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告别鲁迅文学院:清晨的寂静与不舍,残疾学友的送行令人感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95
发表于 2024-10-15 05: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钟慧

(一)

告别鲁迅文学院的那天,大约是凌晨四五点钟。我必须早起,因为我要赶8点10分的航班。那时天还黑着,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门前街上偶尔有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早春的北京天气先暖后冷,让街道两旁的灯光显得格外寒冷。和我一起出去的还有两位吉林女学员谢长红和邢新媛。我们同时出发,但走在不同的路上。他们向北走,我向南走。

我不想和任何人说再见,因为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哭。然而,当我在门卫处交出房卡,正要走出绿园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他——张俊宇,一位在河北省廊坊市社会福利院长大的残疾同学,我对他的感觉和蔼可亲,令人钦佩。他一个人站在侧门边,看来是专门来送行的。路边的灯光将他孤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俊宇觉得大家对他很好,一有好吃的、好玩的事就想起他,所以他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回报,总是对我们说“谢谢,谢谢”——这是一个孩子懂得感恩。我看着他,想对他说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又被咽了回去。我们都是脑瘫患者,身体残疾。虽然他的身体残疾比我严重,但他的勇气和智慧却是我无法比拟的。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在他面前,我感到羞愧。

我慢慢地走上前,张开双臂,给了俊宇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我装作很酷的样子,头也不回地坐上了一辆前往机场的出租车。

就这样,我带着满满的牵挂和不舍离开了绿园,给这个地方留下了很多温暖和感动——虽然是短暂的,只有19天,但却让我一生怀念和追忆……

后来听说,俊宇在寒风中等了几个小时,就是为了告别在绿源认识了十九天、像弟弟一样照顾他的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 。泪水如雨般落下……

(二)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它刷新了我对俊宇的认识。

这是鲁迅文学院残疾作家培训班学习一周后的第一堂小组讨论课。我们37名同学分成四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讨论。我和俊宇分在第二组。我本来没打算在这堂课上发言。我以为俊宇和我一样,都不好说话,估计也不会说出来,免得大家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轮到俊宇说话的时候,他居然说话了,虽然不善言辞,而且说得还不错。大家都为他鼓掌,这让我非常惊讶和震惊。太不可思议了!我所能想到的就是:这怎么可能?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能做到,为什么他不能做到? ……

想到这里,我感到不安和羞愧。如果那时候地面有裂缝,我一定会立刻爬进去。看着自信的俊宇,我想,如果我也能像俊宇一样大胆说话,那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时,湖南的女班长李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钟慧,你也说一两句话吧!”

班长当众说了这句话,给了我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我努力地,像俊宇一样,慢慢地逐字逐句地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说完,我感觉自己焕然一新,自信顿时爆棚。

当然,俊宇让我震惊的不止一次。他身上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学习。他常说自己脸皮厚。我想,或许正是这种“厚脸皮精神”,才让他一往无前,所向无敌。

在离开绿园之前,俊宇有了一个想法。他想在这段时间留下一些东西。于是,他请同学们每人帮他录一段演讲。以后他会想念他的同学,会聆听这些声音。最终,大家都满足了俊宇的心愿。

我想这也应该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毕竟,这三十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以后几乎不可能再聚在一起了。在我的思绪疯狂增长的日子里,能够听到大家的声音是一种安慰。



(三)

在绿园的这段时间,每一天都值得我回忆、书写、感受。

在绿园的第一周,我认识了来自陕西的残疾作家刘爱玲,她是一位精致、平易近人、温柔体贴的大姐姐。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艾玲姐姐是开幕式上发言的三位残疾作家杰出代表之一。她的宿舍就在我的斜对面,我们经常一起下楼吃饭,上五楼上课。

当爱玲姐姐在台上讲话时,我听得入迷。她的声音是那么的好听,软软的,就像一阵春风吹在我的脸颊上,舒服极了。我记得我们第一次接触是我到绿园的第二天。那天早饭后不久,我就收拾好东西准备上五楼。等电梯的时候,被管理员拦住了。她好心地提醒我今天上课会迟到。她见我半信半疑,就把我带到爱玲姐姐的房间,说如果不信可以去问老师。

爱玲姐姐满脸笑容地看着我。她点点头,确认了管理员的话。然后她拉我坐下,和我父母聊了一会儿。感觉我穿得少了,她就从衣柜里拿出一件风衣,不由分说地给我穿上,让我这个怕冷的南方人心里突然感到一股温暖。从此,我更加喜欢上了爱玲姐。后来我从网上了解到,她还是当地作家协会的副主席、省残疾人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我的喜欢立刻变成了钦佩。

我真没想到,我认识的那个能和我坐在同一个秋千上、笑着拍照、还把风衣借给我两周的姐姐爱玲,竟然是这么厉害的人。 ——写过多部小说,多次获奖,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真没想到,爱玲姐从小遭受的家庭和身体的双重磨难,并没有击垮她。相反,文学这把利剑让她在困境中变得越来越勇敢,让她从单薄到坚强,从脆弱到坚强。

我很高兴能够在这个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遇见她,并与她成为鲁书院的同学。

(四)

事实上,在绿园期间,每个学生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它们是世界上的宝石,尽管有缺陷,但仍然闪闪发光。

常虹姐姐和心媛是一对非常开朗、爱笑的姐妹。他们整天都是开朗的,仿佛世间的烦恼和痛苦从来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她们都是我在绿园大学时认识的好姐妹,通过她们我看到了真正的北京。

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和广东的何桂梅带我参观了故宫、天安门广场和毛主席纪念堂。此前,几位好心同学向男班长赵凯建议,让人在没有课的时候带我、张俊宇、徐长青等重度残疾学生出去散步。最后,我们去了一趟北京,让我们几个人玩得很开心。想象。

他们原本以为会遭到凯班长的反对。毕竟,要带出重度残疾学生是很困难的。没想到我们辽宁的凯班长竟然爽快地答应了。有一天,大家坐在一起吃早饭,凯班长高兴地告诉我,他和他的朋友约好了,今天没有课,他开着朋友的车带我们几人去北京逛逛。

起初我接受了,但后来听说他们不能下车步行,我就不肯跟他们去了。我对约好一起出去的常红姐说,我不想坐凯班长的车,而是想和她们一起走。忠诚的常红姐姐见我态度坚决,就和凯班长商量:她和心媛、桂梅带我出去就万事大吉了。

那天是我来北京以来最开心、最感动的一天。常虹师姐、心媛师姐和桂梅师姐孜孜不倦地陪伴着我一路走来,让我领略了故宫的雄伟、天安门城楼的雄伟、天安门广场的广阔、毛泽东纪念堂的庄严肃穆,也让我我很欣赏它。我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现在回想起这一切,我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静。我时常想,如果不是常红姐她们,我现在还不知道地铁是什么样子,怎么上地铁都是个问题,更何况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当我唱着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升起了“长大后一定要去北京天安门”的梦想。

(五)



前世不知道做了多少好事,才换得今生如此团圆。我感谢那些给我带来这一切的人和事,感谢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邂逅。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一张张面孔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他们手拉手站着,由远及近,微笑地看着我。当我轻声呼唤我的名字时,我的眼睛里流下了泪水。我想念他们。

来自甘肃的吴弟兄,心地善良,善良。见我手不灵活,他主动帮我准备食物,直到我们离开绿园。他话不多,但是很踏实。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感到很遗憾,常常对他说“谢谢你!”他总是微笑着回应:“不客气!”在绿园的那些日子,我真的很感谢他!

天津安阳人是一个外冷内热、心思细腻的人。记得有一次听课时我坐在后排听不清楚,她就把座位让给了我。还记得我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一路上都是她牵着我的手,小心翼翼的,仿佛她是姐姐,我是妹妹。心媛姐姐也是一样,她比我小10岁,但她像姐姐一样照顾我。她见我脸冻得有些红,赶紧把我拉进她的房间,给我涂了这个那个护肤品。

河南的李洪都和江苏的徐长青两姐妹是我的绿园校友,更像是我的文学老师。他们经常给我文学创作上的一些帮助。每当我和他们说话时,总是有很多话要说。有收获、有意外、有惊喜。他们勤奋、自强、乐观。当然,他们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老师。

(六)

在绿园的19天里,我唯一的遗憾就是与其他36位同学相处的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深入了解他们就不得不面临分离。

记得离开绿园的前一天晚上,我们第二批学生出去吃饭了。回来后,我和常红姐在电梯里遇见了来自湖北的同学孟小霞。她去了三楼,我们去了四楼。平时我们交流不多,但此时,连电梯狭小的空间都笼罩着强烈的分离感。她红着眼睛笑着看着我们,和我们说话时甚至忘记按电梯楼层的按钮。电梯直奔四楼。她说没关系,她可以在这里送我们。当电梯门打开时,她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拥抱和一句“保重”。我转身哭了。

河北的曹树清和山东的朱丽秋两姐妹,当晚我在房间门口看到她们时,她们的眼睛也是红的,好像刚刚哭过一样。我们舍不得分开,都抱怨时间过得太快。彼此之间的友谊在那一刻升华,变得更加浓烈、更加芬芳。

还记得聚会结束后的一天晚上,大家聚集在一楼大厅里,纷纷唱歌。同学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熟悉的歌曲旋律、研究生班几位同学的热情参与、学院大楼内外扑鼻的花香……那天晚上,我彻底失眠了。

我想起了绿园学院食堂里时常听到银铃般笑声的贵州刘文艳,毕业前主动给我微信留言并要求合影的上海陈勤,还有能在绿源读书的幸运者。在医院过生日的江西周玉萍看到我就笑,辽宁的赵文凯小姐姐给我们每个女孩子送了一个做工精美的玛瑙吊坠,辽宁的赵文凯小姐姐忙着给大家录音,留下了一张为君宇新疆广播电台主持人邹丽红想到了在全国诗歌比赛中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后如此谦虚的重庆诗人胡云昌,想到了像见到亲人一样幸福的黑龙江农民孩子当他们听说我也是农民时。张地龙,想起福建的赵玉明姐姐,说她刚来绿源时在残联杂志上看过我的作品,让我一见如故,还有胡若凡哥哥写了一首小诗我去北京穿的凉鞋。欧阳盛和坐着轮椅环游世界的欧阳盛都是浙江人。他们都是健谈、幽默、有礼貌的人。

我仍然想起李文,一位来自云南的听力和语言障碍的残疾作家,他在鲁书院的告别晚宴上与我和君宇合影。他给俊宇的录音留言只有一句话:“张俊宇,欢迎来到云南德宏,我在这里等你!”这句话看似极其简单。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才说出这句话,而我最清楚!听了他的话,我泪流满面。

其实,和绿园大家一起度过这19个紧张、轻松、温馨、舒适的日子,对我来说是来之不易的幸福,也是值得回忆和珍惜的人生。感谢绿园同学给了我这么多的爱和友谊。我带着满满的祝福和沉重的收获回家了。

(七)

在绿园,我又变成了一名学生,和36位亲爱的同学坐在五楼的教室里,伴着老式的电铃声,我们一起梦想着文学的翅膀越飞越高。虽然我心里还是很害怕,但此后的每一个夜晚,我的梦里,都有这样和蔼可亲、可爱的笑容。他们和我一样,很容易被感动,麻木和冷漠永远不会属于他们。 。他们和我在一起,我不再一个人睡觉。

春天来了,北京八里庄的小院里,柳絮开始轻轻地飞满天空。紫藤、泡桐、玉兰、樱花、桃花……一朵朵,一朵朵,盛开在枝头,好不热闹。而我,在这寒意犹存的初春,真切地感受到了北京的温暖。

哦!如今远在海南,我又想起了你。绿园的同学们,你们最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一些小小的悲伤和不开心?请不要让它们长期困扰您。希望你们都幸福!祝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世界开阔了,思想解放了,我们离梦想更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1:57 , Processed in 0.1358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