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0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纠正强制接种新冠疫苗现象,个别地方接种工作不够精细需改进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02
发表于 2024-9-18 22: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情况。

国家卫健委呼吁纠正强制接种新型冠状病毒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部副部长米峰表示,近期一些地方的疫苗接种工作出现了简化甚至一刀切的情况,强制要求所有员工接种疫苗,必须坚决纠正。

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部副部长米峰介绍,截至2021年4月10日24时,各地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1.64471亿剂。

在一些地方,新冠疫苗接种的组织不够精确

针对部分地方新冠疫苗接种一刀切的现象,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吴良友表示,目前各地都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部署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按照突出重点、确保安全的原则。虽然不是普遍的,但也反映出各个地区的组织管理不够精确。

吴良友介绍,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加强对各地的指导,要求地方各级提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管理和组织水平,加强对疫苗接种人员的培训,合理设置接种单位,依法依规组织发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通过精准预约安排接种人数和接种时间。 有效分流人员,防止人员聚集。

吴良友介绍,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要坚持全民接纳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群众积极接种疫苗,主动接种疫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各地要按照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做好全过程操作,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和偶发反应,增强公众对国产疫苗的信心。18 岁以上的成年人是疫苗接种的主体,他们也是社交活动相对频繁的群体。接种疫苗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有效保护,也是对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有效保护屏障。

近期新冠疫苗接种主要围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吴良友表示,近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主要集中在“两个重点”。

一是重点领域重点抓好港口城市、边境地区、大中城市以及以往疫情聚集性地区重点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二是重点人群,包括冷链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大型超市服务人员以及保障社会运转的交通、物流、福利机构等关键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与 HPV 疫苗同时接种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清表示,HPV疫苗是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疫苗也是灭活疫苗,理论上两者之间对效果没有影响。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接种疫苗过程中与其他疫苗(包括 HPV)同时接种疫苗?这主要是关于不良反应的识别和诊断。

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在接种 HPV 疫苗等疫苗的同时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但是,如果您被狗咬伤或受外伤,我们建议您接种狂犬病和破伤风疫苗,无论时间间隔如何。

个别疫苗接种者有心因性反应,CDC:没必要过分焦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清介绍,部分年轻女性接种疫苗后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

特别想强调的是,接种疫苗的人群主要是 18-59 岁,其中也有一些女性。通过我们目前的监测,这个人群中还有少数人会出现心因性反应,为什么会发生心因性反应,这可能和我们在接种疫苗之前、期间、之后的紧张或心理焦虑有关,从而导致心因性反应,所以我强调大家都认为是接种疫苗过程中的普通注射, 而且不用过度焦虑,要以轻松的心态接种这款疫苗,这样会大大减少心因反应的发生。

网友报咽炎、鼻炎,喝酒打了疫苗后又被“劝戒”?CDC 回应

不少网友反映,在实际的新冠疫苗接种中,像咽炎、鼻炎、关节炎、高血压,以及最近吃过药、喝过酒的人,都被“劝退”。

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清回应称,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包括:

首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成分过敏的人,包括在既往接种期间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如过敏性休克和喉水肿,不建议接种疫苗。

其次,如果该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且处于癫痫发作阶段,包括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以及不受控制的癫痫,则不建议为这些人接种疫苗;



第三种是发热、疾病急性期、急性疾病和不受控制的慢性疾病。最后一种情况是孕妇没有接种疫苗。

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都是暂时的,如果这个人发烧了,可以在没有发烧的情况下接种疫苗。如果此人患有急性疾病,他们可以在康复后接种疫苗。也有慢性病的发病期,如果疾病得到控制,也可以接种疫苗。因此,大多数禁忌症是暂时的,如果不存在禁忌症,您可以接种疫苗。

CDC:接种疫苗时,应如实说明自己的健康状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清表示,为了让疫苗接种更有效、更安全,大家在接种过程中要如实向接种现场的医生报告,比如接种时的健康状况、既往用药史、 包括疫苗过敏,医生会做出判断,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尽可能降低风险。

例如,一些关节炎患者在服药时可能会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接种疫苗后疫苗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接种疫苗时,有必要如实向医生解释用药和用药史,医生会帮助做出判断。

大规模接种疫苗后,智利的每日确诊病例数不降反升?吴尊佑打消了他的疑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介绍,从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信息更新中,我们注意到,今年1月和2月,全球疫情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下降,然后全球疫情总体上出现了反弹,而且反弹更为突出,就像印度一样, 巴西、智利,疫情从去年12月到今年4月一直处于疫情上升阶段,去年12月初,日报病例数约为2000例,到今年4月初,日报病例数达到8000例,这意味着智利的疫情从去年12月到今年4月一直呈上升趋势。智利于 2 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疫苗接种,到 4 月初,25% 的人口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这一比例未达到遏制疫情所需的疫苗接种率。

给大家讲两个科普的基本概念,接种疫苗有两个保护作用:

首先,保护作用是接种疫苗的个体产生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在 III 期临床试验中评估是对个体的保护,每个人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都可以保护自己。

其次,保护作用是在人群中,当接种疫苗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就可以形成群体的保护,所以我们把这叫做群体免疫的概念。所以去年英国说群体免疫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不同传染病群体免疫所需的疫苗接种率临界值不同,传染性越强,需要接种的比例越高,传染病越弱,需要的接种率就越低,就像新冠一样,需要达到 70% 或 80% 的人口才能产生群体保护效应。如果免疫率达到 10%、20%、30%,甚至 40%,只能保护个体,不能保护群体免疫,有感染源就会发生疫情,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大力推广疫苗接种,并在秋冬季下一个疫情高峰之前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覆盖率。

吴尊友:五一假期期间,不组织或参加大型聚会、聚餐等聚会活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表示,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大家都应该出去走走,看一看,享受春天的美好。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疫情防控绝不能放松。特别是在节日期间,不要组织或参加大型聚会、聚餐和其他聚会活动。

外出时,仍需记住实施常态化个人防控措施,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勤通风,这些措施必须遵守。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落实好常态化防控措施,不仅可以防范新冠疫情的可能,还能享受美好的春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9:12 , Processed in 0.3909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