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解读早恋:青春期情感萌发正常且普遍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63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何成年之前谈恋爱就被视作不被允许的“早恋”?对青少年而言,是否“到了18岁,才可以喜欢上一个人”?

大家好,我是经有来心理认证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对于“早恋”这个看似模糊的命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氛围以及不同家庭观念下,人们会有不同看法。接下来,我将依据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经验展开探讨。

青春期男女间萌生出的情感是自然且普遍存在的。耶鲁大学一项研究表明,10岁时约45%的男生和60%的女生会对异性身体及性产生兴趣。也就是说,“性”的萌发是孩子生理发育成熟的正常部分。这个年龄段孩子处于对异性的吸引期,且充满对异性的好奇。

早期恋爱是学习与异性相处的过程。若正确引导,这段经验能培养孩子在恋爱和婚姻中的责任与尊重。甚至可将青春激情转化为认真学习和积极上进的动力。但处于生理和心理特殊阶段,很多青少年缺乏应有的性知识和思考能力,容易犯错。调查显示未成年阶段青少年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现象频发。这会造成不良后果,轻的是早恋影响学习,重的是留下心理阴影,甚至出现少女未婚怀孕悲剧。《2011年中国未成年人性事大调查》表明,50%的青少年在15岁之前接触了性话题,37%的人有性行为且发生性行为时未采取避孕措施

表现

多数孩子步入初中后,心理出现了极大变化。身体也有了巨大改变。在这个阶段,除学习情况外,“早恋”这一问题常令父母忧心。早恋被视作致使孩子成绩下降的首要缘由。通常来讲,孩子早恋有这些表现:

经常看着手机偷偷笑

如今部分家长为让孩子能更便捷联系自己,从孩子小学起就给其配备手机。孩子自制力欠佳时,常会沉迷于手机上的一些小游戏。

要是孩子把原本打游戏的时间用来聊天,那就表明和他聊天的这个人对他很重要。通常这类学校的恋爱,因有学业要完成,所以两人实际接触时间较少,得靠手机聊天来维系情感联系。要是父母发觉孩子总忍不住看手机,在键盘上敲敲打打,还时常情绪波动较大,时而偷笑,时而皱眉冷脸,这些都可能是早恋的表现。

特别注意自己的外表,可能有一些情侣物件

尤其对于男生而言

在学校时 因有穿校服的规定 且他们的审美未完全成熟 所以没特别多人在意自己的外貌穿着等 青少年开始留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时 明显是想吸引他人关注 尤其留意孩子校服上有无签名字母 书包周围有无挂饰 或者手机壳是否突然更换等诸多细节 都可能表明孩子早恋了

青春期的孩子对感情定义浅薄。他们比较有表现力。常于一些小细节处做改变。以此证明“我和ta是一对”。所以若发现孩子在这方面有变化。父母就得警惕。

出现明显的反常行为

要是孩子性格忽然大变。那很可能是在学校碰到了某些事。其中一种情况就是早恋了。通常来讲。内敛的孩子突然话多起来。更愿意分享自己的心情。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安静了等诸多情形。很多都可能是受早恋影响所致。这时他们会花大量时间独自待着。所以可能早早关上房门。或者找各种理由出门。有时他们花钱更随意。因为穿衣打扮、约会需要更多花销。

原因

内因:激素变化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分泌各类激素。性器官快速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开始显现。这时青少年生理上发生急剧变化。在性特征出现的推动下,青少年对异性愈发向往,渴望接近、追求异性。同时,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弱。故而,容易因一时感情冲动陷入早恋

外因:缺乏健康引导

性教育缺乏以及不良社会媒体影响是原因之一。当下,社会虽重视青少年性教育,但现实中难以落实。部分学校和家长可能没资源、方法对孩子开展此教育,甚至采取回避态度。这种做法会强化孩子对异性的好奇心,一定程度上促使早恋发生青少年无法从正规途径学到性教育知识,他们内心充满好奇。这使得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电影、视频等媒介中广泛传播。很多关于性知识的宣导内容不健康,无法帮助孩子形成科学认知,反而成了很多青少年陷入早恋的催化剂

从青少年心理来说,引发早恋和性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爱慕。在青少年儿童当中,存在因爱慕他人而出现的早恋情况。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能分为:仪表型,也就是因爱慕对方外在仪表而产生的早恋;特长型,即因爱慕对方的能力特长而出现的早恋;品行型,即因爱慕对方的优秀品行而产生的早恋。

好奇心。因对异性有求知欲而出现早恋情况。对异性产生明显求知欲,这是青春发育期青少年儿童随性心理发展自然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青少年儿童因生理生长发育,易产生性兴奋,对异性各方面敏感,渴望了解异性心理和生理特点,知晓异性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进而创建恋爱关系

早恋状况会因效仿他人方式而发生。效仿的对象主要源自社会潮流、影视剧以及报刊书籍。从众的对象则是周围的同龄人。

愉快型。是为了能更好地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而出现的早恋情形。青春发育期时男孩和女孩紧密相处。这通常会给彼此带来愉悦感受。这种开心的感受会进一步促使青少年之间紧密相处。进而慢慢转化为早恋。

补偿型。这是一种早恋状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情感赔偿,缓解挫败的情感。情感赔偿是指,青少年儿童在学习或情感方面遭遇挫败时,出于高傲的心理,或者为了应对情感外伤,一些青少年儿童会通过早恋的方式排解挫败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情感赔偿来“疗伤”

叛逆。这是青少年儿童在男女相处时,因遭受他人不恰当干涉而出现的早恋状况。其最常见的心理状态是,你们不让我做,我偏要那样做。在青春期叛逆的影响下,正常的异性相处会迅速朝着早恋的方向发展。

解决

孩子步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冲动难以避免。此时,老师和家长要知晓青春期孩子早恋的原因。引导孩子树立正确恋爱观与婚恋观。既要理解孩子行为,又要给予必要指导。将这段美好经历转化为孩子两性情感能力的成长契机当孩子们都能正确看待恋爱和婚姻中蕴含的责任与尊重。甚至能将这份青春激情进一步转化为认真学习的动力。转化为积极上进的动力。

其中的要点在于:

尊重孩子

不少家长察觉孩子早恋后,会立刻与孩子交谈。接着前往学校找老师,期望老师找对方孩子及家长沟通,共同阻止孩子的行为,还要求孩子间不再有任何往来,搞得沸沸扬扬。这对孩子影响恶劣,这本是孩子极为隐私之事,却被闹得众人皆知,令孩子倍感丢脸。这会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日后在学校孩子也很难抬起头。此时家长要冷静。要看清事情起因。可多和自己孩子沟通。向孩子说明早恋的原因与利弊。帮孩子找到问题所在。要充分信任和理解孩子。要尊重孩子。往往这么做会有想不到的效果

充实生活

这个时期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与兴趣活动与集体活动。借此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和能力。进而充实孩子生活内容。还要填满孩子精神空虚。青春期开始时家长就要正确引导孩子。要多抽出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类兴趣活动。让孩子多接触外界事物。以此拓宽孩子兴趣与眼界。如此孩子既不会烦恼课业枯燥。也不会出现过多精力无处消耗的情况

加强沟通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在这一时期极为关键。唯有家长深入了解孩子,孩子充分信任家长,孩子才更能顺利平稳度过青春期。家长需让孩子在家中感受到关怀,强化孩子的亲情观念,多给予安慰鼓励,使孩子从家庭中获取内心的满足,进而养成健全的人格。

心理辅导

要是发觉孩子仍无法走出误区。那么能够借助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来解决。

很多时候孩子间是单纯友谊。但被过度紧张的家长误认成早恋。场面闹得不可收拾。还伤害两个家庭及两个孩子成长。这得不偿失。所以家长处理早恋问题时。要多留心多观察。冷静理智解决。盲目处理会严重影响孩子心理

如有需要 可前往有来心理预约咨询 有来心理挑选领域内顶尖咨询师 提供专业科普 开展预约咨询服务

加强性道德方面的引导

性道德内容主要涵盖对青少年性态度的引导。还要引导青少年的性道德价值观。家长需助力其构建积极态度。以及符合社会规范的性道德价值观。要让青少年能分辨是非。把握正确方向。消除各渠道不良信息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案例

14岁男孩明明化名,是初二学生,和同班一女生“坠入爱河”,常形影不离,一起上下学,似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到周末,两人就想尽办法从家里跑出来,逛公园、看电影、去游乐场。但好景不长,两人很快分手,此后明明一蹶不振,无心学习,成绩下降,也不太爱和异性交往我们制定了心理疏导方案。还和家长开展了两次亲子沟通指导。经我们与妈妈共同努力。第一个疗程后孩子情绪显著好转。开始逐渐回归学习。第二个疗程后。明明恢复了正常社交。并逐步回到正常学习生活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3:29 , Processed in 0.3302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