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8|回复: 0

Livehouse 市场火爆,商业大佬纷纷入局,成线下年轻娱乐消费新宠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56
发表于 2024-10-15 22: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市场发展迅速。仅2月份的淡季期间,北京就举办了110多场演出。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有关它的评论超过78万条,“穿搭”、“攻略”等话题日渐流行,成为年轻人线下娱乐消费的新流量代码之一。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领袖也纷纷进入该领域。元气森林旗下娱乐品牌元气森林LIVE首家于4月在上海开业,北京店同时筹备中;新血液计划联手《乐队的夏天》,第三届扶郎“乐夏明星巡演计划”北京场地已于3月开业。有大、小两个表演场地,分别可容纳1200人和500人。摩登天空、MAO、VOX等老牌场馆也具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表现稳定,场馆日程几乎全部被订满。

一方面,连锁发展态势向好,主办方扎实致力于扶持原创音乐人,活动如火如荼;另一方面,热闹的背后,今年音乐节、演唱会的爆发,场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优质内容更加稀缺。

虽然过去受到综艺节目以及疫情重新开放后报复性消费和资本进入的推动,但演出内容的进度并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具体来说,今年台湾很多顶级乐队和很多知名独立乐队都开满了1000人的巡演,票房一秒售空。千人的巡演很难支撑顶级乐队的吸引力。然而,没有人关心一些小众乐队和新组建乐队的表演。旅游成本的飙升使旅游成为一种昂贵的奢侈品。

更重要的是,在场馆不断扩建和发展的同时,今年一些小型演出场馆却因管理不善而关闭、消失。行业正在转变为千人布局,但真正能支撑大型场馆的乐队和音乐家数量却有限。

该怎么办?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和挑战?

在今年的小鹿角博览会分论坛上,MAO首席内容官大川、VOX创始人朱宁、音乐制作人/戏剧及项目实践者杨宇民、OTW创始人老包等四位嘉宾都给出了这方面的关键经验。分享观点。

毛:我们每年接待50万人次,盈利离不开规范管理

7月中旬,多城市MAO血室音乐节官方阵容公布,7月19日发售门票。

今年新一轮MAO血室音乐节将于9月24日开始,先后途经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最终在杭州落幕,包括八仙酒店、景德镇万丽、A公馆、对角线胡同。 、White Coast、Lucky Tide、、Hymn、Loft Band 9支乐队将在MAO推出沸腾的声音。

MAO于2021年推出的毛雪旺室内乐节,其表演形式类似于音乐节。毛雪旺室内乐音乐节也对打造属于自己的演出IP寄予了期待。

2019年,MAO派对IP夜猫俱乐部全国上线。 “音乐不停歇,酒水不停歇”是夜猫俱乐部的特色。凭借舞池0个摊位、丰富的主题、无限畅饮、多种玩法等特点,俘获了很多人的心。少了玩家们的心。

现在很多大型夜店同质化严重,现在的年轻人开始转向这两年兴起的舞厅。

在夜猫俱乐部里,有一个绝对纯粹、开放的舞池。舞池里不仅可以播放迪斯科和流行老歌,还可以播放Funk、City-pop/J-Pop、House、港台闽及日本流行、欧美摇滚等多种风格。在这里听到它。同时,酒类爱好者也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只需100元门票即可整夜无限续杯。此外,复古衣服、手工艺品、CD、旧杂志、玩具、指甲花纹身……在夜猫俱乐部,不仅仅是音乐和酒精。对于年轻人来说,这里早已转变为青年创造力的生产和碰撞场所。领域,体现了年轻人对潮流文化创作的积极态度。

现在,夜猫社继续尝试打破“限制”和“标签”,探索更多的音乐场景,比如举办非主流杀戮、隔着麦克风唱卡拉OK、睡衣走秀、粉红杀手二次元主题、星座主题等。其他风格奇特的主题活动。

毛学旺室内乐节和夜猫俱乐部创办。

2007年,MAO第一家专卖店在北京开业。 2017年,MAO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在雄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下,MAO突破单店经营模式,成为全国连锁经营第一品牌。也是中国性能质量标准的定制者之一。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观众、艺术家和主办方提供功能丰富、品质卓越的专业演出场馆服务,在行业内外积累了良好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据统计,十几年来,已有超过1万名艺术家在MAO演出超过5000场,数百万乐迷在这里体验了现场音乐的魅力。

如今,MAO已完成全国布局,拥有9家门店,每年接待50万乐迷,占据国内20%至25%的市场份额。作为第一个开展连锁经营的品牌,MAO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关键经验?

MAO首席内容官大川表示,MAO能够持续扩张的核心原因是标准化的推进。

首先,在硬件方面,各地的灯光、音响、控制台设备都会保持一致。这样,在对接过程中,从A地点到B地点,工作人员要面对的是同样的设备,标准化的流程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其次,在预订方面,MAO拥有完善的预订系统。

大川表示:“我们可以了解之前门店所有场次的使用率,我们会以此与表演者、乐队一起制定整体巡演路线,这样他们也可以为巡演节省一些路费,这更方便。”

现在MAO还有一项服务叫一站式预订服务。通过专人的对接,为演出从合同、技术到审批等流程提供一体化、全流程的专业服务。在这种模式下,艺术家只需要负责表演,专业的事务和服务可以交给专业人士。

MAO目前已落户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重庆、昆明、长沙、苏州、成都等9个城市。 2021年,MAO还启动了“毛学王室内乐节”计划,目前已在9个城市启动,试图在演出行业上游布局,打造自己的演出品牌,逐步实现资源积累。

在品牌建设之初,大川表示自己进入这个行业“纯粹是一次意外”。大川是一位忠实的音乐迷。他最初在戏剧行业工作。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经朋友推荐到北京MAO担任店长,并在这个行业踏踏实实工作了6年。

“乐迷的心态和场馆工作人员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作为一个特别喜欢表演的乐迷,呆在一个场馆里感觉很棒,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乐队,和他们交朋友。但是当你在场馆工作的时候,一个场地,你可能并没有真正享受到你之前想象的那样。”大川表示,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让他感受到更大挑战的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乐迷和观众。观众的文化观发生了变化。在使形式不同于剧场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模式的迭代和风格的升级和变化。

“前段时间我看到大众点评发了一条很有趣的推文,他发布了一份北京最好的地方排行榜,第一名是北京MAO。当时我很高兴,因为我们做得这么好。但我越看越觉得不舒服。”我越看越奇怪,为什么排名靠后的很多都不是我们所谓的传统呢?”对于酒吧风格对传统产生的令人困惑的影响,大川感到可笑又无奈,但他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完全是负面的,“这也是一种逆圈子扩张。”

大川认为,专业的表演场所和酒吧里主要卖酒的娱乐空间有很大的区别。内容是根本核心竞争力。他也希望更多的媒体能够帮助做出更多的区分和认证,让公众有更清晰的识别。

从稳定票房、促进增长的角度来看,大川表示,除了正常的演出外,MAO还提出了“夜间经济”的概念。大川说:“我们做一些各种风格的主题派对,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你认为我们是什么,我们就给你什么,尽量覆盖不同的受众。”

诚然,扩大传统的内容范围,让乐迷喜欢的内容和服务多样化,是场馆良好的营销策略。



VOX:成为生活文化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多艺术可能性

选择在武汉创业,慢慢做大做强,朱宁认为,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

乐队出身的朱宁一开始纯粹是为了自己的乐队表演。但在寻找演出场地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连设备都没有的情况下在别人的场地演出是非常痛苦的。于是抱着为乐队寻找演出场地的初衷,朱宁就想到搭建一个可以举办专业演出的舞台。

2002年3月,朱宁在武昌区十五中教堂附近租用了一间转让的酒吧,VOX便有了它的真实雏形。会场举行的首场演出邀请了乐队。门票20元一张,来了600人。但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往往是极其残酷的。由于缺乏商业意识,VOX 在开业仅六个月后就面临关闭。距离第二次开业已经三年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正处于低谷期的朱宁受邀随乐队参加敦刻尔克音乐节。参加音乐节期间,乐队开始了欧洲巡演。同时,他也借此机会开始探索国外的商业模式和理念。

经过积累经验,承载着朱宁心中摇滚精神的VOX于2005年回归。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演出场馆之一,VOX已经扎根武汉十余年,并在长沙、重庆开设了分店。它秉持传播“Voice of Youth,Voice of(年轻的声音,自由的声音)”的理念,致力于为音乐人提供最好的空间和服务。

从武汉向长沙、重庆的拓展,与VOX多年来积累的业务经验密不可分。在音乐空间的基础上,VOX力求成为一个“多元化、灵活、包容”的生活文化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艺术可能性。

VOX创始人朱宁表示,VOX在过去几年中获得了一些“独家”的竞争优势和行业经验,其核心是如何实现业务转型,即营收。

朱宁认为,本质是服务业,服务的核心在于音乐人,其次才是观众。因此,在扩张的过程中,扎根另外两个城市的核心就是打造自己的团队。 “我们要找什么样的地方,取决于硬件条件,这可以用钱解决。但找到合适的人对我们来说更重要。”因为每个场馆都需要一支了解内容的团队。完成运营,即可实现网站的可持续运营。

在现实经营中,朱宁认识到,拥有一个好的团队,聚集可靠的人一起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强调的是,我们去任何一个城市,首先要考虑的是找到合适的人,然后找到合适的地方。人才可以做事。没有人,我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没用。”场地多好啊。”

在与音乐人的合作中,VOX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服务意识,这也是一个场馆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说到品牌IP,当它成为一个IP的时候,它在当地城市的号召力其实会变得非常强。朱宁认为,一个家庭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团队为乐迷提供的体验上。在完成硬件标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是一线工作人员与音乐人和歌迷之间的沟通。

另外,在整个音乐表演方面,场地其实是比较薄弱的。它既没有议价能力,也没有话语权。甚至价格也是由乐队决定的。朱宁希望在行业内得到更多的重视。如果没有场地,很多独立乐队可能没有合适的演出场所。如果乐队不演出,整个行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对于真假之争,朱宁认为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如果说我们的传统场馆是小众的话,那么新型场馆涉及到的客群相对更广,这无形中对我们的宣传有帮助,没必要太纠结定义。”

不过,朱宁一直在思考如何稳定票房、促进增长。他还认为场馆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目前内容还不够饱和,甚至稀缺。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本土音乐厂牌纷纷成立自己的音乐厂牌,并不断输出本地化内容。他认为这是与当地文化联系并为内容增加价值的好方法。

“如果全国这么多场馆慢慢开始发展内容和运营,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谈论发展挑战的场景了。我们现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核心是,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稀缺性这就是内容。”朱宁分析道,“如果你的内容非常大,一个城市十几家店都能运营得很好,那么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和困难。”

合肥OTW:多元化内容、联合运营释放独立音乐力量

6月,“拥抱合肥”安徽原创音乐室内乐节拉开帷幕。联合19组安徽原创音乐人/乐队,共同发起“拥抱合肥”音乐声音项目。在这个计划中,当地乐队围绕合肥独特的“声音”方式进行音乐叙事,创造了合肥人特有的精神文明。更具体的体现。

安徽原创音乐人/乐队中,有儿童乐队幸运符、安徽省最著名的老牌金属乐队罗莎、乐队主唱拐子创办的钱万金的杏春乐队、“安徽最重要却又最不为人知的音乐人”等。像安徽的民谣乐队“三不像”,他们在公众认知度上可能还“默默无闻”,但他们也在为安徽的原创音乐事业继续努力。

“拥抱合肥”安徽原创音乐室内乐节不仅为省内优秀音乐家提供了专业舞台,也为省外音乐家创造了交流互动的空间,不断发现新声音的力量,提高孵化表演风格,并为创作更多演出提供平台。

合肥ON THE WAY成立于2008年,是安徽文艺酒吧先锋、本土音乐传播推广机构、安徽青年文化标志性品牌。从成立至今,这里举办过无数演出。 ON THE WAY汇聚了合肥原创音乐,为合肥音乐产业全国拓展做出了贡献。

如今,ON THE WAY不仅有音乐表演,还有话剧、脱口秀等一系列线下小众表演。

正如主持人老包所说,《ON THE WAY》坚持让更多的艺术形式在安徽共存,并以更多精彩的演出丰富合肥市民的娱乐生活。

其实老包并没有音乐背景,音乐只是他一直坚持的个人爱好。美学硕士毕业后,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让他感觉生活少了一些色彩。他先开了一家书店,后来跨界开咖啡馆,咖啡馆逐渐演变成酒吧。

2008年,他用部分剩余积蓄在合肥大学城开了一家小酒吧——ON THE WAY。老包一直听摇滚乐。他以前从未去过现场,也没有与乐队合作的经验。然而,2008年9月的一个下午,临近黄昏时,突然来了两个长发男子。他们很坚强,环顾了商店。其中一人说:“这个地方还可以。”老鲍有点害怕,就请他们喝啤酒,和他们聊天。后来我才知道,那两个长发小伙子是摇滚音乐人,他们要在这里举办摇滚音乐表演。

于是,从一开始的两人乐队,到一些外地朋友的乐队开始在这里演出,这个曾经是酒吧的场所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了一个生意。

后来老包发现,有些乐队的观众并不多,外面聚集的人群都在喝酒。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老包自然开发了新的表演场地,而原来的场地则继续负责喝酒、赚钱、做生意。 “当时我把酒吧和表演场地分开了,环境好了一些,我也可以自己安静地表演。”

从灯光、设备、排练、售票,老包每一场演出都亲力亲为,发掘优秀的独立音乐人,为他们制作专辑,并推广他们,给本土原创音乐人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也让合肥这座城市的音乐氛围越来越浓厚。

ON THE WAY从最初的一家普通小酒吧,发展成为如今安徽最专业的酒吧。 2018年,ON THE WAY正式升级为“安徽原创音乐基地”。通过对本土音乐人/乐队的支持、孵化和培养,不断丰富安徽的音乐土壤和原创音乐体系,也打通了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联系渠道。

如今,ON THE WAY已经扎根合肥15年,店长老鲍也在安徽尝试省级连锁经营模式。



前几年观众群体非常垂直,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跨城市连锁联动?

据老包回忆,2015年前后,安徽近6个城市做了6个,但都不是传统模式。有的开实体店,有的开音乐店,有的开酒吧,有的开咖啡馆,都进入了这个领域。 ,更多的是感情的表达,感情和生意还有很远的距离。

面对市场、群体、乐迷的变化,老包认为,让OTW从单一的门店走向复合空间这样非常专业的场地,是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OTW也特别注重标准化服务,以及影院生态上的一些人性化升级和尝试。老鲍说,“音乐家和场地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比标准化标准更需要人性化。”

此外,老鲍认为,与戏剧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戏剧是一种更传统的方式,但它使用音乐作为社会交流的媒介。在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发生碰撞。

“我们现在做的其实是一个以音乐为主的小型城市文化综合体。我们有一个700、800人的剧场,一个100多个座位的小剧场,一个排练室,一个录音室。住房、咖啡馆“文化创意、音乐培训其实都是一个行业的经历”,老包认为自己是安徽的一个行业。事实上,从市场角度来看,仅场地本身并不具有竞争力。走多元化经营路线。

“我的经营理念是多元化,一是内容多元化,二是经营方式多元化。”

作为一个综合体,OTW目前在小剧场的戏剧或话剧演出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音乐演出数量。 “我们现在每个月的演出场次,包括音乐、戏剧等各种类型的演出,已经达到了60场。我们每年的演出应该在500场以上。”

老鲍分享说,除了演出之外,公司还会和场馆做一些业务合作,举办音乐节,策划一些文旅活动。在发展多元化演艺的道路上,合肥当地国企也给予了OTW很大的支持,这对于OTW的成长是很大的优势。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公司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 OTW现在也在打造音乐厂牌,孵化小剧场,支持本土音乐人,不断制作内容、支持创作。

不过,今年酒吧的疯狂增长也给老包带来了一些麻烦。 “有一段时间,我差点因为愤怒而改名。我不再打电话了。”后来冷静下来后,老鲍感到很无奈,认为这样的愤怒是不必要的,因为“你做得好,别人就会模仿你”。 。

杨玉民:从糖果到剧场,发展走向专业化

2006年,中国第一个场馆在北京开业,这就是星光现场。音乐策划人杨玉民负责所有演出内容的开发和策划。

Live是第一个将地下音乐与流行音乐融为一体的音乐场所。这也是中国第一个采用正式售票制度和文化警察审批制度的独立音乐场馆。它的出现标志着走向“地面”的开始。

“2006 SUPER LIVE音乐现场活动”新闻发布会、新摇滚视听系列演唱会、“全球华人新人歌唱大赛”北京赛区总决赛、崔健、沙宝亮、朱哲琴、李泉、杨个人演唱会乃文、徐佳莹等都曾在此举行过。在大多数人看来,星光Live是国内第一家,它的出现直接推动了2006年后独立音乐市场的繁荣。

后来,星光直播更名为“糖果直播”。随着独立音乐和现场音乐的不断发展,国内更多专业的音乐表演空间不断涌现。然而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Candy Live已经大半年没有营业,距离复工似乎还很遥远。随后,又传来了倒闭的消息。

从星光Live到星文化走上扩张之路,十几年来,策划人杨宇民见证了中国乐坛的兴衰,也见证了中国乐坛从单点运营到全国遍地开花的连锁趋势。

在杨玉敏看来,中国一路走来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08年之前,这个概念正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第一批逐渐从地下崛起,他们的许多品牌已成为中国的核心力量。

第二阶段是解决生存问题。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对人群的聚集效应,引起了地方政府和商业地产的关注,也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商业化逐渐获得了更多的生机土壤。

第三阶段也是市场目前所处的阶段,就是如何升级优化。此时,它已经从小众文化发展成为泛大众文化。这个阶段,大家会更加注重音乐内容的创作。

第三阶段,场馆如何提升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对此,杨玉民认为,现在产能是一个核心关键因素。虽然设备很重要,但在能力方面,设备实际上是次要选择。

“我们其实一直在举办巡演,最近和20多个同事都有接触,比如跟工作组里的大家聊,拿到各个场馆的设备介绍清单。从看得见的角度来看,我其实觉得有很多装备清单的逻辑都非常清晰,这与十多年前常见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杨玉民认为,还会有第四个发展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市场,第四阶段将出现不再稀缺的大容量场馆产品,设备和服务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当许多场地并置在现场表演用户面前时,这种比较尤其明显。

一个好的趋势是,中国正在学习规范的影院管理模式。剧院基本上是由各类艺术管理专业人士管理,有完整的学术体系。杨玉民认为,目前的工作团队也在顺应这一趋势。继续前进。

事实上,凭​​借精明的管理和政府支持等优势,影院一直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很多影院乙方基本上和甲方一样,我觉得现在还有新的机会,只要我们继续做好服务,投入设备更新,在四期建设中我们就会有优势。”杨玉民解释道。

此外,对于酒吧行业名义上新的增长点的出现,杨玉民认为,这表明酒吧行业看重文化属性的光环。虽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但是两个行业的管理者可以坐下来聊一聊。杨玉民认为,进入各自行业的动力和不同行业的文化输出甚至可以增强合作。例如,向酒吧经理开放原创音乐家的音乐库也可能是向大众市场输送音乐家的策略。

概括

去年,行业最热的关键词是“真假”。随着2023年夜经济的爆发,旗下各类酒吧、演艺酒吧纷纷在各大城市开业,不同的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这就是消费观念,这是消费习惯正在改变的证据,酒吧、夜店正在逐渐从酒类、性消费转向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方向。

与此同时,举办原创音乐表演的传统正在不断拓展疆土的历史过程中。作为曾经承载小众音乐、演艺内容的场所,它正逐渐从独立音乐的小众消费场景发展成为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并正在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熬过了三年的艰难岁月,新玩家不断进入市场,一些经营良好的品牌也谨慎地迈向新店扩张阶段;千人场馆受欢迎,但有票房号召力的内容仍稀缺;小企业今年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这说明产业链态势向好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场馆如何孵化原创演出IP,解决中小场馆演出内容稀缺的问题?如何获得政府支持拓展上下游产业、多元化经营?如何标准化流程梳理、提高运营效率?这正是新一代运营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小米和四个行业内部人士之间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连锁机会与工业链中的专业人才,流程管理的标准化,市场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当地原始音乐生态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品牌可以扩展并扎根在城市中,作为生存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3:19 , Processed in 0.2104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