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蚂蚁集团博士后工作站:颠覆你对博士后群体的固有认知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23
发表于 2024-9-18 10: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您听到博士后这个词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这个学位比博士学位更神圣吗?

还是炫耀知识的迂腐态度?

还是浮现出一位戴着眼镜、白发长须的书生形象?

“沉闷、严肃、古板、不苟言笑”

——那位博士后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似乎到此为止了。

今天蚂蚁集团要告诉你,big NO, NO!

博士后是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研究的人,不是学位或学历,而是一段工作经历。成为博士后的人,并不一定只是“冷酷的学术机器”,他们或聪明伶俐或神采飞扬,每个人都是最鲜活的个体。

2022年年中正式挂牌成立的蚂蚁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如今已迎来了三位年轻的追梦人,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探秘这里“不一样”的博士后科研日常,或许会颠覆你对博士后群体的固有认知。

自由视觉艺术家

育才和猫在一起

玉裁缝

2022年的夏天,酷暑弥漫在杭州这座城市,就在这样炎热的7月,余才走进了蚂蚁集团博士后工作站。

作为第一位进站的博士后,他毫不掩饰对这里的喜爱。对育才来说,在蚂蚁博士后工作站做科研和在大学里做科研没什么区别。浓郁的学术氛围、高度的工作自由度让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名师云集、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是他追求完美的伙伴;丰富的科研资源、大量的实际商业场景,让他有底气去做。“在这里可以尽情发挥创意,无拘无束地做科研,很符合我的职业期望。”育才尴尬地笑了笑,“这里的办公环境很舒服,灵活的打卡制度也很符合我的作息时间。我喜欢晚上加班到很晚,早上可以晚点来。现在我的工作时间基本是早上10点到晚上11点。”

育才在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时留影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的余才在蚂蚁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攻读与其专业相匹配的视觉领域的课题:“复杂受限数据环境下的视觉特征计算方法研究”,研究课题是关于如何让算法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并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场景有3D人脸识别、虚拟人、语音图像生成、自动驾驶、宠物保险理赔等。在人脸识别场景中,当遇到下雨天等有外界干扰的环境时,采集到的数据很多都会无法使用,导致识别准确率和速度下降,此时就需要相应的视觉特征计算方法来帮助算法进行精准识别。

虽然在 CVPR、ICML、AAAI 等 CCF A 级会议上发表了 15 篇论文,但禹才在这里做研究时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果说大学是象牙塔,那么公司就是……这里是真枪实弹的战场,需要理论,但更重要的是技术。刻意训练自己对算法的理解能力、提高代码编写的准确性,成为禹才着力突破的领域。好在蚂蚁的导师和团队经验充足。他说,有问题多沟通多思考总能解决。



玉才和另一只猫

身外之物,味觉久了会变得乏味;读书的滋味,则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深刻。育才平时有每天阅读学术论文的习惯,上午他会浏览arXiv等网站,挑选几篇自己感兴趣的论文,下午再仔细阅读,不仅学习这些优秀论文所用的单词和句子,还会总结论文内部的逻辑,抽象出论文的学术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坦言,写论文最重要的是背后的逻辑链条和论文的价值所在;对于科研来说,只有想通了这两点,才能写出好文章。

当被问及未来时,余才用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回答:“坚守目标,心静自然。”他希望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发表更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蚂蚁集团博士后工作站,他以平和的心态,潜心科研。这期间,他希望尝试与业务对接,把学术问题从业务中抽象出来,解决之后再回归到具体的业务,研究成果能对社会产生一些实际作用,这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初衷和期待。

想听更多有关育才的故事,可以点击上面的蚂蚁星记哦~

唯有激情才能经受长久的岁月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滕牧

滕牧

查阅文献、调试代码、测试功能、修复bug,一天的科研工作结束后,通过十分钟的运动,放空大脑、释放压力,这是蚂蚁博士后滕牧的科研日常。

作为今年进站三位博士后中唯一的女性,大多数人对她的第一印象是戴着眼镜、文静、满满的纯真学生气。但了解她之后,就会发现滕牧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探索精神。“我喜欢尝试挑战各种未知领域,未知的东西总是让人害怕,但我却为此而兴奋,因为过程的体验比结果更重要。”“什么都想尝试”是她来到蚂蚁集团做博士后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接触实际的业务方,突破理论从事实际工作,同时与高校建立紧密的联系。

滕牧在河边骑马

滕牧在蚂蚁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研究课题是《物联网线下场景数字化低成本空间三维重建》,主要利用物联网设备在线下小微企业等应用场景中呈现数字化新方式,通过展示商户,以低成本为用户提供线下数字化运营能力。奇艺以多维度、高质量的呈现技术突破成本限制,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物联网硬件设备对门店内整个场景乃至每一件商品进行重新分析,使其在电子设备上实现三维展示。用户不仅可以在线查看相关商品详情,还可以调整角度沉浸式探索门店每个角落,足不出户就能亲临门店购物。

在谈及课题的独特优势时,滕牧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低成本”。 “我们希望这个技术未来能够落地到实际场景中去推广,不会因为成本太高而变成大卖场。不仅要做到专属,更要做到小微商家用得起。期待未来能够帮助更多实体商家拥有数字化运营能力,用科技为社会带来正向的改变。”说到这里,她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 光明说,“就像蚂蚁集团‘给世界带来小而美的改变’一样,这也是我最大的期待。”

滕牧与咖啡

当被问及在蚂蚁博士后工作站的感受和经历时,她坦言,进站前曾抱有怀疑态度,担心离开大学后无法适应公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虽然遇到了困难和瓶颈——比如项目进展缓慢、不熟悉代码调试和线上服务器环境配置等,但得益于企业和高校导师在项目方向上的支持和指导,以及团队前辈在具体工作上耐心解答的问题,让她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还利用语雀等工具记录问题,总结常见的经验和解决办法。“后来我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有共同之处。”



研究之余,滕牧还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咖啡爱好者,她习惯在咖啡的香气中思考问题,闲暇之时,她会骑车探寻杭州的大街小巷,看钱江的潮起潮落,听西湖的晚风,蚂蚁所倡导的“认真生活,快乐工作”正是滕牧的写照。

杭州因蚂蚁

海边天鼎

天鼎

去蚂蚁,去杭州。做出这个选择,田丁只花了一分钟的时间考虑。

有时候,选择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驱动力可能不仅仅是名利,还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当被问及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后选择的城市时,田丁坦言,自己一直向往互联网科技行业。“以支付宝起家的蚂蚁集团,在金融科技行业深耕多年,有大量实际业务场景资源和数据积累,集团着力发展的人工智能、数据库等前沿技术能与他的研究课题深度结合。说蚂蚁集团选择来到杭州,一点也不为过。”

10月底入站的田丁,担任博士后时间不长,但很快就适应了站内的工作。企业和高校导师学术实力不俗但日常工作也很忙碌,只能在大方向和关键节点给予指导。田丁很快学会了如何利用蚂蚁自研的工具和平台来帮助解决科研难题,比如人工智能研发平台AI、内部技术分享论坛ATA等。和团队一起工作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经常性的头脑风暴必不可少。风暴有助于开拓科研思路,学习别人原创的科研方法也让他受益匪浅。分布式鲁棒优化、李雅普诺夫优化等方法都是他在站内向别人学习的宝贵经验。

田丁去浙江大学报名

田丁驻站期间选择的研究课题和他读博士期间的运营管理专业有相通之处:运营管理的本质是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实现降本增效,而课题——《面向蚂蚁金服的不确定、在线、边际效应智能建模与大规模数学规划问题求解》将其抽象成数学规划模型,将问题概括化后应用到实际业务中,数字金融、智能营销、贷款风控、流量调度“比如在用户进入支付宝理财页面前,预加载营销广告是需要一定计算资源的,如何在流量到来之前调配相应的资源,准确统计出用户流量的峰谷时段,并合理分配算力,需要利用课题研究的数学模型去求解,从而最大化资源利用率,提升用户体验。”田丁解释道。

他的研究生涯和数字打交道最多,但不读文献的研究者不是好的博士后。大量阅读论文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他会总结作者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并刻意训练自己。闲暇之余,他会搜索名师、专家的讲座。“我推荐运筹学会的公众号《运筹学简报》和哔哩哔哩上的《运筹学论坛》,对数学规划研究很有帮助。”

“临难而学,莫大于心不甘”——《论语·季氏》这句古语,也是田丁的微信签名,他用它来鼓励自己,遇到困难时,不要被动学习,“临难而学,当做呼吸一样自然的事,当然我现在还在努力。”

志同道合的人,走同一条路。

三个有着相同志向的年轻人在蚂蚁金服相识,有的人自由随性,有的人勇于尝试,有的人坚守初心,他们从学术界走上商业之路,哪怕他们做出的成果只是浩瀚科技星河中的一小片,但一点星光,足以照亮你的理想。

2022年,蚂蚁正值鼎盛时期,正是科研大好时机。

追寻自己的理想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科研生活并不一定孤独、无趣。

在蚂蚁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日常生活充满着艰辛与困难,但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是攻克难题的成就感、一起探讨问题的满足感、团队共同努力的归属感、得到导师认可的价值感、论文发表后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学业生活可以多种风味,同样丰富多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9:47 , Processed in 0.3712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