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西汉丞相匡衡:从凿壁偷光的励志典范到贪污腐败的历史罪人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709
发表于 2024-10-8 1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童话故事都是谎言:

今天的历史课,西七美今天可能会让你失望,但历史只有“真相”,没有童话。

匡衡是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他以诗歌闻名。

汉元帝时期,匡衡经历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成为宰相。

不幸的是,他是一个贪官。

你穿墙偷走了谁的光?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志贵,东海县程县(今山东省枣庄市邑城区匡滩村)人。匡家世代务农,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家庭。

贫穷的家庭能生出高贵的儿子吗?匡衡说是。



匡衡虽然出身下层社会,但好学好学。

如果我没有钱上学怎么办?我从亲戚那里学会了读书。没钱买书怎么办?给别人做兼职,唯一需要付的钱就是一本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匡衡成为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白天忙着种庄稼,只有午休时间才能看一会儿书。但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够呢?他想利用晚上的时间多读书,可是匡衡这个穷汉子,连一本书都买不起,更别说点油灯看书了。这对于匡家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

幸运的是,有一天,当他躺在床上背诵白天读过的书时,他注意到东墙上有微弱的灯光。匡衡高兴极了。他知道那是邻居的灯,于是他拿起一把刀,在墙上挖了一个更大的洞,开始用这盏灯看书。

好吧,如果你是童话迷,看到这里你就可以退出了。以下内容是童话里的继母,西七美即将续写真实的历史。

只是正常的表达谢意吗?

匡衡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也非常好。但他是一个认真的偏科学生。 《诗经》他熟记于心,但至于其他科目,他似乎就不那么好了。按照西汉的规定,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分为甲、乙、丙三级。匡衡一共参加了九次考试,但只考了最低的丙级,成为了一个被称为“文学大师”的小官。

按理说,C级官员不会有机会进入权力核心。但也许上天真的“荣耀”了他,愿意给匡衡一个机会。

一日,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食、地震等灾害。在古代,每当发生特殊的自然灾害时,皇帝都会承担责任。据说是皇帝的“不作为”才导致“上天发怒”等等。当时面临压力的是汉元帝(遣昭君出境的皇帝)。危难之际,匡衡写信力挽狂澜。他在一篇长文中引用了《诗经》中的典故。中心思想是最近发生的地震和日食与汉元帝无关,他是在奉承汉元帝。汉元帝见了,非常高兴。终于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了,他写的似乎很有说服力。皇帝一高兴,就提拔匡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府。



此后,匡衡经常与喜欢儒学的汉元帝交换《诗经》。深受汉元帝宠幸的匡衡如火箭般升迁,一路到了宰相之位。可以说,他是一位极受欢迎的大臣。但在这期间,匡衡也遭到弹劾,只是因为与汉元帝的关系而受到打压。

直到匡衡的出轨儿子匡昌的出现,这件事才得以扭转。由于父亲地位高,匡昌从小就心高气傲,甚至在酒后杀人。身陷囹圄的匡昌不死心,想与弟弟策划越狱。结果事情败露,匡衡被“革职”。

下课后,大家推倒围墙,匡衡的大量旧账被翻出来。最严重的是:汉元帝封匡衡为安乐侯时,赐予他数亩土地,但贪婪的匡衡却利用各种漏洞,侵占了四万多亩。因为这件事,他被政敌指责“盗地”(指非法占地)。数罪同时受罚,最终汉元帝无奈,只能将匡衡贬为庶人。

兜兜转转之后,一切浮华都是徒然。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人们常说:三岁决定一生。

如果你年轻时偷了一切,长大后你会偷什么?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给西七美留言,表达你的想法。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5:44 , Processed in 0.0778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