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基因决定论是否正确?从体育音乐明星看天赋与努力的关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72
发表于 2024-10-10 00: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人们在某些领域取得杰出成就时,比如足球上的梅西和C罗,篮球上的科比和詹姆斯,音乐上的郎朗和李云迪,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他真是个天才!”看来,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全靠血液中流淌的“天赋”,或者用一个更科学的词——基因。然而,这个早已根深蒂固在我们脑海中的观念真的有道理吗?作为一名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对“基因决定论”的潮流嗤之以鼻,原因很简单:自孟德尔以来,遗传学家已经发现了无数的基因,但从未发现过任何“音乐基因”或“足球基因”。这些成功人士没有经过一些努力吗?为此,我经常和我相信天才论的母亲吵架,但即使我有专业的优势,她仍然可以说出一些让我难以接受的话。辩曰:“付出同样努力的人,也有不为人知的人。决定性的因素不还是先天的吗?”而且,我有时会想,如果梅西改打排球,郎朗改写小说,他还能脱颖而出吗?大卫·申克的书《天才的基因》致力于回答“先天还是后天”的问题,读完一遍,虽然不能解开所有疑惑,但还是能收获不少。

本书一开始,申克就用本垒打明星泰德·威廉姆斯的事迹质疑天才的“先天决定论”。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他广泛借鉴了遗传学、认知发展、心理学、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力求向读者证明以往“天赋”理论的荒谬性:基因并不能决定天赋。关于我们的一切。甚至一些外部特征,例如眼睛的颜色,也不完全由基因决定;智商并不完全来源于遗传,而是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天才的才华与其说是与生俱来的,不如说是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而那些年轻时被认为才华横溢的神童,长大后往往因为无法承担期望的重担而变得平庸。总而言之,基因并不是万能的。我们之所以成为独特的个体,是由于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全书围绕这一明确的观点,论证严密,论证有力,引文深入浅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和正文一样长的“附录”(说实话,我读的时候很震惊)。有必要阅读这个附录吗?我个人读完部分后的感受是,如果想深入研究这本书的论点和资料,可以参考附录,但如果只是泛读的话,完全没有必要。

事实上,早在基因被发现之前,关于能力天赋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争论就已经存在了。一边说:“龙生龙,凤生凤,鼠生凤”,同时又问“将军、宰相王侯宁有后裔吗?”所谓“基因决定论”,其实只是对传统“血统论”的提述,而“命运论”只是披着“科学”的外衣,并不新鲜。事实上,古老的智慧一直在与之作斗争。从深知熟能生巧的卖油者,到自称勤奋补短板的梅兰芳,他们都强调后天培养的重要性,许多成功人士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勤奋的作用。最熟悉的大概就是爱迪生的一句话“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但最终还是有很多人,甚至是大多数,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作者在书中也解释了原因:“相信天赋和局限性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对我们情绪的一种缓解:你之所以不优秀,是因为你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在你看来将能力视为与生俱来的,它可以减轻因期望落空而产生的压力以及与他人比较的怨恨。”坦率地说,“天才”是平庸自慰的借口。我们从小就读过数百遍爱迪生的名言。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最终成为了爱迪生?谁愿意承认自己99%的勤奋有问题呢?所以来源还是回到了1%。另一方面,强调后天的人虽然结论性的,但仍局限于简单地加后天或非此即彼的语气,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即使努力也成不了天才”的问题。因而被视为励志寄语和心灵鸡汤。

对此,有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或许也会觉得,作者在反驳“基因决定论”时,是否过度宣扬“环境决定论”,甚至陷入“态度决定一切”的陷阱?其实这是对这本书的误读。作者强调后天和环境的影响,但并不否认先天因素的作用。正如前言中指出的那样,“这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显着的基因差异,从而产生优势和劣势。这些差异确实存在,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新科学表明,很少有人我们知道自己真正的极限。”它突破了以往的“G(先天)+E(后天)”模型,提出了“G×E”交互模型,从而改变了我们对“基因”概念的理解。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在申克的笔下,基因不再是早已写下的固定蓝图,而是等待被发现的未开发的宝藏。那些获得天才声誉的人只是成功地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基因当然是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决定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个人的努力、环境、家庭、社会、文化都有各自的影响,它们是相互结合的而不是孤立的。这种更全面、更辩证的解释无疑更有说服力。



当然,失败者总能找到理由为自己辩解。即使这本书真的打消了“我没有那个天赋”的说法,但还是会有“我家庭环境差”“小时候条件不好”之类的借口。但对于那些真正敢于审视自己的人来说,无疑是有启发的。我们无法控制整个局势,但我们可以尝试影响它。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写给身为父母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也是写给每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的。无论你在什么年龄,都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可以挖掘的潜力。这时,我不禁想起了《火影忍者》中赤井对李洛克说的那句台词,以及全文的结尾——“你是一个努力的天才!” (为什么听起来还是很励志……)

最后说一下这本书的翻译。虽然顺利,但也仅仅到此为止。另外,译者似乎对生物学不太熟悉。把“”翻译成“孟德尔”还好,但是连大名鼎鼎的“”也翻译成“林奈”,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出版商在选择译者时应更加谨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0:22 , Processed in 0.4629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