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3|回复: 0

崔家能:宜奥集团接班人的十年之路,见证企业成长与传承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59
发表于 2024-10-15 07: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莫金荣航英实习生肖夏杰

崔嘉能2011年从英国毕业回国接手家族企业姚氏集团,至今已有十年。回顾接手的历程,崔佳能笑着说,“和弹簧、床垫打交道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见证了父亲的白手起家,崔建能将接力棒交给他也就理所当然了。但他也见过太多“在接班门槛上失败”的企业,深感“接班必须在两代人之间”。共同努力”。从成功向大学学校销售床垫,到后来将床垫销往世界各地,姚氏集团在崔佳能的管理下,规模扩大了近两倍。父母的包容和信任以及新一代的坚韧和进取精神是这次传承中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向学校宿舍卖床垫赚回学费

读大学时,崔佳能把姚氏的弹簧床垫卖给学校宿舍,成为家里的一段轶事。 “因为我家是做床垫的,所以我对床垫的睡眠舒适度要求非常高,每次出去出差,我都会忍不住打开床垫进行‘检查’。”崔佳能告诉记者。当年他在英国读书时,一进学校就开始“检查”宿舍里的床垫。由于他觉得床垫不舒服,他向学校投诉。 “我坚持投诉了很长时间,直到学校15年使用期限到期,需要更换床垫。我邀请校长来我们工厂参观、体验,最终成功说服他们购买了耀床垫,至今依然如此。我母校还在用耀床垫,这笔订单已经付了我的学费了。”

2011年,崔嘉能大学毕业,父亲邀请他接任。崔佳能“几乎没有犹豫”地回到了鄂澳集团。 “回归家族生意是很自然的事情。”首先,在父亲的影响下,崔氏家族希望满足父亲让他重操家族生意的心愿。其次,如果必须在创业和接手之间做出选择,崔家能表示,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家族企业的继承是非常困难的。除了保持稳定,我们还要创造l。相比之下,创业相对简单,因为新成立的公司比较小,容易管理,但要成为最大、最强的公司却并不容易。目前,各行业均已发展出龙头企业。如果没有能力打败这些头目,就很难在新的领域开辟一片蓝天。 ”

进入耀集团后,崔佳能的第一个职位是董事长助理,同时负责公司的销售和研发事务。 2015年,崔佳能接手公司管理层,出任公司总经理。全面接管公司后,崔佳能还做了两件事来扩张版图:一是带领姚氏首次海外投资和工厂建设,二是组建了姚氏跨境电商团队。

由于从大学开始接触家族企业,崔佳能对于姚氏企业的优劣势有着自己的观察和认识。 “耀集团的主要客户是大型经销商和零售商,是一家B2B企业。但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原有的模式限制了耀集团的增长。”崔佳能向记者分析。

2016年,崔佳能开始拓展传统展览模式以外的销售渠道。他将创新重点放在电子商务上,积极联系阿里巴巴、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中国制造等电商平台。组建跨境电商团队,在B2B业务基础上积极培育B2C业务。

2018年,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新变化,崔氏家族及时做出大胆决定:在东南亚投资建设工业园,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凭借跨境电商平台建设的基础,他们快速成功地打通了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的销售渠道。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姚氏跨境电商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无到有,短短三年,我们的电商业务就成为海外电商平台上的热销卖家。”崔佳能说道。

父亲的坚韧是遗传

“虽然当时的策略是正确的,但我们第一次出国建厂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崔佳能回忆,他在东南亚建工厂时,曾遭遇洪水,大量床垫报废。在巨大的压力下,他拥有了一种让他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的力量。

“这种坚韧是我父亲遗传下来的。”崔佳能告诉记者,新老一代企业家的工作作风或许不同,但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却是共同的。他的父亲“未能实现他的目标”。他永不放弃的坚韧精神深深地激励了他。 “这种‘坚韧’可能和大家常说的‘坚持’不同。坚持是在一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坚韧是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前进,但方法可以灵活、随机应变。”这是我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

从2015年正式接手公司,到2018年大胆投资东南亚,崔佳能接手公司,迎来了六年多来的第一个“收获季节”。三年来,公司规模扩大了近三倍。在生产制造方面,其月产量由过去的10万张增加到现在的40万张,翻了两番,出口业务比重逐年上升。崔佳能给自己作为接班人的表现“80分”,“我们大方向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业绩增长明显,当然还有进步的空间。”

“我能成功接班,与父亲宽容、开明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崔佳能回忆,即使在接手初期,父亲也毫不犹豫地给了他巨大的试错空间。 “刚接手时,我会当场复习一些笔记。当时,我的很多想法还很幼稚,但父亲并没有干涉我,反而鼓励我去尝试。”

崔佳能记得,2015年他刚接手公司时,就提出在生产车间安装摄像头,实现数字化转型,让车间主任不用去现场就能工作。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改革“有点愚蠢”。制造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管理人员必须到工厂去,确保生产线尽可能不出错。 “虽然这个计划有点天真,但当时父亲并没有直接否认,而是让我尝试一下。我很快就发现这条路行不通,所以我主动做出了修正。”让我对制造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父亲的包容和开放也成为了一种“传承”。几年来,崔佳能的两个妹妹先后在姚氏集团工作,负责供应物资采购、企业品牌、财务等部门。在“兄妹合伙”合作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崔家能也给予了妹妹充分的尊重和包容。 “在会议和沟通中,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时,我会给他们尝试的空间。”

继承对两代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亿奥集团始创于1983年,成长于中国家具制造业重镇佛山。已从一家弹簧制作小作坊发展成为年营收超30亿元的跨国企业。亿奥集团已走过40年的发展历程。一年多了。 “我们公司成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和我们一起起步的佛山家具企业屈指可数,时至今日他们还在和我们竞争。”目睹父亲白手起家,崔家人深切感受到企业发展的不易。

“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企业无法继续发展,因为他们站在了接班人的门槛上。”崔佳能告诉记者,有的企业接手后出现了业务大幅下滑的情况,有的企业则出现了核心管理人员的流失。民营企业能够顺利完成交接并不容易。 “继承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市场环境、公司本身的特点等。一般来说,如果是合伙企业或多股东公司,或者是由亲属管理的公司,转型更重要的是,顺利的继承对两代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最重要的是两代人共同努力。”

在崔佳能看来,这种共同努力更多的是父辈企业家的“全面支持”。 “这里所说的‘支持’,就是给年轻创业者力量。一些父辈创业者一味严厉,会让年轻一代失去能力。”威望,虽然初衷是为了让‘二代’成长,但往往会直接影响传承的速度和效果。”

在传承之初,崔氏家族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来自于如何获得原有管理团队的信任。作为一个二十多岁初出茅庐的“商二代”,调整公司组织架构的最大底气来自于父亲的最大授权和支持。在耀集团的改革过程中,崔佳能学到了一个“重要诀窍”:老人做新事,新人做旧事,即让老员工发展新业务,让与自己理念一致的新员工做新业务。它。老生意了。 “通过这样的交接,耀集团的业务运营和内部管理得到了盘活,最终实现了有序的传承。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父亲的支持。”

崔佳能曾经看过一个视频,马云分享了李嘉诚的建议:“做生意的时候,手头上一定要有一个产品,天塌下来也能赚钱。” “我的接班目标也是一样的,要做一款天塌下来也能赚钱的产品。”崔佳能说。

崔智俊姐: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

与哥哥的“十年征程”相比,崔志军进入姚的时间要短得多,但她清楚地发现并利用了自己的优势。 “我的专长是沟通和资源综合利用,目前主要负责供应链采购、管理项目改革、品牌推广等部分。”崔志军说道。

基于个人能力、性格匹配的分工,是崔氏兄妹进入耀时的共识。秉承“每个岗位都应该由最合适的人来领导”的理念,崔志军很快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岗位。 ,并不断突破自我。

“公司与家庭融入生活”

“公司事务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在崔志军的记忆中,家庭和公司是融为一体的。饭桌上的话题永远是工作。接受姚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是主动的。

目标明确,从多伦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崔志军留在加拿大工作了一年,希望在进入EIO之前学习一些企业管理经验。

回国后,崔志军加入姚明,成为当时只有4人的供应链团队负责人。作为一名善于沟通的“空降兵”,她与团队的沟通可以如鱼得水,但缺乏管理和业务经验让她有些力不从心。 “一开始,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带领一个团队。在与供应商洽谈业务时,他们常常因为我的年龄而认为我无能。”

面对入职第二个月就要去外省开发新供应商的挑战,崔志军的打算是正视自己的弱点,充分发挥自己的地位优势。 “通过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学习,我明白信息有时比依靠资历要好得多。虽然我的客户是一位父亲,更喜欢传统的供应链领导者,但只要我们实现了双方想要实现的目标,就可以沟通和提升价值方向,并且两代人都是可以互操作的。”最终,供应链成为姚明的核心优势。

在父亲的影响下,崔志军和弟弟已经模糊了公司和家庭事务的界限。他们习惯在饭桌上讨论和交流。当遇到内部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们会向早已“退休”的父亲请教。观点。

当然,虽然公司早已像家人一样融入了崔志军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生活的唯一部分。她清楚地感觉到现在只是一个平台,未来她应该开创自己的事业。 “Yiao是我父亲创建的一个大平台,我们可以在这里玩、尝试,但如果有更合适的场景,没有人会拒绝。”崔志军表示,她也一直在尝试内部小创业。

姚是一个过程,但未必是终点

谈及在耀的三年,从供应链到品牌、项目开发,崔志军认为自己的表现“还不错”。 “我给EIO带来的改变是为了让公司整体运营更加现代化、更加健康。”

参与东南亚和美国的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确实很困难,但对于崔志军来说,这是一次极其满足的经历和学习。由于东南亚基地当地员工文化水平较低、语言沟通困难,崔志军牵头开展信息化和制造项目,帮助工厂上线在线管理系统,让当地员工自主经营管理,尽快投入生产。 “智能数据管理对于传统制造来说其实非常重要,虽然过程很艰难,但看到结果后我有很高的成就感。”崔志军说道。

继东南亚之后,崔志军参与的北美多个工厂项目将于今年投产。这是EIO“全球工厂设置”战略的实施,也是崔志军非常自豪的成就。

“受中美贸易战和反倾销影响,我们在美国的销量有所下降,与一些美国客户失去了联系。这是我们推进全球化战略的机会。”崔志军告诉记者,耀公司国外市场份额占近60%。美国工厂投产后,姚氏将重返美国市场,这也将是一个销售爆发点。

未来,崔志军表示将积极参与项目课题,特别是信息化、供应链物流领域。 “我们一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要求每个人只负责一个区域。这只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但并不一定是终点。”

在崔志军眼中,最好的传承应该是思考、接受和尊重一代人的精神,然后保留和保护被认可的部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实际工作。这一代人的精神非常饱满,无论是他们的努力,还是他们的责任精神,都值得尊重和传承。

“很多人认为第二代比第一代更加开放,但在我看来,与第二代相比,第一代的大规则和限制更少。”崔志军说,从我在父亲身上看到的,他们的思想非常开放,认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第二代就会有更好的成长环境,能够实现更广阔的场景。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3:23 , Processed in 0.2437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