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文化大讲究及对联发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9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新年时贴春联 这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习俗 别小瞧不过二十字的春联 其来源和格律都有诸多讲究 年俗中有 “二十四写联对” 的说法 要是还纠结春联写什么好 不妨从古往今来名人的春联佳话中寻找灵感

链接

漫话春联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上承对立、平衡的自然大道。它下依汉字的方块字形及其丰富内涵。它不断发展。历经各朝各代。至清代达到巅峰。真可谓。地不分东西南北。从宫殿庙堂到村屋茅舍。处处可见对联。人不分男女老少。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读。人人喜爱对联。是现今其他文学样式没法比的

为辞旧岁、迎新春创作的对联称作春联。它是从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桃符是悬挂在门两边的两块木板。木板上画着驱鬼慑怪的“门神”。像最初的“神荼、郁垒”。还有后来的“秦叔宝、尉迟恭”。之后。“门神”渐渐被书写的“吉语”替代。再后来。“吉语”变成了对偶的“骈语”。最终发展成了两句对仗的句子。这便是春联多数人觉得春联开始的时间最晚是五代后蜀时期。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代表作。贴春联成了中华民族重要的习俗。

春联字数较少,大多是5到11言,还常常配有4字横批。一般用红纸书写,不装裱直接张贴。内容多和迎新辞旧、喜庆吉祥相关。比如迎春咏春的“新联一副报春讯;妙对两行传福音”。当春述志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抒发理想的“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图吉祈祥的“五彩云开祥气满;三阳运转惠风来”勉志修身方面有:“无春不岁;有志成才”。行业吉语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结合干支的内容为:“乙星明亮春情动;酉殿辉煌瑞气生。”结合生肖的是:“昨夜金鸡辞我去;今朝玉犬叩门来”等。

春联属于对联的一个类别,因而同样要契合对联的格律要求。简单来讲,春联格律涵盖以下主要方面。其一为词语对偶。也就是说,上下联字句需对等。上下联对应的字词,词性要对品。上下联对应的词组,结构应相同。上下联句读节奏要保持一致。二是音调对立。上下联中,各相邻意节点上的字,音调平仄对替。上下联间,相对应的意节点上的字,音调平仄对立。上仄下平,即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三是形对意联。即上下联内容相关,服务于同一主题。

软笔书法是春联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人们向来推崇联墨合璧。这就要求创作春联的人最好能亲自书写春联。当然书写春联有其特定的格式规矩。不能毫无章法地随意书写一般要注意这些:自上而下竖写。先写上联,也就是右联。接着写下联,即左联。上、下联字体以及大小需保持一致。要依据不同用途,选用不同字体。春联的横批,从右到左书写。



贴挂对联是有讲究的。对联通常是竖写。贴挂对联的时候。要把上联贴挂在右边。下联贴挂在左边。这里的左右是面向对联来区分的。

作者 | 蒋有泉(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

来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2:01 , Processed in 0.1413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