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5|回复: 0

葛根的药材来源、古代炮制方法与现代炮制方法介绍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113
发表于 2024-10-17 13: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用来源】葛根为豆科植物葛根的干燥根。秋季、冬季挖掘。新鲜葛根切成厚片或小片;干燥;葛通常被称为“粉葛”。通常除去外皮,用硫磺熏,稍干,切成段或纵向切成两半。阀门,干燥。

【古代制法】唐代以绞(“千金”)取汁,蒸(“食疗”)的方法。宋代有醋炒(《生惠方》)、略烤心(《宗录》)、切烤(《洪氏》)等方法。丹溪”)。明代又增加了干煮法(“普济方”)、黑煎法(“宝圆”)、玉露霜制法(“圆”)。清代则用于炖煮(《食》)。

【现代加工方法】

1. 葛根: 取原料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湿,切厚片,干燥。

2. 煨葛根

(1)麦麸煨:将麦麸撒入热锅中,继续加热,锅冒烟时加入葛根片,炒至药面变成棕色,取出,筛出烧焦的麸皮,放凉。每100公斤葛片,用麦麸30公斤。

(2)湿纸煨:取葛根片或片,用三层湿纸包裹,埋入无烟火灰中,文火煮至纸变黑,葛根微黄,取出,除去纸并让它冷却以备后用。

【饮片性状】葛根为不规则厚片或立方体,表面灰白色或浅棕色,粗糙,呈纤维状,富含粉末。可见纤维形成的同心环层,或可见纤维与粉末交替形成的垂直线条。 。外围浅棕色或灰棕色,重而硬。无臭,味微甜。炖葛根形似葛片,表面焦黄或微淡,有焦香。

【质量标准】葛根含水量不得超过14.0%,总灰分不得超过7.0%,稀醇提取物不得低于24.0%,葛根素含量不得低于2.4%。葛片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3.0%,总灰分含量不应超过6.0%。

【炮制用途】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经、胃经。具有舒筋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等功效。

葛根具有舒筋、退热、透疹、生津的功效。多用于发热、口渴、麻疹等。 煎葛根的宣泄作用减弱,止泻功能增强。多用于湿热泄泻、脾虚泄泻。正如清代医家张秉诚在《本草读》中所说:“煮熟后,散性消失,即从胃入肠,不显于阴阳表面。”阳,而入阳明,用于盛清,如麻煮时,升而不散,可厚肠止泻。”

【申请选择】

1.生用

(1)风寒证症状:常与桂枝、麻黄同用,可增强祛除外邪的功效,可治疗无汗、恶风、项背强痛等症状。 ,如葛根汤(《伤寒论》)。 )。

(2)外感、轻寒重热:常与柴胡、黄芩、石膏等合用,可增强清热舒筋之功效,可治疗热病重、轻恶恶等表证。感冒、口渴、鼻干、眼眶疼痛。 ,如柴葛解肌汤(《医学见解》)。

(3)麻疹初发:常与升麻同用,可增强透疹作用,可治疗麻疹初发、发热、恶寒、皮疹不佳,如升麻葛根汤(《颜氏》)。儿科配方奶粉”))。

(4)热病口渴:常与麦冬、瓜蒌、熟地等合用,可增强生津止渴之功效,可治疗热病口渴、口渴症多饮等。 。

2、制备及使用(熬葛根)

(1)湿热腹泻:常与黄芩、黄连同用,可增强清热止泻之功效,可治疗体热所致的痢疾,如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

(2)脾虚泄泻:常与人参、白术、茅术同用。具有健脾胃、升阳清阳的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腹泻,如七味白术散(《局方》)。

【现代研究】葛根主要含有异黄酮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元、β-谷甾醇等,还含有大量淀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和预防心肌梗塞,对动物离体肠道有解痉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经过切割和水处理后,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提取率大大提高。例如,用沸水提取葛根时,浸出品的提取率是生品的两倍。磨粉、除纤制成的产品提取率提高很小,但通过加工提高了葛根素和大黄黄酮的提取率。葛根经麦麸加工后,其水醇提取物、总黄酮、葛根素和无机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生葛根和熬葛根中水提取物的含量分别为18.30%和18.03%;醇提物含量分别为13.95%、13.35%;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20%和2.98%。 ,葛根素含量分别为2.85%和2.64%;汤剂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67%和1.96%,葛根素含量分别为1.48%和1.66%。无机成分测定结果,微量元素含量(ppm),生葛根和熬葛根水煎液中,锌为16.72和13.81,铜为6.995和7.607,铁为465.37和138.41,锰为46.51。镍分别为1.02和0.08,铬为1.234和1.153,镁为73.09和74.82,铅为0.5749和0.5614,钙为3689.7和3429.1,钾为5907.4和5272.0。可见,葛根汤中的活性成分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在煎品中高于生品。加工后无机成分的溶出量也发生变化,其中以铁最为显着,成品比生品低3倍以上。铁是体内血红蛋白的氧载体,也是许多酶的活性位点。补充铁会通过铬的转运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炮制后成分的一系列变化,必然会对葛根的药理作用产生影响。所以,看来葛的准备是有意义的。生产系统不同,应区别对待。

研究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葛根中总黄酮含量不同,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醋炙(5.388%)>;米汤煨(5.290%)>滑石粉煨(4.74226)>麦麸煨(4.091%)>湿纸煨(3.902%)>炒(3.786%)>生制品(3.04426)。各加工品与生品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麸烘焙品(8.55%)>麸焖品(7.48%>油炸品(7.18%)>生品(6.33%)),且不同加工的效果方法对葛根中总异黄酮含量的测定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加工后葛根中总异黄酮含量显着增加。

在葛根的煨烤过程中,传统的加热方法是炒。但现代研究表明,通过加热、烘烤制成的焖葛根,色泽微黄且均匀,无焦斑,有香气,与传统的麸皮熬制方法无异;其中药用成分葛根素含量最高。炒葛根中葛根素含量为0.87%,为生品中最低的,为0.78%。从片的规格和所含的主要药用成分来看,熬葛的加热工艺和烘烤方法均优于炒葛。实验中最好的方案是每10克葛根用4克麦麸(加1.6毫升水润湿),在165℃下烘烤40分钟。

【附录】

1、现代加工方法有滑石粉熬、米汤熬、炒等。

2、摘自文献:“冬月,挖根,捣碎,水揉,得清末,名玉露霜。” (《原文》)“生用为阳明片药,煎煮可治胃热烦渴。” (《冯远》)

【摘要】葛根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多生用。直到清朝才开始用于炖菜。主要用于湿热泄泻、脾虚泄泻等。通过煨煮,可厚肠止泻。 《伤寒论》中葛根芩连汤先煎葛根,然后加入诸药,有利于葛根淀粉等成分的溶出,对其他成分也有增溶作用。此煎法值得注意。切葛根时,不宜长时间浸泡,否则淀粉和药用成分会损失。洗净后短暂浸泡,软化后切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5:19 , Processed in 0.1301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