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曾仕强每日箴言:现代人为何越活越累?如何摆脱这种困境?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72
发表于 2024-10-13 00: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应该活得轻松快乐,而不是活得越来越累。我们越活越累,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曾士强每日座右铭》

|全文共2300字。 7分钟深度阅读,让你受益终生|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不能动、不能坐。每个人都匆匆来去。人越多,就越忙。人越忙,要做的事情就越多。似乎陷入了无尽的恶性循环之中。

而且,在现代管理中,凡事都要顾全大局,凡事不能放松。每个人都感到压力很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不再是从繁忙的日程中抽身休息,或者每周休息两天,或者悠闲的郊游就能缓解的事情了。

另外,现代人普遍追求享受生活。他们对美味的烹饪、优雅的舞蹈、优美的音乐、各种感官的刺激感到羡慕和热情。

把眼睛、耳朵、嘴巴摆得一点空间都没有,再加上手舞足蹈,当然更难平静了。

然而,在这个新鲜事物应接不暇的忙碌时代,我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多少,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多少充实感。

相反,他们普遍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甚至想寻找一个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来代替只剩下“忙”字的生活。

人应该活得轻松快乐,而不是活得越来越累。我们越活越累,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那么,为什么我们活得越久,就越累呢?我们该如何调整才能过上悠闲、快乐的生活?

人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修复自己

现在的人整天忙这忙那,却不做自己。

如果你关心这个或那个,你就不会关心你自己。

跟这个说话,跟那个沟通,千万不要跟自己说话,好像把自己当作敌人或敌人一样。

我们做的最常见的事情之一就是“修复自己”。

看来我必须把自己打垮,才能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无愧于天地之性。何苦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的眼睛是向外看的,所以我们只能向外看,却不知道如何向内看。

我们通过观察试图了解外部世界的事物,但我们无法转向自己并真正体验我们身心的现实。

我们善于解决外在的问题,但对自己内心的问题却似乎根本没有解决办法。

我们以为所有的烦恼和焦虑都是外在的,却不明白烦恼和焦虑的根源其实就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

儒家主张“不自欺”。 《周易》中关于天人合一的说法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越来越陌生。

我们几乎成为环境决定论者,相信当我们感到痛苦时,根本没有办法改变其他人或外部环境。

因此,我致力于改变自己的环境,去寺庙或者电影院,去酒吧或者唱KTV,希望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痛苦。

殊不知,短暂的遗忘并不能驱走痛苦。



这些痛苦依然会一次次爆发,最终战胜自己。

无法静下心来是各种烦恼的根源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代表自然规律,“人”指我们的心。

当我们的心里有妄念,即消极的态度时,自然法则就开始惩罚我们,让我们感到痛苦、烦恼和不安。

当我们心中有纯净的思想,也就是积极的态度时,自然法则就开始奖赏我们,让我们充满慈悲,让我们感到平静、和谐、快乐。

这种天人关系与种族、宗教、职业、阶级无关。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平等对待的。只是我们不去注意,所以感觉不到而已。

释迦牟尼佛成道时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的智慧德行,但是因为执着妄想而不能得到。如果我们断除妄想,一切智慧都将得到。” ,自然智慧,将会出现。” ”

每个人本来都有智慧和德行,所以可以避免欺骗自己,但由于妄想和执着,而成为妄想心,这就是无明。

我们所说的业、习气、烦恼,都是来自于妄心。自欺欺人称为无明,徒然制造未知的感觉称为迷惑。

因此,要消除这些担忧和焦虑,首先要静下心来审视自己。

“安定之后,才能安静。”现代人可以动,但不能静。各种担忧、焦虑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安定下来。

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野心无法安定。

我们忙着互相比较,却舍不得扔掉,想要一切。

漫无目的,做这想那;阅读数学并思考物理;坐下又想站起来;站着想坐下。

这么忙的时候怎么能静下来呢?无法静下心来,是各种烦恼的根源。

我们确实需要停下来,冷静下来,首先做自己。

一个人只有静下来,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进而获得很多智慧。

有一个和尚正在一座破庙的废弃花园里除草。他扔出碎瓦片,打在附近的竹子上,发出声音。他听到这个声音,顿时顿悟了。

寂静并不意味着没有声音,但有声音当然并不意味着寂静。不可能找到一个完全没有声音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冥想。

聆听所有的声音,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声音,也是一种沉默。

在废弃的花园里除草时,心不杂乱,当然也很平静,所以瓦打竹的声音也能开悟。

关键是你能否真正静下心来。当你的心平静时,你的智慧就会打开,你的烦恼就会消失。

学习一些儒释道的智慧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同。每个家庭都有难念的经文,每个人都有一些无奈的情况。

如何在无助的环境下安心生活,需要学习一些儒释道的智慧。



儒家思想教导我们生存。

人生在世,不能不求生存,这才叫生存。儒家柔术是我们生存的关键。

上帝赋予人类自主权和创造力,以使我们能够自力更生。

所以,学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于做人处事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孔子最优秀的学生颜回却给了我们很大的警示:学得最好的人,很可能会短命而死!即使孔子“七十而行心所欲”,也得在下面加上“不逾矩”四个字。

一个把生存看得太重的人,在这种不看重人格而只看重人格的现代管理氛围下,很容易猝死。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可能很困难。

道教教导我们要保护生命。

为了生存,现代人既现实又忙碌。再加上一味追求精度和性能,大家都疲惫不堪,不得不努力保持精力充沛。

前三十年,人用命换钱,后三十年,人用钱换命。这样的麻烦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如果我们不能及早反思并治愈自己,那真是太可惜了。

道家养生、养生、健身的道理至少可以给我们在养生方面提供很多指导。

老子的主张是“高贵身体”,希望我们好好爱护身体,使其能够与灵魂充分配合。

关爱身体就是关爱生命。只有珍惜生命,才能获得开阔的胸怀。

佛教教导我们享受生活。

人生在世,有苦有乐,其目的其实是为了证悟。

通过各种活动和经历,就是为了这件大事。如果完成了,你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可以回去了。

但人活着,就会面临不同的变化、不同的情况。那些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开悟的人会意识到仍然存在一些障碍。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享受觉悟的过程,而不是追求觉悟的结果。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有正常的心态。一个人面对世事的变幻莫测,面对名利的诱惑,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傅晶的智慧系列(新版)(套装六册)(作者:曾世强)

¥199



总之,现代人普遍注重利益和自身利益,这也是我们普遍感到不安、担忧和恐惧的原因。

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要培养平常心。

该做的就简单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如果你问心无愧,你就会心安理得,心安理得。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作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0:23 , Processed in 0.0956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