95 后是在凌晨一点之后入睡的。并且,玩手机是他们在睡前的主要行为。

科技发展后,[1]手机平板电脑不仅会偷走我们的睡眠,使我们的睡眠时间大幅减少,还会习惯性地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这会导致我们出现入睡困难、容易醒等多种睡眠功能方面的障碍,进而使睡眠质量大幅下降。

近年来,新式产品防蓝光眼镜很是流行。在广告宣传里,它声称能够改善睡眠。然而,由于没有科学证据向大众证实其确实有此功效,所以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最近看到休斯顿大学的一项医学实验,该实验佐证了带黄色的防蓝光眼镜可以有效改善睡眠。

成年人参加了休斯敦大学的这项医学研究,他们的年龄在 17 到 42 岁之间。在实验的两周时间里,他们每天晚上在 3 点 57 分±1 点 03 分这个时间段佩戴黄色的防蓝光眼镜。目的是看是否能够通过这种防蓝光眼镜,减少夜间蓝光对 ipRGC(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刺激,从而调节褪黑激素水平和睡眠质量。

褪黑激素是在昏暗光线下由松果体释放的激素,它参与睡眠的生理控制。夜间长时间处于短波长光下,可能会因 ipRGC 诱导的褪黑素抑制,破坏睡眠唤醒周期,致使报告的睡眠功能障碍发生率很高,据报道有多达 40%的人口受其影响。

实验对受试者的唾液褪黑激素进行了分析。经过两周的实验期后发现,夜间褪黑激素在统计学上有变化。从日落到就寝时间戴防蓝光眼镜,持续两周后,其每天的褪黑激素显著增加了 58%。睡眠质量通过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PSQI)进行统计。PSQI 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编制的,它适用于对一般人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PSQI 得分越低,睡眠质量就越好;得分 5 或更高,就表示睡眠质量差。参加实验的成年人,实验两周后,PSQI 得分有下降或保持不变的情况。实验前他们的平均得分是 5.6±2.9,戴上带黄色的防蓝光眼镜后得分为 3.0±2.2。从 PSQI 评分可以看出,参加实验的人在夜间戴防蓝光眼镜阻挡人造短波长光,会使睡眠质量在统计学上有主观上的显著改善,从不良睡眠质量改善为良好睡眠质量。客观测量的睡眠持续时间有增加。在统计学上,增加得较为显著。增加了 24 分钟。原本是 408.7±44.9 分钟,之后增加至 431.5±42.9 分钟。



实验发现,在夜间睡前的四小时戴上镜片泛黄的防蓝光眼镜,能够有效使 ipRGC 的输入减弱,还能让睡眠前内源性褪黑激素的浓度得以增加,进而改善睡眠。并且,防蓝光眼镜可以对昼夜节律进行调节,能够允许在日落之后继续使用会产生蓝光的人造光以及电子设备。

现在市场上热销的防蓝光眼镜,我们能看到防蓝光镜片有不同颜色,有无色透明的,有淡黄色的,还有橙色的,就像深色系的太阳镜一样。而美国休斯敦的这项研究,使用的是带黄色的防蓝光眼镜,结果发现这种眼镜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为什么好的防蓝光眼镜是镜片底色为黄色的那种呢?在 CIE 国际影像协会定义的 2°色度图中,我们知晓蓝色的互补色是黄色,青色的互补色是橙色。倘若要过滤蓝光,镜片需吸收蓝光,那么从科学角度来看,镜片应该呈现蓝色的互补色即黄色。说到这,你应清楚那种橙色的防蓝光眼镜。它过滤吸收的是青光,而非蓝光。所以它不是好的防蓝光眼镜。

安汰蓝防蓝光眼镜源自中国台岛,其设计理念融合了互补光物理原理以及医学临床研究。该眼镜的镜片底色呈淡黄色,经权威机构检测,在笔电、手机、电视等设备上,能将蓝光的峰值降低 60%-70%,蓝光能量可衰减 53%。并且,在有效降低蓝光的同时,把红绿光的失真率控制在 1%,使视野清晰明亮。晚上使用护眼模式来防蓝光,其效果不如防蓝光眼镜。防蓝光眼镜不但能阻隔手机电脑的蓝光,还能阻隔电视、家用 LED 灯的蓝光。这样能有效降低蓝光对 ipRGC 细胞的刺激,促使褪黑素增加,进而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出现问题会对多种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其中包括在心血管、代谢、内分泌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潜在作用。因此,我们在晚上应该控制玩手机电脑的时间,避免这些科技产品影响我们本就不多的睡眠时间。当然,要完全放下手机电脑不玩,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在此建议你晚上玩的时候戴上防蓝光眼镜,以防影响睡眠和眼健康。

参考文献:



Koch、Els I. S. Møst 和 A. J.、Arne 进行了一项关于短光对入睡影响的试点研究,该研究发表在《运动科学》期刊上,时间是 2019 年第 19 卷第 6 期。

Lisa A、Kaleb S 和 Hope M 研究了短睡眠与 ipRGC 瞳孔的相关情况。[J]. 期刊名与出版社:视觉神经科学的进展(),2017 年,37 卷(4 期)。

R、Pandi-SR 以及 DP.  在《国际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 年发表的文章中,其研究内容为 38 卷 313 至 316 页。

Mai, J. 参与了相关研究。[J]发表于 Sleep 期刊,时间是 2008 年,卷为 3 期为 2 。

Mai E 和 DJ. 研究了病理相关因素以及其他方面。睡眠在 2008 年;3 期:167 至 174 页。

王秀泽和庄磊进行了色度图的非线性均匀化工作。该成果发表在《染料与染色》2006 年第 01 期,其内容涵盖 18 至 20 页以及 30 页。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6:44 , Processed in 0.2500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