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回复: 0

4月9日国际护胃日:情绪压力竟能影响胃,隐形通道如何运作?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197
发表于 昨天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4月9日,这一天是“国际护胃日”。胃,是一个受到很多人关注的器官。胃疼、反酸、恶心等这些常见的不适症状出现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吃坏东西了,是不是没吃饱,是不是吃太多了。

但你是否思考过,有时真正致使你“胃不舒服”的,或许并非饭桌上的食物,而是情绪、压力 ?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逐渐揭示,我们的大脑和肠道之间确实存在一条神秘的“隐形通道”,情绪波动会影响胃的功能,胃的不适也会反过来扰乱情绪。那么,连接大脑与肠胃的这条通道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为何一次情绪波动就能影响到我们的胃?

胃和大脑之间 存在着一条“隐形通道”

胃真的能“听得见”我们的情绪。

2011年,有一篇综述发表于《自然评论-神经科学》,该综述总结出,大脑和胃之间存在一条双向通信通道,此通道被称作“肠–脑轴”,其核心构成包含大脑的情绪调控中枢、肠神经系统(它被称为“第二大脑”)、自主神经系统(涵盖交感与副交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还有肠道激素和微生物代谢产物。

在这套系统里,胃和大脑联系紧密。情绪出现波动,像压力、焦虑或者愤怒,会让大脑的杏仁核、前额叶皮质等区域被激活,这些区域借助交感神经和HPA轴,快速把“情绪信号”传导至胃部,引发一系列变化,例如胃酸分泌,胃肠蠕动加快或减缓,括约肌张力改变等。

更有意思的是,信息并非单向传输,胃也会作出回应。有一篇基于跨学科众多研究成果的综述表明,胃里的感受器以及肠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化学物质、压力、疼痛等信息,接着通过迷走神经把这些信号反馈至大脑。这种“上行通道”会对人的情绪状态、警觉水平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决策和记忆。

研究发现,来自肠道的信号会被传送至大脑中,这些区域与情绪、动机和决策相关,比如前脑岛、前扣带回、眶额皮质等,进而调节个体的感受和行为倾向。

这种双向通道能解释很多常见现象,压力大的时候会胃痛,心烦意乱的时候会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的时候容易便秘,甚至“靠肚子感觉做决定”这种直觉反应,可能也是肠–脑通信在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大脑与胃之间存在一条通道,它如同双向高速路一般,起着连接大脑和肠道的作用。当人情绪紧张时,大脑会借助神经信号将这些情绪传递给胃,进而影响胃酸分泌、胃肠蠕动,甚至会引发胃痛、反酸、腹泻等不适症状。反之,肠胃的状态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例如肠道菌群紊乱时,可能致使人们情绪低落或者焦虑。

简单来讲,你的情绪能够对胃造成伤害,胃出现不适状况也有可能致使你心情不佳 。

压力下 胃真的会“变形”

当我们承受压力时,大脑并非独自承受,肠胃是最早出现变化的器官之一。肠胃看似沉默,一旦情绪紧张,胃会在身体里发生改变 。

爱尔兰科克大学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多个研究团队展开合作,完成了一篇专题综述性论文,该论文总结了急性心理应激对胃的影响,也总结了慢性心理应激对胃的影响 。

1、胃酸分泌异常

在急性压力的情况下,大脑会释放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作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它能够直接对胃酸的分泌功能产生影响,这种紊乱有可能致使有些人在压力大的时候胃酸过多,进而出现反酸、灼烧感,也有可能使另一些人胃酸分泌不足,从而影响消化。

2、胃蠕动功能的变化

压力激活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乙酰胆碱释放受抑制从而削弱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力,胃肠平滑肌收缩力被削弱让胃“懒”下来,胃“懒”下来导致胃排空变慢,胃排空变慢使得食物滞留更久,食物滞留更久就容易让人觉得胃胀、消化不良,在一些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还发现压力会诱发结肠的异常收缩,结肠异常收缩表现为排便频率增多甚至腹泻 。

3、食欲受到影响

食欲会受到压力“操控”,这除了胃酸和蠕动的影响外。在急性压力下,部分人会出现“食欲丧失”,原因是大脑优先启动应激通路,抑制非紧急的摄食行为。在慢性压力状态中,某些人可能出现“情绪性进食”,这是由于压力会影响肠–脑信号通路中的饥饿激素与奖励机制,促使人通过进食缓解情绪 。

4、胃肠道出现“结构性变化”



如果压力是短暂的,身体能够自我调节。但要是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之下,胃肠道会渐渐出现“结构性变化”。这可能会诱发胃呈现“内脏高敏感”状态。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形下,会出现胃痛、胀气、恶心等不适。

情绪压力不是“气你一下就完事儿了”,突如其来的急性压力会通过复杂的神经和激素网络改变你的胃,日积月累的慢性压力也会通过复杂的神经和激素网络改变你的胃,它会真实而持续地改变你的胃,从酸、动到饿,全方位“变形”。

如何保护我们的“情绪胃”?

既然情绪压力确实会使肠胃受到损害,那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以此来保护这个容易被忽略的“情绪靶器官”?

第一步,要识别压力源,并且正视它,做到规律作息,保持适度运动,进行心理调节。管理压力,并非仅仅是“想开点”,而是对肠胃健康进行实质保护。

第二,要增强对身体内部状态的觉察能力,在日常生活里,能够借助冥想、深呼吸训练等方法来提升这种身体觉察能力,如此可让我们更早察觉到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第三,要照顾好肠道微生态,保持膳食均衡,摄入富含膳食纤维与发酵食物,这有助于稳定菌群,从源头“调节情绪”。

说到底,保护“情绪胃”,关键在于吃得健康,更在于活得不焦虑。与其让肠胃默默承受压力,不如主动采取行动,为它减轻负担。

胃从来不会独自工作,它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它也是你情绪的“受害者”。

当你处于焦虑状态时,它比你更先察觉到。当你处于愤怒状态时,它比你更先察觉到。当你处于委屈状态时,它比你更先察觉到。所以,别再将胃病都归咎于“吃错东西”了。有时候,它只是帮你承担了心里的“过量负担”。

从今天开始,要学会关照胃,这其实也是在呵护你的情绪。不要强行忍耐,也不要漠视,那些潜藏在肚子里的压力,同样需要宣泄的出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4 22:58 , Processed in 0.1151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