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6|回复: 0

车载 HUD:提升行车安全与科技感的必备选择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89
发表于 2024-10-13 17: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世界调查显示,开车时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38%是由于车主看手机屏幕分心造成的。随着大家对行车安全要求的提高,车载HUD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随着智能化概念的深入人心,车企和供应商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技术卖点。各种新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各大车企通过硬件更新、车联网接入、车辆系统升级,极大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安全性、娱乐性。近来,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标配HUD,以提升车辆的豪华感和科技感。

概念的开始

HUD 是 Head Up 的缩写。直译就是平视显示器,也叫平视显示器。说白了,HUD就是一个小型投影仪,将一些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让你不用低头就能看到导航方向、车速、转速、档位等有限但重要的信息。大多数 HUD 使用创新的磷光体通过激光将信息照射到挡风玻璃上。一些HUD还将集成透明屏幕来显示关键信息。

HUD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首先出现在军用飞机上。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学反射将某些重要信息映射在透明垂直板上,以减少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低头检查仪表的需要。避免干扰注意力的频率。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HUD技术开始普及到汽车领域。自从最初部署在宝马的高端汽车上以来,HUD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有十多年了。国内不少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已经开始进入该领域。其便捷性和高清属性可以将整个驾驶体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减少因分心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从目前国内市场的表现来看,业界对HUD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它已经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低端车型上。 HUD已经成为车企的重要卖点。

根据设计形式,HUD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种是直接投射在挡风玻璃上的 WHUD



W-HUD直接利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显示装置,与车辆的融合度更高。当然,这也需要更高的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这种HUD需要配备额外的镜片来抵消玻璃曲率造成的畸变。这种形式由于设计复杂、成本较高,多见于一些高端车型。缺点是信息显示过于分散,容易错过关键信息。

另一种是仪表盘顶部采用翻盖式设计的CHUD。

CHUD 也称为组合 HUD。其显示屏是一块独立的透明竖板和一块放置在仪器上方的透明树脂玻璃。这种玻璃通常根据成像条件进行特殊处理。可以添加这种类型的集成HUD。而且拆装式的,设计成本比较低,也比较灵活。也比较适合作为后装产品,是大众消费者的首选。

最后一款是带语音功能的AR-HUD

它结合了 AR 和 HUD。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显示效果直接叠加到真实路面上。随着ADAS的不断发展,这种形式的HUD可能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在监测路况、预警和控制车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集成了前视摄像头和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当驾驶员分心或车辆偏离车道有碰撞危险时,它可以通过灯光和声音发出警告。

发展现状

从目前来看,显示效果较好的W-HUD系统在中高端车型上使用较为频繁,并日益发展为“主流配置”。组合式HUD系统多出现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中低端车型上。当然,HUD技术也需要软硬件的协同发展,车企近年来也更加重视这一功能的开发。伟世通、大陆、松下等公司,以及包括、、、车罗博等在内的一些国内外初创企业也在不断探索HUD领域。



不符合成本效益

HUD的实际内容单一导致性价比低,后期安装的成本也是大量的修改和工时。消费者对价格仍然非常敏感。据了解,根据HUD产品的性能,后期安装的价格大约在1000-2000元,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并不值得花费。

对老司机影响很大

对于一些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他们觉得HUD在使用时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驾驶安全。例如,当HUD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一些信息时,他们会产生前方有障碍物的错觉,这会影响他们对道路信息的判断。

确实,HUD平视显示器是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高科技,但别忘了它的初衷是为了让驾驶员提高行车安全。但前提是显示的信息不能太多,而且显示器的亮度也不能太亮。好,不然就违背了设计初衷,很容易成为“鸡肋”配置。

总结:HUD确实改变了我们的驾驶习惯。它可以将我们的视线从手机转移到前挡风玻璃上,让我们更加关注道路信息。成熟的HUD更符合自动驾驶的理念:当自动驾驶能够顺利完成大部分操作,驾驶员不再需要实时监控路况时,HUD的功能就能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扩展。在这种情况下,HUD除了充当驾驶辅助之外,还可以添加娱乐、交互等功能。 HUD 的概念可能需要重新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1:51 , Processed in 0.3554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