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回复: 0

海口免税城开业引热议:销售数据、品牌缺席及诸多疑问待解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101
发表于 1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口免税城开业当天到底卖了多少货物 ,是七亿还是六千万 ,四万四千人当中到底有多少是“代购” ?

为什么国际顶级奢侈品牌这次依旧没来呢?三亚海棠湾没有来,海口万象城也没有来,而且这次仍然不来,究竟是这些国际顶级奢侈品牌真的瞧不上海南,还是存在其他隐情呢?

海口本地人去免税城能做些什么,岛民免税还要等多长时间,如果不能购买免税品,只是去看看展览、逛逛美食,海口本地人为何要舍近求远前往免税城呢?

谁是海口免税城开业的最大受益者,是海口人,还是湛江人,未来海口与徐闻是否会成为香港与深圳,琼州海峡是否会掀起“代购”狂潮?

海口免税城开业后,中国中免股价为何大幅下跌?其H股已跌破发行价,第三季度利润锐减近八成,海南免税概念股是否还有发展前景?

10月28日,农历壬寅年十月初四,宜开业宜出行。

早晨时分,湛江徐闻港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深秋时节的南国,气候宜人,在同一条海峡之上,共享同一个世界,琼州海峡两岸感受着相同的冷暖 。

如今的徐闻,如今的海安,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通道站点,当年十万闯海人就是从这里去往天涯海角的 。

近几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徐闻方面相关迎合动作的力度很大,速度很快,这似乎有点出乎意料。

许多海南人或许还不清楚,徐闻港早就宣称自己是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了 。

这个新港口总投资接近18亿,于2020年9月26日开港。

比海口免税城开业早了整整两年,实现了琼州海峡全天24小时公交化客滚运输,最短十分钟就有一趟,有时候甚至比海口公交的等待时间还要短。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海峡对岸有个海口免税城,它号称世界单体面积最大,如今终于开业了。

其实徐闻人民等待这一天也好久了。

一个堪称世界最大的滚装码头,一个单体规模最大的免税城,终于在琼州海峡两岸实现了隔海相望,彼此遥相呼应!

早上八点二十分,黄总登上了“五指山”号滚装船。如果不出意外,九点半左右,船会抵达对岸的海口新海港码头。

黄总是潮汕人,在海南做水产养殖多年,常常往返海南湛江之间。

黄总发觉今天有些不同寻常,过海班轮上几乎满座,操粤西口音的人占多数,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今天开业的海口免税城 。

从言谈举止能够看出来,这些人好像比海南人更加关心海口免税城的建设进展,而且更期望海口免税城能够早日建成!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的免税之旅就如同一张价值41.7元的单程船票,想去就能去,就是如此简单。

所以,在他们心里,这个新开业的海口免税城同样应当是他们的主场!

下船之后,海口免税城正好处于开业之时,那里人山人海,场面极其热闹,黄总花费了很长时间,才突破交通拥堵的重重阻碍,赶到澄迈的生产基地。

第二天恰好是周末,在返回海口市内的途中,黄总正好要顺路经过一个免税城,这个免税城位于新海港边上 。

黄总对这个新崛起的庞然大物并不陌生,这几年他往返于湛江和澄迈,不知路过了多少次,几乎是看着它一步步建成的。

说实话,黄总对海口免税城的开业满怀期待,他期待作为本地人,能在这里便捷地买到自己心仪的免税商品。

不过,确实有些遗憾,海南自贸港已建设许久,然而大部分海南本地人,却尚未在海南当地顺利买到免税品 。

因此,海口免税城基本上能如期开业,黄总在内心还是挺赞赏的。

毕竟疫情持续了三年,发生了太多意外情况,毕竟前几年海南免税业的风头都被三亚占据了。

当然,海口免税城开业了,这再次证明了中国人民在实体基建方面是有实力的,而且这种实力绝非浪得虚名!

不过,当黄总站在海口免税城大门口时,他有了第一印象。他觉得整体造型风格似曾相识 。

同行的一个朋友跟他讲,听闻海口免税城与三亚海棠湾免税城出自同一个法国设计团队,怪不得如此相像!

原来,海口免税城只是三亚免税城的“大号版”,二者投资主体相同,理念模式相同,货品渠道相同,服务品质相同,就连建筑风格都一样,真可谓“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在省会城市,一个投资过百亿的项目为何不能设计得个性些,造型别致些?难道又是为了赶工期,省成本?

黄总在29号下午前往,他原本认为当天是周六,照理说会比开业的周五那天人更多,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人流反倒少了许多,听到旁边有人打趣道:是不是今天没有代购组织以及学生前来了?

逛完之后,黄总感觉自己逛了一个位于一线城市的时尚且大型的购物中心,那里确实非常炫,十分酷,然而出来之后,还是得回到三线城市的现实中 。

逛了几个小时黄总啥也没卖,也没什么可买。



据说此次免税城开业,国际大牌来的数量不多,然而来了不少具有独特性的品牌,还来了不少首次进入该地区的店铺,可是黄总之前对这些品牌一个都没听说过,逛完之后也一个都没记住。

或许是“首店”和“独家”来太多了,消费者已经明显不够用了。

很明显,它是一个定位为国际一流的免税城,引进再多所谓概念性的“首店”和“独家”来装点门面,都比不上引进几家消费者最期盼的国际大牌,毕竟市内免税城也好,机场免税店也好,都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国内购物中心!

看来,中免在海南的实力很强势,然而,在国际大牌面前,其议价能力比较弱,话语权似乎也依然不强 。

黄总原本答应给老婆换个包,转了一圈后,却没看到满意的,同行的湛江朋友买了不少,满载而归 。

难怪这个湛江的朋友和黄总开玩笑说,海口免税城对湛江人民来说真的太便利了,里面有很多好看的东西和好吃的,离开之前还能随便购买免税商品并带走,以后周末有空的时候都能够过来,而且往返船票还不到一百块,这实在是太棒了 。

听到湛江朋友的调侃,黄总内心有些哭笑不得,又觉得五味杂陈,他感觉海口免税城好像不是为海南人民打造的,也不是为广大海口人民打造的,而是为对岸的徐闻人民、湛江人民打造的,他心想这真是岂有此理?!

黄总并非出生于海南的海南本地人,然而,他在海南生活多年,对海南感情深厚,真心期望海南发展良好,特别是期望海南能够妥善抓住此次自贸港建设的宝贵机遇。

说实话,个人能不能买到喜欢的包包、化妆品是小事,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功或失败才是大事!要是万一没成功,海南不就更艰难了吗。

对此,黄总有些着急。黄总是潮汕人,潮汕人有个特点,即低调务实,不搞花架子,不喜欢吹牛 。

有一点,黄总不太理解,海口免税城开业当天销售额仅为6000万,然而第二天新闻标题却是:海口免税城开业,首日销售额达7个亿 。

许多人要是仅看标题,却不仔细看新闻内容,还真会认为海口免税城开业第一天就卖出了7个亿,这简直太厉害了。

这个报道提到的当天7亿销售额,是全省11家免税店总销售额相加的结果,这些免税店有中免的,也有非中免的,有线下的,不过更多是线上的,其中中免当天线上销售额为5亿 。

那么开业当天,海口免税城销售额是多少呢?答案是6000万,当天有4.4万人流量,据此计算人均购物金额为1363元。

那么,这个成绩好吗?

要是依据“平效”指标来看,这个成绩不太理想,甚至比不上2014年9月开业的三亚中免海棠湾店,当年面积仅12万平米的海棠湾免税城开业首日营业额就有3700万,进店人数也将近3万人 。

“平效”指的是终端卖场1平米所产生的效率,它通常被用作评估卖场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很明显,从“平效”方面来看,此次开业的海口免税城,比不上8年前开业的中免三亚海棠湾免税城 。

甚至比不上今年6月底开业的海口万象城,当时B1高化未开业,一、二楼有大片围挡,即便如此,海口万象城首日销售额仍达成了3356万,所以,11万平米的海口万象城在“平效”方面超过了28万平米的海口免税城 。

此外,开业首日入场流量为4.4万,这个数量不算多,只是某些“黄牛”代排队现象,造成了人山人海的错觉 。

海口的友谊阳光城在2021年的总流量达到了1805万人次,平均下来,每天的流量有4.9万人次。

海南自2011年起开展离岛免税,至今已有多年,自贸港建设也持续了这么长时间,然而存在几个痛点,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一个是畅销品类总是缺货;

一个就是知名重奢品牌迟迟不上岛;

一个没有形成爆款特色的海南免税产品,是只有去海南才能够买到的产品。

和其他渠道比如跨境电商、官网等相比,其价格优势并不显著 。

另外一个就是相关配套如物流包储,服务环境等还跟不上。

商品品类仍旧单一,不够丰富,热门商品老是断货,价格优势依然不明显,国际顶奢持续不进场,继续采用国企垄断模式经营,岛民免税久久不落地。

岛外消费者又凭什么来海南?去香港等其它地方不是更“香”吗?

岛内居民如何去体验获得感与幸福感?海口市民为何要去免税城?单体面积再大能有何意义?在海口市内购物娱乐难道不是更方便?

因此,即便有再多免税城开业,这又能有什么意义?即便开放再多免税牌照,这又能有什么意义?即便人均购买额度增至十万,这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的后果是,岛内居民没有获得满足感,岛外游客也感到失望,他们买不到想要的免税商品,而且额度总是用不完。

公开数据表明,在2021年,海南接待了国内外游客8100万人次,离岛免税购物的人数为672万人次,人均购物金额是7368元,而这仅仅使用了总额度10万元的7% 。

另一个情况是,价格优势正变得越来越不显著,哪怕是苹果电脑,在海南免税店购买时,有时也会比在苹果官网购买更贵。

黄总有个朋友,其小孩今年夏天考上了985大学,想买一台苹果电脑。于是在日月广场逛了一圈,发现不管是专卖店还是海控免税店,要么比官网上的价格贵,要么就是没货。最终,黄总朋友还是花了8749元在官网上购买。结果一对比,比免税店的价格还便宜了好几百块。

海南师大自贸港研究中心刘锋教授觉得,就当前的整体情形而言,海南离岛免税行业尚处在比较“粗放”的阶段,是持牌者“跑马圈地”的特殊发展时期,存在着诸多“槽点”以及问题 。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离岛免税消费环境建设,要持之以恒地推进,且推进要具有系统性,要加快实现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在免税品品牌方面与国际完全同步,在免税品品种方面与国际完全同步,在免税品价格方面与国际完全同步,要保障货源供应充分且便捷,要尽最大努力破解游客们“想买的买不到、可买的不称心”的消费矛盾,要让游客们乘兴而来,要让游客们尽兴而归。

曾经有一些从内地来的高净值人士对离岛免税购物有所抱怨,大致意思是:在海南花个万儿八千是很轻松的,然而要花个十万、几十万就比较困难了。



其无非是想表明,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在某些时候存在这样的情况,有需求但没有供给,又或者是存在有效需求,却有着无效供给。

海南离岛免税商品品种增加到45个大品类,这看起来好像没差多少,然而,在SKU的丰富度方面,与欧美日免税市场存在差距,在价格竞争力方面,同样与欧美日免税市场存在差距,这些差距也就显现出来了。

业内人士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全岛封关越来越临近,选择何种运营模式,这对海南来说极其关键 。

其实,综合来看,全岛免税的“香港模式”对海南最为有利,还能够实现多赢,如此做能够吸引更多免税消费,让收入都留在海南岛,倘若这样,海南的民间商业活力会得到极大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同样地,对于奢侈品品牌商来说,香港模式无疑更具吸引力,品牌商能够自己开店,营收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就是为何四大顶级奢侈品品牌,其中包含LV,到现在都没来海南的缘由 。

他们的产品不愁销路,不想渠道失去控制,不想处于受他人制约的乙方地位,不想成为供应商 。

但是,香港模式对中免这样的免税垄断运营商显然是不利的。

它们当然希望保留特许经营的资质,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把钱都赚了,牢牢掌控渠道优势,继续享受政策垄断带来的红利。

不过,我们不能忘记,党中央批准建设的是海南自贸港,并非垄断免税商的自贸港!

在这个问题上,海南应该多发出一些自己的声音!

实际上深入探究的话,海口免税城并不一定是由中免集团自己建造并自行运营的 。

中免应当搭建一个免税平台,如同香港海港城那样,收取租金,使各大市场主体能够平等经营,让知名品牌能够自主经营。

共享共成长,当地主收租金,省力省心,何乐不为呢?

海港城是香港零售业的佼佼者,还是全球盈利最多的商业中心。

海港城一年销售额为380亿,这一销售额大约占据香港零售业的10%。香港约七成奢侈品经海港城销售,且香港的奢侈品销售占据全球10%的市场 。(相关内容详见本公号《免税加持,海南商业江湖大洗牌》一文)

海口免税城开业了,这是一件大事,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意义重大,尤其是对海口而言 。

不过,挑战才刚刚拉开帷幕,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怎样去解决对本地人的吸引力这一难题 。

其实,在开业期间,在众多本地自媒体的网络留言里,本地人表达出的最大困惑是,本地人去免税城做什么,我们为何要去免税城?

这些诘问实际上反映了某种困惑,也包含了对岛民免税迟迟不能落地的失望之情。

另一个挑战就是海口免税城定位问题。

如果只是将目标定位于离岛的人群,那么,海南有一半的游客在三亚,其真实流量大约是一千万人。并且,这部分偏向高端的游客主要是通过机场离岛的。

据2021年数据显示,通过琼州海峡出岛的人数约为629万,出岛车次达183万辆,整体离岛免税的规模是固定的,不管是高端产品还是中低端产品,也不管是选择飞机、轮船还是自驾游的方式,差异化竞争策略都显得极为重要。

如果海口免税城没有差异化,这些人为什么要绕道从海囗走?

倘若海口免税城未来最大目标客户群变成以自驾游的游客或者个人短途离岛的客人为主,那么,未来海口和徐闻的关系是否真的会如同香港与深圳的关系那般 ?

在这种情形下,蚂蚁搬家式的水客极有可能演变成代购狂潮,这会成为一个琼州海峡两岸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而且解决起来难度极大 。

黄总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在业余时间炒炒股,说实话,这几年他在炒股方面亏了不少 。

上半年购买了一些中国中免和ST海航,然而,到了7月份,在中免H股上市之前,他已在200元左右将所持股票全部卖出 。

10月28日,尽管有海口免税城开业带来的利好刺激,中国中免却未上涨反而下跌。10月31日,其股价再度大幅下跌4.23%,一度险些跌破160元关口。中免H股在香港股市的表现更为疲软,多次跌破发行价 。

据报道,2022年前三季度,中免营收同比下降了20.5%,利润下降了45.5%,特别是第三季度,归母净利下降幅度更大,将近78% 。

黄总是一个真正在市场经济里摸爬滚打过的资深生意人,他并不看好中国中免,也不看好海汽集团等所谓免税概念股,他深知国企与民企在市场搏杀中的优劣势所在,因为他是一个生意人 。

特别是,目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大家都没钱了,消费出现了降级的情况,富人和中产阶层都开始节衣缩食了,那么将来究竟谁会来购买奢侈品以及高中端免税商品呢?

因此,黄总觉得,陈发树等投资人是海南免税港建设的最大获益者,他们前期减持中免,这挺有远见的 。

免税概念最甜蜜的一段“窗口期”已然过去,然而,黄总觉得海峡航运值得关注,前提是海口免税城能够成功建成 。

进入十一月份,国内A股开始大幅反弹,港股也开始大幅反弹,市场流传着某些朦胧利好传闻。

与此同时,香港在疫情防控方面也迈出了放松管制的关键一步。

看来,未来国门会重新开放,而留给海南自贸港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紧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4 19:47 , Processed in 0.0755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