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徒步井冈山:暑期实践,传承红色基因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04
发表于 2024-10-12 20: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向井冈山

街头宣传

帮助老人

参观红色博物馆

徒步井冈山、乡村支教、救助老人、做社会调查……这个暑假,湖北文理学院的大学生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暑期作业。

“这段经历将影响他们的余生。”

徒步20天,行程1000公里。一路上我们参观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荆州“1998年抗洪纪念碑”、监利县革命历史博物馆、杨开慧纪念馆、任弼时纪念馆、秋收起义文家城团圆纪念馆……他的事迹被人民网、荆楚网、腾讯等媒体报道。

这是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3名老师和15名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襄阳徒步到井冈山。他们将此次活动命名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向井冈山”。



团队领队、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银波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美术学院的学生实力弱。我只是想看看这些‘95后’能否完成这次训练。”

步彩红是队里四名女孩之一。还不到19岁的她和男孩们背着沉重的背包,在烈日下行走。大家一开始担心的女生上厕所的问题并没有出现。他们每天要喝10瓶水,喝后大部分都变成汗,所以基本上不需要上厕所。

他们在国道、省道、县道、乡村路上趟水、爬山。 “有时我什至走到哪儿都见不到人。第一天走路,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一直饿到下午。后来我就买了一些饼干和面包来准备。如果我找不到餐馆,就坐在路边吃饭。”步彩虹感触颇深。

“今天,天空蓝白相间,万里无云,面向井冈山的红旗也显得格外有活力、有力量。”队员付俊丽在行军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心情。这一天,队伍路过监利县革命历史博物馆。张银波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向他们讲述各路英雄的丰功伟绩。

一路上,同学们一边检验自己,一边架起画板,拿起画笔,举起相机进行实地采集,记录改革开放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我相信这段经历将影响他们一生。”张银波说道。

“即使只能帮助一位老人,也是值得的。”

“村里停电了,诊所也关门了,我们一到村里就傻眼了。” 7月14日上午,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杨壮壮等“美丽乡村建设暑期三农实践队”一行15人来到相城区银吉乡姚安村遇到了这是以前从未想到过的情况。 “本来我们想在村卫生室给村民们做健康讲座,但是没有电,所以我们就改为直接去村民家。”杨壮壮和同学们停的第一站是村口的李奶奶家。面对记者,杨壮壮这样描述他看到的场景:“穿过一条湿漉漉的土路,我看到一位奶奶靠在门上发呆。看到我们过来,她笑了,没有牙齿,露出的是光秃秃的上牙龈。” ”

经过询问,大学生得知,李奶奶已经76岁了。她的孩子们在外打工多年,偶尔也会回来。李奶奶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生活。杨壮壮等人感动不已。村里的情况让他们更加明白了此行的意义。

这些大学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村里的老人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医养生理疗”健康课。由于老人听不懂普通话,杨壮壮在老人身上比划,用襄阳话现场向老人讲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知识。每个老人都有不同的健康问题,因此他们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一一制定了个性化的锻炼计划,让老人通过自我功能锻炼来解决健康问题。

讲座结束后,大学生还为每位老人提供了一对一的按摩养生服务。 “我觉得,即使这一趟只能帮助一位老人,也是值得的。”杨壮壮连连说道。

“辛苦一点没关系,我想教给他们知识。”

“辛苦一点没关系,我想教给他们知识。”在故城县胜镇甘平中心小学进行暑期公益救助的湖北文理学院学生胡冉萍在接受采访时说。



有配套教师15人,小学生120人。教学内容涉及美术、绘画、书法、音乐、体育……15名大学生向这些孩子们传授他们所知道的一切。陈家湾村、当铺村……听说可以免费送孩子上兴趣班,于是附近村庄的家长都送孩子来了。

每天上午3节课,下午3节课。 20岁的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冉俊慧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但这个女孩却是最勤奋的。除了每天备课、辅导孩子之外,她每天至少要连续上4节课。

教学以外的事情对他们的考验更大。 120名学生中,有100名是健在的孩子。大学生还要照顾孩子的吃饭、洗澡、睡觉。 “真的很难受,晚上11点之前我还没睡过觉。”胡然平第二次来授课。他说:“今年条件好多了,学校装了空调,去年来的时候,床上都睡不着。”充满了虫子。”

20天的教学结束后,会有报告表演。 “届时,孩子们的家长、亲戚、村干部都会过来观看并汇报演出。”胡然平说道。

“通过调查发现,他们的旧病复发与他们的朋友圈有关。”

“只有通过一线调查,才能了解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了解事情的真相。”对于即将从事传媒行业的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学生王泰康来说,这次暑期作业让他更加了解了社会的真实情况。 。

王泰康和同学一起做的作业是调查吸毒者。 7月14日至18日,他们在襄阳市诸葛亮广场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他们走进樊城区泰安路社区、樊城区淡江路社区,向群众宣讲、接受咨询、答疑解惑。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毒品对人们的危害,他们还到襄阳市强制隔离戒毒康复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并前往樊城区美满社区学习先进的禁毒防艾经验。

王泰康说:“某吸毒者出生于1997年,16岁开始吸毒,由于他来自离异家庭,家人对他缺乏管教,如果没有毒钱,他就去偷。” 20多年来,他多次进城强制隔离戒毒所,最长停留时间为3年零8个月。

湖北文理学院学生李博森是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他多次提醒社区的孩子们:“很多新型毒品都伪装成糖果,千万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饮料。”

这些一线采访让王泰康等人对吸毒人员有了更多的了解。 “吸毒者一般是一个缺乏关爱的群体,缺乏家人的照顾是他们走上这条路的原因之一。很多吸毒者反复吸毒,这与他们的朋友圈密切相关。朋友强迫他们吸毒。”药物滥用和欺骗非常普遍,将吸毒者从吸毒环境中清除很重要。”

最终,王泰康等人发现,爱情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吸毒者的亲属,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感情去感同身受吸毒者,通过不断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戒除毒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2:20 , Processed in 0.6917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