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冬季钓鱼:享受宁静与丰收的独特体验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63
发表于 2024-10-11 07: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钓技巧

首先,渔场非常安静,没有其他季节的喧嚣。农民不再在田里干活。田野很安静。偶尔,野鸟会从头顶飞过,或者野兔会在另一边仔细地监视你。投入到这种情况中,我感觉自己身处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可以想象,这种特殊效果只有在冬天才会出现。人们完全脱离了世界,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享受着阳光的温暖舒适,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美丽的空气确实让垂钓乐趣的渔民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二是渔获量不亚于“旺季”。虽然冬季鱼行动缓慢,寻饵不积极,但这并不意味着冬季鱼不巡游觅食。经历过冬钓的钓友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冬天的鱼虽然不愿意咬钩,但一旦咬钩一般都不会吐钩,而且吃起来似乎很有安全感。晚点提竿也没关系,滑鱼率低。而且有时诱饵的频率非常高。去年12月12日下午,刮起了北风,整条河面都结冰了。只有桥的北侧被一片三角形的水波炸开。我先扔了第一根竿,第二根竿一扔出去,第二根竿的浮漂就慢慢地斜着沉下去了。我一提,一条鲫鱼就从水里钻了出来。我把鱼捡起来,放上诱饵,然后把它扔了出去。第二根鱼竿的浮力又重复了。与此同时,另一条鲫鱼也进入了保护范围。打窝前,两根竿轮流干活,不一会儿就钓到了好几斤鱼。傍晚时分,冰雪融化,河水重新出现,我们却在夕阳下依依不舍地归来。

第三,冬季钓鱼更需要讲究技术,靠积累。没有技术,钓不到鱼就没有乐趣。有各种小技巧、闲聊、渔具、钓位、天气。我认为他们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是钓友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之言,非常有价值。我的看法是,冬季钓鱼时,水深非常重要,与天气有很大关系。晴天,中午鱼一般在浅水区;早上和晚上,鱼会游到深水区。晴天有风时钓浅水,阴天或有雾天钓深水。冬天鱼儿不喜欢活动,但如果有温暖的阳光,它们还是愿意游到浅水区去享受温暖。浅水在阳光下加热得更快。如果是阴天或者大雾天没有阳光的话,它就会躲在深水中。大雾中还可以钓鱼,但雾散了就钓不到了。这是因为太阳驱散了雾气,水温升高,鱼儿游到浅水处。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下午钓深水的时候,拉了很久,鱼却没有兴趣。太阳西斜,我正要回家的时候,鱼儿疯狂地咬钩,不一会儿我就对钓鱼完全满意了。仔细想来,是因为浅水温度下降,鱼儿向深水移动。经常冬季钓鱼的钓友们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第四,有水流时最好钓鱼。我最喜欢在有流水的时候钓鱼。夏季,尤其是雷阵雨前,天气闷热,鱼浮上来,不爱动,但只要有流水,就不用担心钓不到鱼。冬天也是如此。有流水的时候可以多钓鱼。去年12月8日下午,河里水流不知为何变大,拉饵效果明显不好。无奈之下,我用自己带来的“551”猪饲料铺了一个鱼窝,不到一个小时就钓到了两条重达2公斤多的大金鲤,着实出乎我的意料。 “水动鱼动”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同时我也知道,用传统方法打窝很容易引来大鱼。冬天,大多数人都认为不能钓鱼,所以可以把刀枪收起来,放马去南方。然而他们不知道,冬天照样可以钓到鱼,而且还可以钓到大鱼。我钓到的两条鱼震惊了邻居,甚至让钓鱼爱好者嫉妒不已。

第五,值得一提的是,冬钓用饵一定要小而精。冬天鱼吃得少,所以饵料不管是香的、腥的还是酸的,尽量用气味比较浓的东西,不要太多。饵料首选红虫、蚯蚓。我习惯用红虫,甚至武断地认为,只要窝里有鱼,不管看到什么,都会吃掉红虫。如果按下杆子来逗弄它们,效果会更好。不管是否极端,钓友不妨一试。至于钩小、线细、杆软,这些都是常识,不必赘述。

冬季钓鱼的乐趣是毋庸置疑的。只要你有信心,每次冷空气过去,气温逐渐升高的时候,你就会拿起你的渔具包,约上几个钓鱼的朋友,去野外钓鱼。你一定会感觉自己从未经历过。体验过冬钓的魅力和风景。



冬季钓鱼技巧

野钓和冬钓应使用5.4米以上的长竿。大多采用6.3米左右的轻细杆和细线。根据鱼的大小来选择鱼钩,但要注意钩条要细,有弹性,以小麦蛋白饵料为佳。 。 � 冬钓主要是调整合适的浮漂。让钩组离开水底半米左右,调整目数(测试方法是风线全部入水后十分钟左右浮漂目数不再变化),然后挂起两种常用的中小号饵料,注意保持浮漂上当前目数,调整水线长度后钓这个目数。例如调整目数为3目,拉上两个饵后浮漂显示为2目,则将浮漂调整至相应位置(注意如果升起距离过大,则应重新调整。浮漂时,因为水线长度增加了,线组的重力也增加了,所以必须调整到3目),饵料钓鱼到2目。如果大于2目,则水线过长。如果等于2目,钩饵可能就达不到底部。一定要超过2目,然后一点点调低到2目。冬季,鱼儿吃饵的动作不再动态。只要感觉到浮漂的细微变化,就可以提竿提鱼了。 �

普通钓友只要掌握了除了正常钓法之外的上述方法(可以根据情况添加变化,不墨守成规),基本可以应对野钓中遇到的复杂情况,使用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台钓组合完全可以满足各种变化的需求。

冬季水库串钩钓鱼方法

冬季串钩钓鱼是众多钓法中比较省力的钓法。特别适合天然水域,是老少皆宜的野钓方法。其特点是:

首先,它们已经适应了冬季近岸清水的生活习性和安全本能,此时鱼儿不敢靠近觅食。他们采用20至30米甚至50至60米远的抛投方式,主动寻找鱼群。从长期的捕捞实践来看,在靠近岸边一到两米深的区域,如果没有水草和障碍物的遮挡,或者水底淤泥很少,就不容易形成清水。上、下,这个时期鱼类的活动范围大多会出现在距岸边十米到十几米的地方。百米之内。

二是用大鱼(比较粗的竿、钩、线、饵)攻击大鱼(较大的鱼),捕鱼效果有可靠保证。冬季自然水域中,由于体型较大的鱼类体力强,需食量大,即使在水温较低的日子里,它们仍然在摄食。这就导致冬钓经常钓到大鲤鱼、鲫鱼、草鱼。现象。从其组合结构来看,由于该钓具的可靠性,不存在断竿断线的担心。而且,由于钩饵是在陌生的水域中抛出的,所以钓到的鱼都是“没有经验的傻瓜”,所以鱼钩和鱼线都是粗的,无害的,仍然可以放心食用。遛鱼时几乎没有脱钩现象。



第三,由于没有小杂鱼扰钩,所以不需要经常收竿换饵。只需要在每个钩子上放上固体饵料、虫饵,或者用商品饵料做成粘球饵料,十几分钟就可以钓到鱼。一个小时内不需要换饵,符合冬钓慢咬钩的特点。

四是不用提前打窝,不用刻意寻找钓点。一般水底比较平坦,没有钩子,水位也不太深(一米到五米都可以),特别是远离大浅滩。水里是抛弦钩的好地方。根据冬季水温上升缓慢的情况,我们可以直接将钩饵抛入相对较远的水中。因为鱼只在低温下呼吸很慢,即使你在它旁边扔饵料,也不会引起它的食欲,所以扔饵料就变得“不必要”了。只要是在正常的天气下,通常在中午左右气温较高的时候,对温度非常敏感的鱼就会开始游动,这也是鱼开始咬钩的时候。

冬季串钩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出海钓鱼首先要选择好天气。冬钓对天气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温度决定了鱼的活动能力。可用的天气选项有: 首先,连续几个晴天。如果有二级、三级西南风或东南风就更好了。这种天气,鱼咬钩的时间就比较早,早上90点鱼就会咬钩。鱼很多,而且大的还更多。这是冬钓的最佳天气条件;其次,天气多云。如果风向不稳定(即风大),效果会大打折扣,但相反,还是会有更好的鱼获;第三,早上出行会是阴天,但是随着中午的到来,天气会转暖,下午的鱼获会比较好。鱼消息,特别是一两点钟,鱼儿都争先恐后地吃鱼钩。相反,如果早上天气暖和,中午天气变冷,鱼消息必然大幅减少;第四,一两个小时后晨雾就会消散,随后天空中会出现美丽的太阳。这种天气虽然风弱,但由于空气湿度大,空气清新,正是鱼儿活跃的时候,鱼儿愿意咬钩。但如果是满地白霜的日子,即使后来放晴,也不是钓鱼的好日子,因为霜寒太重,“三温”很难发挥。再涨,鱼自然就少动了。

其次,每个环节都要细化。钓鱼时注意一些细节会增加你的捕获量。饵料方面:宜小不宜大,宜软不宜硬,形状宜粘而不宜松,颜色宜白(亮)而不宜深色。其次,一串钩子上可以挂两种或三种饵料,即荤素搭配。但如果主要目的是钓草鱼,酒糟粮是最好的,鲤鱼、鲫鱼等鱼类也要考虑到。钓小鲫鱼,红蚯蚓是最好的。放竿问题:串钩钓和爆炸钩钓的显着区别就是一钩有饵,一钩是空钩。所以,串钩钓鱼时如何增加鱼咬钩的概率与竿子不同。最好的设置方法是让竿尖与钓点保持一致,竿线角度保持在30度到60度之间,这样当鱼咬钩时,即使鱼咬钩,竿也能升起。速度慢了一半。或者如果不能及时提竿,竿线的张力和弹性也会导致鱼在挣扎时被牢牢钩住而无法逃脱。提竿问题:对于钓线钩的提竿问题,钓鱼爱好者有两个极端。一是提竿突然大幅度,往往会造成断线、鱼口被撕开的情况。另一种是根本不提杆,这样可能会出现问题。当有动静时,举竿只是为了收线,缩回的过程中往往失去了重量感——鱼跑掉了。原因是鱼吃浅,饵料太硬,没有外力穿透,脱钩属于正常现象。我的经验是力度适中,即竿尖略高于头顶时,这样可以减少上述两种方法的误差。抓住机会:冬季鱼咬钩通常具有时间敏感性。除了连续几天的晴朗天气和高温外,几乎全天都有鱼咬钩,大部分时间都是有规律的。具体来说,早上的开放时间一般是9点左右。 10点左右,天气不好的话会推迟到中午12点到13点,但是每天13点到15点这段时间是鱼上鱼的时间。最愿意咬钩。

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0:11 , Processed in 0.2618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