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何没告诉我们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691
发表于 2024-10-8 10: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常说“人无完人”。就连那些被写进教科书、被人们称赞的名人,也有破坏三观的黑历史。比如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宋代代宗朱熹,实际上就与儿媳妇有染。例如,居里夫人在丈夫去世后,给已婚男子志万写了大量露骨的情书。再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穿墙偷光的匡衡。老师没有告诉我们,他长大后要做的事情。

匡衡穿墙偷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它出现在语文课本上,出现在成年人的口中,鼓励我们像匡衡一样努力学习。匡衡出生于西汉。他的家族世代务农,家境贫困。然而,年轻的匡衡非常好学,但没有钱买书,所以他给有钱人做兼职,请他们无钱借书。看;他经常熬夜苦读,但因穷得连灯油都买不起,他灵机一动,偷偷在墙上挖了一个小洞,借邻居的灯来读书,以求“凿墙而出”。偷光“”。



汉代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六经(《诗》、《书》、《礼》、《周易》、《音乐》、《春秋》)是儒家的六大经典。当时没有科举考试,人们只需要掌握“六经”之一就可以通过考试并成为一名官员。得“A”者可以成为医生,得“B”者可以成为王子和俗人,得“C”者只能补充文学故事。匡衡刚刚通过“C”级考试,成为太原县文学毕业生。他终于摆脱了务农,走上了仕途。虽然考试考得不好,但匡衡有一个特长,那就是对《诗》的透彻理解,受到当时人们的高度赞扬,包括当时的太子汉元帝。



汉元帝即位后,擢匡衡为郎中,擢其为郎中。当时长安常有日食、地震等灾害,匡衡上书元帝“任用温和的人,拒绝严厉的官员”,以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元帝非常同意,擢他为光禄大夫、绍亲王。福。此后,由于汉元帝特别喜爱《诗经》,而匡衡又最擅长《诗经》,所以他的仕途蒸蒸日上,最终成为宰相,辅佐皇帝,掌管国家。政务。最初,一个连买书都买不起、凿墙偷书的广穷小子,成了德高望重的官员。

此时,匡衡被封为“安乐侯”。他本来拥有31万亩土地,但他贪心,利用“县图错误”,大胆扩地4万多亩。元帝听说匡衡敢“专盗田地”,勃然大怒,下令剥夺匡衡的官职,贬为平民。没有人是完美的。匡衡刻苦学习、偷窃金钱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但他利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腐败的行为却应该受到人们的鄙视和鄙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5:28 , Processed in 0.1829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