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回复: 0

29岁赵敏敏无奈妈妈替相亲,刘欣与父合作相亲效率加倍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197
发表于 昨天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敏敏29岁,她在微信里收到妈妈发来的一条条“男嘉宾链接”,这时才知道妈妈在相亲软件上替自己相亲。妈妈每天高频率刷新,频率如同备考一般。刷新后软件界面显示,已有125个父母查看过她的信息,联系人列表有45位“潜在亲家”,还有好几个男生已通过妈妈筛选沟通,被列入“候选人”名单 。

赵敏敏想要敷衍,然而妈妈要求她“好好和人家聊”,这使得她非常无奈,她表示“和她说平台信息不一定真实,她也不听”,还说“我虽然期待亲密关系,可并不希望父母过度介入”。

刘欣一直处于单身状态,上周她见了两位男性,一位是通过交友软件匹配到的,另一位是爸爸借助相亲软件帮她找到的。他们约定,爸爸先帮她初步筛选,之后她再与感兴趣的人深入接触,以此提高效率 。

近年来,相亲软件把目标对准父母,推出了新服务,这项新服务能让其与“未来亲家”交流 。子女相亲突破了小区公园的地理限制,点燃了父母们的行动热情,这些父母在孩子婚姻大事上没办法亲力亲为 。越来越多焦虑的父母进入相亲软件或直播间,认真地为子女寻觅对象 。

父母替年轻人在线相亲,是助力还是越界?

父母替我完成“海选”第一步

父母操心孩子的婚姻大事,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情况,只是在当下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 。广东白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育博士(在读)陈晓说 ,过去人们会通过媒人介绍或者熟人介绍等方式来择偶 ,现代父母则借助互联网参与到子女的择偶过程当中 ,“技术进步了 ,父母也参与进来了” 。

95 后女生吴佳主动向妈妈提及相亲软件,原因是“提高效率”,妈妈先依据自身判断筛选男士,与对方交流,认为不错的便分享给吴佳,吴佳若同意,就将还不错的“男嘉宾”微信推过去,若不同意,妈妈就拒绝对方的邀请。

相亲软件的界面风格是大字版,适合父母使用,所有信息都能一眼看清。免费账号一天能得到15条优质推荐,要是想主动发起聊天,就得缴纳399元作为3个月的会员费。吴佳没让妈妈付费注册会员,妈妈只能体验低配版本,也就是发布个人信息,被动等待感兴趣的人主动邀约,解锁页面,跟合适的人沟通,之后父母再交换彼此孩子的联系方式 。

在吴佳看来,妈妈帮她相亲,替她完成了“海选”的第一步 ,父母们能直接询问年轻人碍于面子不知如何问出口的现实问题 ,比如着不着急结婚 ,有几套房 ,工资收入等等 ,父母的匹配还能降低她的筛选难度 ,提高见面效率 。

在找对象时,吴佳会及时与妈妈交流情况。举例来说,要是和近期聊得来的男士一同外出,她会把事情告知妈妈,妈妈会很支持继续接触,而且不会加以阻拦。两人在这个问题上意见统一,相处融洽。

妈妈挺高兴的,为我找对象,她能够“阅男无数”,还能看到一些帅哥,感觉很有意思。吴佳说道 。

年轻人阅历有限,父母有许多过来人的经验,能给自己更多启发与建议,在第一轮筛选中发挥重要作用 ,吴佳这样认为 ,如果年轻人本身有意愿 ,配合父母一起找对象是不错的选择 ,就算自己找对象 ,最终还是要让父母把关 ,特别是步入下一个人生阶段的时候 。



在陈晓看来,父母介入孩子婚恋不一定完全糟糕,关键在于父母是否以更平等的方式一同参与其中。父母用恰当方式参与子女婚恋,能凭借自身生活阅历与经验,为孩子的选择提供参考意见。还能用第三方视角,帮子女判断这个人是否合适。

陈晓说,当父母尊重子女的选择,而不是随意评判,这样反而能真正为孩子提供助力 。

“担心以后的生活被父母牢牢锁住”

不是所有人都能欣然接受父母为自己相亲。

江西55岁的陈阿姨希望女儿早点成家,所以把女儿的信息发上了婚恋软件,还为此开通了899元的年度套餐。女儿年近30岁仍然单身,面对周围亲戚朋友的“关切”,陈阿姨感到有了压力,她说:“好像有一种力量在推着我往前走,如果我不这么做,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陈阿姨女儿许恬今年29岁,她在北京工作。妈妈执着,拗不过妈妈,许恬和几位男士加了联系方式。然而大多情况是,加了联系方式后,聊两句对方就默契地消失了。妈妈给许恬联系方式时,提供的背景信息比较模糊,比如学历、工作、家庭环境等。至于对方的性格和爱好,往往是未知数。许恬表示,每次见面都好似开启一个“潘多拉魔盒”,有一点是唯一能确定的,那就是双方父母都颇为满意,要是万一谈恋爱结婚,不会受到阻拦 。

李自是一位90后男士,在上海从事互联网工作。在他看来,这些婚恋软件给父母提供了一个发泄焦虑的途径,如同再就业一样,点燃了他们退休生活的热情。过去爸妈只能口头催促,现在,他们只需在屏幕上轻轻一划,就能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优质年轻人”,还能亲自上手为子女找对象 。

让李自感到艰辛的是,爸妈开始换上鲜艳的头像,和其他有着同样期望的父母在软件上聊得火热,此后每次电话的话题都变成了找对象 ,爸妈说“这个女士的爸爸很不错,他们家是体制内的,我们聊得很好,你主动联系一下试试。” 还说“我和这个女士的妈妈打过电话,她家孩子工作也好,你们聊聊呗。”

李自无奈地说,这种方式让他产生了抵触情绪,每当他流露出这人不合适的意向,父母的反应常是你是不是没有认真和人家姑娘相处,你年龄大了错过了就耽误不起了,当他表达不想继续讨论,觉得压力很大时,父母又说哎呀,我们没有给你压力,你和人家简单聊聊天就好啦,你看你都30多岁了……

李自说,他每天进行运动,还会阅读、工作,空闲的时候会去旅行,单身生活也能够很充实,他不排斥亲密关系和相亲,但是不喜欢父母对他进行管束 。

赵敏敏还觉得,妈妈天天在上面聊天,远程给自己安排相亲,天天发微信介绍情况,这让她“压力很大” 。赵敏敏讲,“有时,我会感觉自己如同明码标价的商品,被父母置于婚恋软件上折价售卖,他们好像特别盼着我能嫁出去。”赵敏敏又说,“这使我担忧往后的生活也会被父母紧紧束缚住。”

陈晓指出,这一代父母热衷于帮子女相亲,父母对于相亲的热情程度往往比年轻人要高,这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在社会中如何定义自我。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亲子关系界限比较模糊,孩子的“终身大事”变成了父母的“终身大事”。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年轻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自我意识也在觉醒。新一代年轻人注重个体性,更加看重自身需求。当两代人对生活的定义不一样时,矛盾便会出现。

陈晓认为,当年轻人边界感较强,对生活有强烈的自我主张时,父母过度卷入子女的择偶大事就存在隐患,很多年轻人反感父母为自己相亲,是因为感觉到了被强迫和控制。



陈晓指出,还有一些父母,表面上为子女的婚姻大事着急,实际可能有自己未完成的议题,父母对某一类相亲对象有执念,可能是对自己的成长过程不满意,想要从子女身上得到弥补,也可能是对亲密关系不满意,想要从子女身上得到弥补 。

陈晓表示,父母要更加关注自身需求,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不要把过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子女的婚恋问题里。

如何在婚恋问题上“达成共识”

吴佳发现,在婚恋问题上能和父母达成共识的年轻人数量不多。她和好几个男生聊过天,这些男生不知道父母在相亲软件上给自己找对象,只因父母态度强硬,才和吴佳加了微信。然而聊了没几句,吴佳就明显感觉到,对方是被父母逼着聊天的,内心充满排斥。

因此,吴佳让妈妈帮忙找对象时,一定要在软件上问清楚,对方家里的孩子知不知道父母在帮他找对象,对方家里的孩子是否排斥这种方式 。“如果对方排斥的话,其实就没有交流下去的必要了。”

吴佳觉得,父母在参与子女婚恋时,应充当朋友的角色,要能倾听子女的看法,一定要获得子女的同意,且需在双方都知晓的前提下开展,父母可有自身的想法,不过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

陈晓觉得,父母对孩子婚恋问题表达担忧与着急是合乎情理的,不过与此同时也应当表达对孩子的信任 。父母需要接纳,子女的人生规划跟选择会与自己期望的不一样 。所以,要清楚婚恋是子女自身的事情 。父母能够做的是分享看法以及建议,然而最终的决定和执行得让子女去完成 。在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对待婚姻缺乏慎重的态度,在关系经营方面也不够用心,以至于离婚率处于较高水平。身为父母,切不可剥夺孩子直面问题、担当责任的能力。

年轻人面临父母的强势介入怎么办?

陈晓提出建议,针对一些控制欲较强的父母,年轻人要更加坚定自身底线,不认可就不接受,同时要用恰当的方法多表达真实想法,比如平时坚决拒绝,必要时也可对爸妈撒娇 。

陈晓表示,对于年轻人来说,应将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的生活放在首位,大众期待则放在第二位 ,若有需求,年轻人可抱着更开放的心态去相亲,以好奇的态度去对待 ,出去认识新的人,虽未必能获得爱情,但可能会获得潜在的新东西 。

同时,面对相亲软件和平台,要警惕风险。陈晓提醒,任何能够戳中人们痛点的都会成为一门生意。父母和年轻人都要擦亮双眼,注意隐私保护,避免被骗。

不要让父母随意付费,因为很多人会利用父母的焦虑来骗钱。要是父母不听,必要时可向周围亲戚求助,或者和父母商量一下,明确付费在多少范围内是可接受的。陈晓表示,年轻人还能鼓励父母在退休前培养兴趣爱好,让他们更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

吴佳经历了两种相亲模式后,更倾向于自己去尝试和体验 ,她说自己去聊 ,能把握好聊天的感觉 ,能明确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 ,能明确想进入怎样的关系中 ,然后再慎重作决定 。(应受访者要求 ,除陈晓外 ,其余为化名)(来源:光明网 中青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4 22:54 , Processed in 0.2568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