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星际客机首次载人飞行出师不利,究竟是谁的责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31
发表于 2024-10-10 09: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浩瀚的太空,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遨游太空,回望自己生活多年的蓝色星球的梦想。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宇航员才是很多人羡慕的职业。

不过,宇航员也是一个高危职业,一不小心就可能会遇到危险。据环球网报道,波音公司与NASA联合研发的“星际客机”在首次载人飞行时,因螺旋桨故障而发生事故。由于氦气泄漏,两名宇航员暂时无法返回地球。

“星际客机”与一般航天项目不同。这是一个载人商业航空项目。目标是未来开发太空航线,吸引富人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因此,这种不利的开局无疑会影响这个商业项目的发展前景。

如果飞船发生事故,谁负责?

据悉,飞机升空阶段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两名宇航员均正常进入睡眠阶段。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飞船在飞行过程中三个地点发生了氦气泄漏。宇航员没有及时发现。是检查员注意到了异常。幸运的是,泄漏点相对较少。如果泄漏点太多,两名宇航员就无法逃脱。

事件发生后,美国调查部门立即展开行动。经过反复核实,他们指出飞船的部分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而这些零部件全部是印度生产的。按照美国标准,这些零件应该由钛合金制成,但实际上它们是由铝制成的。



对于航天器穿梭于大气层来说,材料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政府追究印度政府的责任,但印度政府却表示,印度提供的零部件是按照美国要求生产的,不承担任何责任。美国航天部门应该进行自查、自纠。

其实,印度的说法也有道理。毕竟,印度制造的零部件已经提交给美国航空航天部门审查和检查。为什么没有发现问题?现在出了事,反而说印度零件不符合标准。这似乎有点逻辑问题。

两位宇航员能否返回地球?

公公说得对,婆婆说得对。现在美国和印度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把真相说清楚。当务之急是先想办法把人送回来。但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该飞船确实是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但实际上,许多重要的技术检查是由美国波音公司进行的。换句话说,部门做决策,公司做实际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一些沟通不畅或者推卸责任的问题。

美国虽然还没有拿出具体方案,但表示飞船使用的电池可以正常使用90天,太空中宇航员的生命不会受到威胁。不过,这一说法却引起了质疑,因为此前美国称电池设计寿命只有45天,为何现在变成了90天?

除了电池问题之外,飞船出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其实就是螺旋桨的故障,说白了就是发动机。在这一领域,美国与俄罗斯长期合作,采购了大量俄制火箭发动机和航天器发动机。现在俄乌战争遥遥无期,美俄航天合作彻底中断,美国目前也无法外包航天器推进器。对此,NASA表示,他们将与波音公司合作解决推进器问题,但预计至少需要两年时间。目前在太空中的两个人当然等不起了。



有一个很好的计划,但美国拒绝了。

其实对于美国来说,目前是有办法的。只要实施,两名宇航员就会立即脱离危险,那就是与中国合作,利用中国空间站,然后将两名宇航员送回地球。

放眼全球,除了中国空间站可以在太空中正常运行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空间站了。至于国际空间站,现在问题很大,经常发生泄漏,而且国际空间站是美国和俄罗斯共同主导的。现在美俄关系如此紧张,国际空间站的维护也受到影响。

然而,美国在2011年通过了“沃尔夫条款”,阻碍了中美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该条款是由当时的国会议员沃尔夫提出的。他认为两国之间的航天合作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并导致美国航天技术的泄露,因此提出了该条款。

然而13年过去了,中国航天事业并没有因为未能与美国合作而倒退。相反,美国航空航天领域却经常遇到麻烦。因此,美国国内不少人对沃尔夫条款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这一条款阻碍了两个最有前途的航空强国的合作,不利于全人类的太空发展。

如果没有沃尔夫条款,两名宇航员现在就已经返回地球了。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美国不会因为这两名宇航员而取消这些条款。目前,美国只能使用其他商业飞船尝试接载两名宇航员,但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多时间准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3:06 , Processed in 0.0674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