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唐诗在东亚的传播与整理,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251
发表于 2024-10-14 18: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社记者 徐静

全文字数:3019

预计阅读时间:10 分钟

唐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在东亚,唐诗广泛流传。东亚各国对唐诗的阅读、鉴赏、鉴赏、模仿,催生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唐诗及相关文学在东亚国家的传播和编纂情况如何?唐诗如何促进东亚文化交流?中新网《东西问》近日对上海师范大学唐诗研究中心主任查庆华教授进行了专访。

采访实录摘录如下: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唐诗学研究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查庆华:唐诗研究一直是古典文学界的热门话题。将唐诗研究定位为“唐诗”,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诗经》、《楚辞》一样,将其视为一门专门知识,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古典作家陈伯海。他提出“唐诗是关于唐诗创作、传播和接受的知识”。陈伯海的依据是,唐以后历代文人墨客,从来没有把“唐诗”简单地视为唐代人写的诗。在他们看来,“唐诗”代表了民族传统,是诗歌艺术的典范,值得后人学习和模仿。

2016年,陈伯海主编的《唐诗丛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一次性推出8大类17卷,从书目、史料、理论研究三个方面为唐诗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代学者几十年的努力,唐诗研究在国内外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并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但由于立足于东亚的特点,唐诗在东亚各国的深刻影响还有很大的拓展和重新审视的空间。发展潜力。 2023年9月,东亚唐诗研究会在上海成立,将联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者,共同推动唐诗与东亚文明的研究。

2023年9月,在2023年北京文化论坛晚会上上演情景表演《风雅集》,讲述了李白、杜甫、高适、王维、孟浩然因一幅画而走到一起的故事。 1300多年前。易海飞 摄

中新社记者:唐诗在东亚经历了怎样的传播过程?

查庆华:唐代以来一千多年来,编、读、评、仿唐诗的经验和成就是巨大的。仅中国相关书籍,陈伯海、朱以安的《唐诗总目》就有四千多种。其中记载的版本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唐诗的传播过程。

在日本,九世纪藤原佐志编撰的《日本国书目录》中,收录了唐太宗、王勃、王维、李白、白居易等十几位唐人的诗集。日本大殿禅师所著的《唐诗全集序》曾描述唐诗东传的盛况。当时,唐朝使节、留学生和诗人、作家通过默记、书写等方式陆续将唐诗传入日本。八世纪末九世纪初,杜诗也东传日本。此后,历代都有唐诗选本,如宋代的《唐三体诗》、元代的《映葵旅随》、明代的《唐诗选》、以及清代的《唐宋诗》,都对日本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为了让更广泛的人阅读、欣赏唐诗、学习中国诗歌创作,日本和朝鲜半岛学术界对引进的唐诗经典进行了本地化和普及。例如,朝鲜成宗曾命刘允谦等人注释杜诗,编纂《杜工部诗谚分类解释》;日本学者傅元桥根据明代李攀龙的《唐诗选》编撰了《唐诗选解》,编成《唐诗选解》。唐诗翻译与诠释;又如日本出版李攀龙的《唐诗选》、《唐诗选水墨版》、《唐诗选文本》、《唐诗选图版》、《唐诗选》等多种形式的读物。 《篆唐诗》等,加速和扩大了唐诗的传播。



2022年11月,“中日艺术家唐诗之路作品特展”将在浙江杭州举办。王刚 摄

中新社记者:如何看待唐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查庆华:众所周知,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曾领先世界,唐朝的文明是独一无二的。唐诗不仅是世界文明的艺术瑰宝,也是盛世的文化象征。唐诗作为一种审美范式、诗歌传统和文化符号,深刻影响了东亚各国文学文化的发展。

在“汉文化圈”国家,唐诗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唐诗》、《易唐诗》等唐诗选集实际上是小学教材,是为了提高国民素养而编撰的。

唐诗也是精英阶层的学习典范。日本天皇十分珍视和推广唐诗集,韩国皇室也多次编选唐诗选集。事实上,他们正在制定标准,引领国内文学创作的发展。文学精英也依靠唐诗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南。例如,日本江户时代,广濑玉堂针对当时诗人的庸俗趣味,提出要欣赏唐人的温柔,让李白的儒雅、杜甫的忧郁、王孟伟刘的微妙和轻盈渗透灵魂。

因此,人们常常看到,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唐代以后的诗文集中,或明或暗地处处可见唐诗的踪迹。例如,在日本最早编纂《唐诗选》的傅元桥,不仅模仿初唐七言歌行,创作了《初唐明月篇》。 ,还抄袭了张若虚的《春江月夜》里的很多话。在古代诗歌中,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借用唐代大诗人的名字来比较和赞扬当代诗人的艺术成就是很常见的。

唐诗在东亚的传播,是东亚各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生动体现。它影响着东亚各民族传统的继承和新变,推动着东亚的文明进程。

2023年9月,观众在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参观了“唐韵达来——苏州博物馆唐诗古籍收藏特展”。王健康 摄

中新社记者:唐诗传入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半岛后,对东亚各国的诗歌产生了哪些影响?

查庆华:唐诗审美特征的呈现及其典范意义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自唐代以来,东亚许多国家一直有研究和崇拜唐朝的风气。唐诗以多种形式广泛传播。人们对唐诗的表现和意义的认识正在不断丰富和变化。例如,关于唐诗、宋词的风格之争、优劣之争,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话题,从来没有结束过。这不仅拓展和深化了唐诗已有的传统,展现了唐诗的丰富内涵和巨大魅力,而且汇聚了读者丰富的审美经验,传递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

在古代日本和朝鲜半岛,自唐诗传入以来,中国诗歌创作主要以研究唐诗为主,偶尔也研究《文选》诗或宋诗。为了指导中国诗歌创作,日本出版了许多提供诗歌素材、韵律和模仿格式的书籍,如《唐诗基础》、《唐诗之家》、《唐诗风格》和《唐诗》材料”。唐诗体裁的选择往往受到学术思潮的影响。例如,江村穗上在他的诗中作了概括性的概括:平安朝的日本诗人主要学习白居易,五山僧林诗人主要学习晚唐,江户诗人首先学习杜甫、韩愈,后来又向盛唐诗人学习。又如,朝鲜半岛古代诗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选择不同的唐诗作为学习范式,或作为经典作品,或作为模范诗人。当中国诗歌创作出现偏差时,人们常常引用唐诗来纠正时代的弊端。朝鲜时期,李遂光指出近代的弊端是典故的过度使用,近乎抄袭,因此建议学习唐诗来弥补这一弊端。

2023年4月,2023年海南中外舞台艺术杰作舞剧《李白》在海南省海口市上演。罗云飞 摄

中新社记者:您历时数年编写的《东亚唐诗选集》今年已出版第一卷。这套书收录了江户、明治时期日本学者批注的唐诗选集12本。该系列已发表于《有什么意义?》



查庆华:唐诗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古代日本和东亚朝鲜半岛唐诗的接受主要涉及编纂、注释、评注、翻译和创作等,蕴藏着丰富的唐诗资源,东亚唐诗研究由此开始。其中,日本、朝鲜半岛文人对唐诗的编、注、评、译作品被收集收录在《东亚唐诗选集丛书》中。第一辑共10卷,收录日本学者注释的唐诗选集12首。编撰出版的选集,理论脉络清晰,学术统一,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将为唐诗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每本书的编撰者都是精研汉学的日本著名儒家和诗人。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创作经验,而且具有异域文化视野,使得这些选集具有独特的诗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价值,从而扩大了本书的范围。了解唐诗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义。

该丛书的编撰出版,既是唐诗影响下古代东亚文明建设成就的综合展示,也是立足现状对东亚文明建设历史进程的回顾。

《东亚唐诗选辑》第一册。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新社记者:东亚多国对唐诗的兴趣对“汉族文化圈”的形成有何影响?能否促进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可?

查庆华:“东亚”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自汉代以来,中华文化逐渐向周边国家传播,自然形成了“汉文化圈”。这是东亚人民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历史结果。唐诗的传入和普及无疑强化了汉族文化圈的属性。因此,在研究东亚唐诗学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汉文化圈各国所接受的唐诗的共同传统属性,还要注意区分不同国家的文化个性对丰富唐诗文化的独特贡献。唐诗的意思。

如上所述,由于唐诗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以各种形式广泛传播,甚至被作为培养民族素养的教材和文士创作中国诗歌的典范,从而产生了东亚唐诗的形式和精神早已融入其本土文化建设的血液中。它就像水中的盐,很难区分,更难以分离。

2017年3月,安徽合肥,孩子们正在朗读三百首唐诗。韩素媛 摄

唐诗作为“汉文化”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闪烁着东亚文明的光芒。在唐诗的影响下,东亚古代各国有着相似的人文底蕴、文化氛围和阅读体验,自然带来了与西方更加相似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这为东方人之间的文化理解提供了机会。亚洲国家。它为东亚各国文化交流形成了坚实的土壤,架起了一座诗意的桥梁。这也是唐诗至今在日本、韩国仍然流行的原因。我们希望唐诗的历史温情和文明力量能够进一步激发东亚人民的情感共鸣,从而推动东亚命运共同体健康发展。

受访者简介:

查庆华 上海师范大学唐诗研究中心主任

查庆华,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唐诗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东亚唐诗研究会会长。现任中国唐诗路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唐诗学、古典文献学、江南文化文学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社科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多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9:55 , Processed in 0.0713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