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2|回复: 0

武汉黄陂区橘园丰收,新创利合作社负责人讲述品种改良之路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257
发表于 2024-10-17 03: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5日中午,阳光明媚。武汉市黄陂区高路前村山坡上,阳光明媚,村民们正在橘园里采摘橘子。 “今年我们的凉皮橙和红美人基本都卖完了,还有少量的糖橙在上市。你们看到后山的水果了吗?那些是橘子,希望天气好点。”不错,过年的时候就上市了,到时候价格就不错了。”新创利合作社负责人叶玉波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叶玉波 合作社负责人

叶玉波在高府前村种柑橘已有十多年了。 2021年之前,他和伙伴们种植南丰柑橘。虽然产量很高,但由于口味问题逐渐被市场淘汰。 “价格越来越低,销售越来越难,伙伴们已经坚持不下去了,但我还是想坚持下去。三年前,我独立成立了新创利合作社,流转了320多亩山地,并开始培育柑橘园。”叶宇波说道。

苗世红,65岁,高炉村老支书,现为新创利合作社工人。他告诉记者,该村位于木兰山脚下,以前村里没有任何工业。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村民除了种几亩地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新创利合作社成立以来,田里的活多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多了。

苗世宏在橘园工作

叶宇波说,合作社成立后,首先对占地约200亩的柑橘园进行了改造。嫁接、修剪和加固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到柑橘园喷药、除虫、采摘的旺季,村里人手紧缺,只能雇周边村的人来做这项工作。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引进的优质柑橘品种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管理。目前,合作社有七八个人长期在橙园工作,月薪3000多元。合作社每年劳务支出达30万元以上。 “为了让柑橘顺利越冬,我们去年建了很多大棚,以延长柑橘的上市时间,让种植效率更高。”叶宇波说道。

60岁的村民熊桂香,不到半天就采摘了满满两筐糖橙。 “趁着阳光温暖,出去打工,赚更多的钱。”她笑着告诉记者,她采摘的橙子都是按斤付钱的,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工作时间。 “我有时间就到柑橘园打工,一年能挣2万元左右。你看,对面的山都是光秃秃的,我们村却长满了橘子。每次我都站在这里摘橘子。” ,我感觉自己很有动力。”

村民熊桂香在柑橘园摘橙子

叶宇波说,成立三年来,合作社已上升到三级,并被评为区级、市级合作社。 “去年我们投资80万元建了一个冷库,不仅延长了水果的销售时间,而且如果周边村庄有卖不出去的水果,也可以把它们储存在冷库里。当被评为国家级——级示范合作社,我们申请科技援助和政策补贴就更方便了,这不,我刚刚得到消息,我们申请的市科技专员工作站已经成功获批了,这让我们种植柑橘更有信心了。 ”。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首先要符合“六必须”标准,即:注册合法、经营规模适当、财务管理规范、生产技术先进、主导产业稳定,经营效益良好。对于符合“六有”条件的合作社、家庭农场,还需考察其是否拥有注册商标,是否具有较强的联系农民、引导农民的能力。未来,农业部门将继续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更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让农村产业发展更具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10:03 , Processed in 0.0764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