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将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并且把数据的纵横一体化加强。在这一方面,促使制造过程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以“数字化”为主要发力点,鼓励企业运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系统。逐步推动智能车间朝着智能工厂的方向发展,同时促使企业间实现网络化协同。以此提升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力度。鼓励并引导企业推进零部件产业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同时推进其联网管理,以此实现生产流程的无缝连接、生产车间的无缝连接以及厂房的无缝连接。进一步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应用,促使“建”与“用”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水平和应用水平。同时,推进企业上云平台的建设工作并进行推广。引导龙头企业把行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供制造服务模式,这种模式要标准、规范且可共享。搭建起服务于本地区或本行业的工业云赋能平台。从而形成横向与纵向的平台发展体系,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的连接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还需要加强数据的集成化,实现无缝隙连接。特别是设备网络(M2M)的数据传输要实现数字化与标准化,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数据传输要实现数字化与标准化,嵌入式 CPU 的数据传输要实现数字化与标准化,资源管理系统(ERP)的数据传输要实现数字化与标准化,设备与云平台(M2C)的数据传输要实现数字化与标准化。这样就能将分散的“数据孤岛”以及孤立的信息化设备进行集成融合,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能促进企业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