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市场趋势分析-市场趋势分析是什么意思-趋势分析市场调研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38
发表于 2025-4-25 2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对经济产生了影响,在 202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相比下降了 3.9%。新冠疫情突然来临,这使得中国百货企业的转型步伐大大加快了,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进程也明显提升了。百货企业积极地去拥抱社交电商和直播带货,并且还利用各类平台来搭建私域流量。

疫情后社零总额反弹明显

2020 年是一个受疫情影响的非正常年份。在这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39.2 万亿元,并且同比下降了 3.9%。其中,商品零售的数额是 35.2 万亿元,同比下降了 2.3%。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除了超市这类关乎民生的业态之外,百货、购物中心以及奥特莱斯等都纷纷停止营业了。在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1.4%。随着疫情情况逐渐好转,企业开始复工复市,销售也慢慢恢复了。各级政府也都纷纷出台了促进消费的政策。到了 8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本年度的首次正增长,全年累计的跌幅进一步缩小到了-3.9%。

线上分流加剧

近年来,网络零售飞速发展。百货大楼歇业在全国成为趋势,北京、天津、沈阳、南京、无锡、西安等地都有老牌百货大楼倒闭的情况。可以说,近几年实体百货店遭受了巨大打击,进入了发展低迷期。2019 年中国百货店门店总数为 4148 个,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30.2%。

2015 年到 2021 年,历经 6 年时间。在这期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 10.7%上升到了 24.9%。其占比增加了 1 倍多,零售额更是增加了 2 倍。并且,在 2020 年之前,通常每年会增长 2 个百分点左右。然而,2020 年由于疫情的缘故,该比例提高了 4 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表明,从 2013 年开始,我国的网络零售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处于最大的地位,并且这种状态已经连续持续了八年。



从结构方面来看,某些品类的线上份额比 24.9%这一平均比例要高很多。像家电品类,其线上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纺织服装、家化家清以及食品饮料的线上渗透率也比较高,通常认为它们的线上占比会超过 24.9%的平均值,这些品类也是线下零售企业的重点品类。尤其对于吃类商品来说,在 6 年的时间里,其增幅大多都在 30%以上。在某种程度上,这是造成目前大型超市出现困难的重要原因。

文娱占比增加提升消费品质

国内社会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且增速放缓,与此同时,消费结构正发生重大改变。食品类消费占比在降低,而品质升级类消费在提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被称作恩格尔系数,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在 20 多年间变化较为显著,每一个百分点的变化所对应的都是上万亿的消费,对消费品类产生的影响极为巨大。

春节期间,部分电商平台的健身器材销售同比增长 49%。

在文娱方面,近年来百货店有了改造或新建的情况。这些百货店普遍增加了文娱互动项目。它们不仅引进了餐饮项目,还引入了儿童娱乐、电子数码、影城、书店、KTV、室内篮球馆等。在节假日期间,这些文娱互动项目普遍能够吸引大量客流。

数字化进程明显加速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数字化进程得到了极大的加速。开展线上业务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有所变化,企业投入的资源也有了不同,用户数量在增加,销售规模也在提升,各个方面都明显提速了。百货应用较为突出的直播带货很突出,超市普遍上线的到家服务也很突出。同时,将私域流量和社群营销相结合,在消费者不能到店或不愿到店时,这些手段为保持企业销售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做出了很大贡献。疫情过后,线下零售的在线化一直在不断深化。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和利丰研究中心在 2020 年共同发起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近 9 成的企业已经开展了线上业务。在这些开展线上业务的企业中,94%的企业通过小程序/公号商城来开展。75%的企业开展了线上直播。开展团购业务的企业占 32%,开展到家业务的企业占 31%。超过六成的企业表明,线上的销售额相较于同期有所增加。同时,75%的企业表示,将会加快线上业务的推进。



商场线上营销已得到普及。其中,企业的累计用户量在 50 万人以下的占比为 76%;累计用户量在 50 万到 100 万人之间的占比是 9%;累计用户量在 100 万到 200 万人之间的占比为 8%;累计用户量在 200 万到 500 万人之间的占比是 6%。

一方面,线上销售额有了显著的提升。有 66%的受访企业表明,相较于去年的同期,线上的销售额增多了。

在一项调查中,调查的是企业使用了哪些服务商的系统和技术。在这些服务商中,提供线上营销及线上商城的服务商,呈现出了明显的集中化趋势。

若想获取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并且,前瞻产业研究院还能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以及 IPO 募投可研等相关解决方案。

【前瞻经济学人 APP】中有更多深度的行业分析,并且能够与 500 多位经济学家以及资深行业研究院进行交流互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0:15 , Processed in 0.0735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