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宇宙行名不虚传!工行全球业务布局及2012 - 2019年收益情况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36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沃伦没想到工行的业务触角延伸到了非洲,他惊叹“宇宙行果然名不虚传”,惊叹之余,他立刻考虑到,银行盈利高度依赖所在国经济土壤,尤其对于工行这样的巨无霸来说,其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状况如何 。

2019年,境外业务营收的占比是15%,税前利润的占比是9%。工行如此开展全球业务布局,等同于延展经济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风险分散的效果。

想到这儿,沃伦对中国的银行家们心生敬意。

自2012年起,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在这段时期,工行拥有17万亿人民币的资产规模,那么其实现的收益是怎样的呢?

沃伦整理后发现,在2012年到2019年期间,工行的营业收入从5369亿元增长到了8551亿元,其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这一增长率基本与中国GDP平均增速保持一致,同时,工行的净利润从2386亿元增长到了313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

沃伦感叹道,考虑到这样的体量,能够实现这样的收入与利润增长已是难得 。他还表示,即使对盈利前景不看好,也不至于对一项持续盈利的业务给予这么大折价 。而对工行营收与利润的考察,并没有解答沃伦的终极疑惑 。

沃伦当然清楚,仅仅依据经营结果展开分析,是没办法知晓工行的真实奥秘的。而促使工行实现持续增长的源头,或许才是找到答案的关键所在。

二、负债成本低廉,是工行的核心竞争优势

沃伦经历了富国银行这一事件,从而深切了解到,一家银行要想持续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优势。

1990年前后,富国银行是一家区域性银行,它进行了跨区扩张和并购,不过其主要经营区域依旧在加州,这一时期,富国银行的秘诀在于负债成本优势。

富国银行通过精细化经营来服务本地社区客户,从而获取了大量低成本存款,尽管资产端与非息收入也有一定正面贡献,然而跟负债成本优势相比差得太远 。

在银行业务里,谁吸收存款的成本更低,谁就能率先掌握风险定价权,谁就能拥有获利空间。

通过与同样在全球排名处于前列的建设银行(.SH,00939.HK)对比,通过与农业银行(.SH,01288.HK)对比,通过与中国银行(.SH,03988.HK)对比,沃伦发现:

工行的计息负债付息率,也就是负债端成本,在同行业里处于较低水平,就算是和占据成本优势的四大行相比,同样处于低位。

以2019年作为例子,工商银行的计息负债付息率是1.76%,它和建设银行的该付息率相等,不过却比农业银行的1.8%以及中国银行的1.93%要低。

2019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工行的存款总额达到了23万亿,其存款规模在四大银行中位列第一 。

沃伦进一步探究得知,工行的负债成本低,主要因为两点:

从负债结构方面来看,工行的存款占比是比较高的。在2012年到2019年期间,存款占比长期维持在80%以上的水平。

特别是活期存款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自2015年开始,工商银行的计息负债里面,活期存款的占比一直高于40% 。

活期存款在各类负债里成本是最低的,它也是决定银行负债成本的重要因素,工行活期存款占比高,这得益于其良好的客户基础。

富国银行在前期通过做好存款基础客户,获取了低成本的负债优势。这便是当初我欣赏它的核心缘由,沃伦直至今日,终于说出了投资它的真实想法。

工行拥有中国最强的对公客群,其对公客户数达到809.8万户,是国内最大的对公银行 ,这809.8万户企业中的大部分,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质地较为优良 ,这809.8万户企业中的大部分,是各自地区的佼佼者,质地较为优良 。

这一方面存在历史原因,工行成立之初从人民银行继承了当时所有的工商企业客户,同时,因为工行具备强大的业务与渠道实力,所以很多企业在工行开户最为便利 。

除了拥有良好的客户基础,沃伦还发现,工商银行在主动负债成本方面具备优势。

二是工行的同业负债利率低于四大行平均水平,自然也低于行业整体水平,除了存款利率比较低以外 。这主要得益于工行在同业中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 ,并且被同业所认可 。

如此来看,活期存款占比较高,主动负债成本较低,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工行在负债端的优势 。那么,工行在负债成本方面建立起的竞争优势,是否形成了足够宽广的护城河呢 ?

负债端成本低,这能否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对此沃伦还需要结合工行在资产端的表现来进行判断。

三、资产端:经营审慎,不以高收益为追求

对工行的资产端进一步考察,沃伦得知:



工行的资产端主要是发放贷款。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贷款在生息资产里的比重维持在57%左右。近两年,这一比重进一步升高。截至2019年末,该比例达到了75%。这主要是个人贷款业务增长所带来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较少投资高收益的非标资产,在2012年以后银行业非标投资兴起的情况下,工行始终专注于贷款业务。

2019年,工行个人贷款同比增长了13%,与此同时,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2012年的26%提升到了38%。

在工行的个人贷款里,房贷占比是最高的。以2019年作为例子,房贷的比重超过了80%。个人消费贷占比为3%左右,个人经营贷占比为5%左右 。

2019年,房贷规模同比增长13%,个人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60.1%,这主要是因为个人“e抵快贷”、“经营快贷”等普惠领域线上贷款产品快速增长,工行在推进“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方面继续保持节奏。

从工行的资产结构来看,其主要业务是发放贷款,对高收益非标资产的投资较少,而且在零售贷款方面,更倾向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如此一来,资产端的收益率自然不会太高,沃伦暗自思索着 。

数据显示,沃伦的猜想是正确的。工行在资产端没有实现过高的收益。在对公贷款收益率方面,工行与四大行的平均水平保持相同。在个人贷款收益率方面,工行因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比更高,所以收益率低于四大行平均水平。

对公贷款倾向于质地优良的大企业,所以风险溢价偏低,零售贷款倾向于住房抵押贷款,致使贷款收益率低于同类型银行,也就是说,工行在资产端并不占优势,沃伦总结道。

放在其他行业,这或许不符合常理,然而在银行这个以风险作为经营对象的行业,且银行具有极高杠杆,在此情况下,审慎经营是最正确的选择。

分析至此,沃伦祭出自己投资富国银行收获的第二件法器。

富国银行不是一直凭借负债成本优势处于不败之地的,银行靠内生性发展很难实现规模的跨越,更多是依靠并购,富国银行还因并购改变了自身的负债结构。

其中一次影响较大的情况是,在1998年对西北银行(NWBI.O)进行并表,还有在2008年收购美联银行。随着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大,富国银行也渐渐把业务重心,从主要致力于负债优势,转变为在负债、证券化以及资产管理业务这几个方面都投入精力 。

富国银行不用通过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业务来维持盈利能力,这种经营风格十分审慎,这就是它在金融危机期间价值凸显的秘诀。

这样看下来,工行具有一家优秀银行的基因,这和富国银行一样,其基因是负债成本优势与资产端审慎经营,并且负债端与资产端形成了良性循环。沃伦想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

可以这样推测,正是因为工行拥有极低的负债成本,所以它不需要承担过高风险去追求高收益,资产端较低的收益率来源是以负债端的低成本作为支撑,这样的良性循环正是竞争优势,是护城河的体现。

“这样的良性循环想必在资产质量上也有所体现。”

自2016年起,工行不良贷款占比呈稳中趋降态势,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 。到2019年末时,不良贷款比率为1.43% ,相较于上一年下降了0.09个百分点 。在2019年末 ,与不良贷款相比 ,关注类贷款比率为2.71% ,和2016年的峰值相比下降了1.76个百分点 。

关注类贷款是不良贷款的前瞻性指标,近年来持续下降,不良贷款也是不良贷款的前瞻性指标,近年来同样不断下降,这意味着工行的资产质量不断向好。

这就正确了。像工行这样规模庞大的银行,从长期来看,提高风险偏好并非是个好的想法。以美国银行业的转型经历来看,取得成功的银行通常会选择涉足其他新的业务领域,这样一来,那些不再依赖存贷款业务的脱媒客户,依旧能够被综合服务所涵盖。

四、零售尚未完全发力

沃伦所讲的美国银行业转型经验,当下也被国内银行业当作转型的大方向。出色的大型银行常常在零售业务方面表现出色,并且零售业务能带来较多非息收入。

以富国银行为例,它在完成对美联银行的并购后,成为了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其业务范围扩充到了资产管理业务,还扩充到了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

沃伦想看看工行在这方面表现如何?

工商银行目前拥有数量高达6.5亿人的个人客户,也就是说每两个中国人当中就有1个是工商银行的客户,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夸张了!

不过其主要业务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储蓄存款上,在财富管理、小微信贷方面,尚未进行深入拓展 。

工行已经具备了广阔的零售客户基础,然而,除了沉淀出数量较多的活期存款,发放了数量较多的住房抵押贷款外,并没有对其零售客户的潜力进行充分挖掘,这使沃伦感到有些意外。

以2019年信用卡发卡量来说,工商银行的发卡量为1.6亿张,其市占率达到21%,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

然而,工商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为6779亿元,它在全国信用卡贷款消费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是10%,这与它的发卡量数据并不相符 。



沃伦猜想,应该是工行在信用卡方面营销不足,在消费信贷方面营销不足,在零售资产管理方面营销不足,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营销不足。

依托数量巨大的零售客户资源,工商银行若想在消费贷款、资产管理等方面取得更多交叉销售收益,应该并非难事,要是工商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真正开始投入力量,这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空间的。

五、资产回报处于同业较高水平

“大型银行,杠杆水平相近的情况下,资产回报能力如何?”

工行的资产收益率持续处于同业较高水平,在2019年末时为1.0%。自2012年以来,央行多次进行降息,这使得银行净息差收窄。自2013年以来,行业不良压力上升,工行净利润增速出现下行,其资产收益率也有所下降。

自2017年起,资产质量得到改善,净息差趋于稳定并开始回升,工商银行的资产收益率稳定在1.1%左右。工商银行凭借较低负债成本率所带来的较高息差,以及良好的资产质量,使得其资产收益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2012年到2019年期间,工行受益于较高的ROA ,其ROE持续处于四大行中的较高水平 ,并且也优于银行业的整体平均水平 。

沃伦又翻看了一下,他关心的分红数据:

自上市以来,工行已累计为股东分配现金分红9988亿元,已实施现金分红14次,股利支付率连续13年保持在30%以上,且连续11年保持A股年度现金分红总额最高,是上市公司 。

但与此同时,工行募集了数量巨大的资金,自上市以来,工行累计募集资金达8588亿元。

工行在股东回报方面,能力较强,意愿也较强,这下,沃伦真有点看不懂了,他手支下巴,光秃秃的前额越发铮亮。

他从头至尾把自己的分析捋了一遍:

工行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负债端具备低成本,在资产端,工行持有审慎保守的经营风格,负债成本优势与资产端的审慎经营形成了良性循环,二者相互促进,构建起较宽的护城河 。

工行的营收仍在增长,工行的利润整体也在增长,工行的资产质量正在好转,工行的资产回报能力虽随行业起伏但保持在同业较高水平,工行的股东回报也不错。

难道仅仅是由于没人清楚银行的不良资产究竟有多少,就给予它如此的折价吗,起初解密的兴致和自信,此刻比他的眉毛还要乱,两瓶可乐喝下去后,他依旧没有找到思路。

自从把伯克希尔的投资交给他之后 ,沃伦就只充当最后拍板的角色了 。好多人问沃伦为何购买苹果(AAPL.O)股票 ,说实话 ,真正原因或许只有阿贝尔清楚 。也许该向阿贝尔询问一下了 。

沃伦拨通了他的投资经理的电话:

阿贝尔,你了解中国的银行吗?

是的,我知道一些,你说的是哪一类型的银行?

有一家国有大型银行,我认为它具备某些素质,这些素质我曾在富国银行那里见到过,然而它正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售卖,我实在不理解其中缘由。

你说的是,工商银行?

对,就是它。你觉得它为什么如此不受全球投资者待见呢?

沃伦,据我所知,中国的银行不被西方传统投资者看好,并非由于那些能看到的基本面,而是因为它们承担了过多政策性职能,这严重影响了股东的正常回报,还减损了股东持有该类股票的信心。

阿贝尔继续解释道:

这些银行发放的是政策性贷款,其与富国银行仅关注股东利益的管理理念有明显差异,所以市场给予它们一定折价,这并非毫无道理。

听完阿贝尔的解释后,沃伦觉得,对于中国银行投资者而言,政策性风险必须要留意,特别是在宏观环境面临压力的状况下,中国的银行业有可能承担更多政策性责任,进而会对股东的长期回报造成负面影响。

可是由此,就给予它们这样的折价是合理的吗?

沃伦挂了电话,望着窗外那棵红爪槭,陷入沉思……

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的独立第三方研究,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为核心依据,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4:27 , Processed in 0.0603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