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0

幼儿园数学教育新看法:以游戏方式建构数概念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787
发表于 2024-10-11 20: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大纲(试行)》的颁布实施,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即“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会事物的重要性和意义”。数学的兴趣……”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有了新的看法:要注重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我们要关注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兴趣。中班初期的孩子在操作上仍具有较强的情境特征,游戏可以多次重复,可以起到“强化”作用。因此,在中班前期正规的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适合采用游戏的方式。 ,回忆、再现和交流他们在生活和非正式数字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以帮助他们构建数字概念。我结合中班数学活动“小猫秀鱼”,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 将教育目标融入游戏情境

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就是利用游戏情节,巧妙地将数学教学的目的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孩子在活动中摆脱“完成目标”的包袱,获得收获。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益处。满足。在活动中教师要淡化目的,强化手段,轻视结果,注重过程。我们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游戏时,不仅要根据内容选择游戏方式,还要考虑所选择的游戏是否有趣、是否满足孩子的需求。只有有趣的游戏才能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和操作的乐趣。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感受、获取或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在“烤小鱼”活动中,抓鱼比赛、烤鱼、送鱼、吃鱼等贴近孩子生活的连贯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凸显了孩子们的生活趣味。微信ID。在轻松的游戏中,活动的目的悄然融入到游戏的内容和规则中。活动中使用的木夹、木筷都是孩子们熟悉、喜欢玩的物品。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剪剪的兴趣,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还可以帮助孩子们进行数学上的数字配对。结合实践,使数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和操作乐趣,但教学的目的却隐含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坐姿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孩子们在学习活动时通常坐在小凳子上。坐在现场也让师生更加亲近,活动气氛更加融洽。

2.体现游戏情境中各环节的层次排列

孩子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操作学习的水平。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各个游戏环节,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感知数量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数量的初步感知、数量的比较、数字实际含义的理解等。小班结束时,孩子们已经感知到了5以内的数量。很多老师会想:向中班孩子提出6以内的数字与物体的对应关系是不是更容易?在我们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在很多孩子中,普遍存在着唱数字的现象。虽然很多孩子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认识6以内的数字,但孩子的理解可能只是建立在对数字的机械记忆之上。没有真正理解数字的实际含义。在《烤小鱼》活动中,重点是引导孩子通过游戏中的重复操作,学会用各种方式数数,从而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活动的难点是认识一些大于6的数量。 6、这也是本次活动知识点的延伸。可以拓展孩子的潜在能力,让孩子尝试数大于6的数量,找出大于6的数量。给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提供“跳起来吃葡萄”的机会,让不同能力的孩子发展水平可以在梯度教学活动中得到提高。

早教资讯每天新鲜推送,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



3、突出游戏情境中的操作密度

从皮亚杰的“儿童的数字概念不能由成人直接给予”的理论中,我们认识到儿童必须通过接触材料、运用动作、反复把玩和探索、积累大量的运算来建立新的数字概念。在体验的同时,将外在的行动转化为内在的智力运作。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游戏形式,将集体、小组、个人的操作活动合理补充和运用到各个游戏环节中。多种形式的操作结合,提高了孩子单位时间的学习密度。在“烤小鱼”活动中,孩子们借助游戏情节反复操作学习工具:两次“抓小鱼比赛”中,孩子们相对自由,通过挑选和放置操作材料,以各种方式收集积分;在“烤鱼”游戏中,引导孩子们根据物体的数量找到数字,并再次数数。在最后一个游戏“烤鱼”中,引导孩子们根据物体的数量来捡起物体,然后再数数。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对点的配对和数物体的练习达到了一定的密度,让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充分感知、不断比较,逐渐理解数字的含义,同时也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加清晰。心理很满意。

早教资讯每天新鲜推送,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

4.游戏情境开放引导

1.开放流程指导

在数学教育游戏活动中,幼儿处于显性的主导地位,教师处于隐性的辅导地位。因此,教师不能以导演的身份出现在教育活动中,而必须以不同的角色巧妙地指导活动。有时,教师是游戏的介绍者,在教学中向孩子们讲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例如,在“烤小鱼”这个游戏中,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摆放“小鱼”的规则,老师是介绍者;有时,老师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孩子的游戏伙伴。一般情况下,教师主要以观察为主。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引导、鼓励,倾听孩子的讨论和表达。例如,第一部分的“抓鱼比赛”,老师和孩子们一边共同朗诵儿歌一边参与比赛。当孩子对“绳”和“线”的概念感到困惑时,老师及时引导;有时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孩子们讨论数学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或解决方案。例如,在《烤小鱼》中,就出现了“6条以上小鱼放在哪里”的问题。最后,我们一起讨论,得出了“把6条以上小鱼全部放在同一个烤箱里”的解决方案。 有时,老师只是材料的提供者和活动的旁观者。但无论你是什么身份,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面对所有的孩子时,要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尤其是在材料的传递上。我们要充分考虑不同孩子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指导。



2. 公开运营评估

在孩子们重复操作后,老师根据操作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及时对孩子们的操作进行检测和评价,与孩子们讨论操作结果,帮助孩子们梳理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感性经验。 。微信“烤小鱼”活动中,穿插老师评价、同伴评价、孩子自评,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同时,评价的内容是多角度的,不仅关注孩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关注孩子情绪和态度的变化。

5、为孩子提供含有数学元素、趣味性强的操作材料。

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好的操作材料可以使孩子保持稳定的操作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取得显着的效果。我们的一些生活用品,看似与数学无关,但只要仔细探索它们的数学功能,稍加修改,就能成为孩子学习数学的最佳资源。在我们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很喜欢夹紧的操作。如何将孩子们喜欢的操作材料运用到抽象的数学活动中,也是设计本次活动的初衷。经过简单的加工,木夹就变成了小鱼,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孩子们非常喜欢。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反复夹住夹子、取下来、再夹住,让孩子们手上的小肌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因此,数学活动中的教具实际上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物体和半成品,从而避免了一些教师认为在数学课上使用教具很麻烦的传统观念。

总之,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有所收获、有所体会。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改变了以往的数学教育方式,更适合孩子的发展需要。也改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学习并与同伴充分互动,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8:35 , Processed in 0.1116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