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2|回复: 0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增药品 126 种,亮点和特点有哪些?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38
发表于 2024-9-20 03: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连续第六年调整,共增加126个药品,其中通过谈判或招标增加121个药品,为历年最多,平均降价幅度达61.7%。涵盖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从常见病到罕见病;从有药可得到有药可选。今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有哪些亮点和特点?

今年11月国家医保谈判中谈判的药品是国产治疗糖尿病的创新药“多格列净片”。与以往医保目录中治疗糖尿病的药品不同,它是作用于新靶点的全球首创创新药,开辟了一条“新赛道”,而这正是我国新药研发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推动国产创新药发展,让更多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是本次国家医保谈判的一个重点。

每一个新药的诞生,从实验室到上市,需要经过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工艺验证、上市注册、审评审批等十几个步骤,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的过程。

对于药企而言,13.5亿参保群众的用药需求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最大的吸引力;对于医保方而言,“以量换价”,利用庞大的市场降低药价惠及老百姓,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的初衷。

所以在现场,谈判的核心就是价格,谈判的焦点也是价格。

谈判专家认为,要让更多新药、好药进入医保体系,同时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我国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人群庞大,医保基金支付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前期医保局与企业进行了深入沟通,引导企业有合理预期,目的是为了让谈判更加顺畅,让药品创新合理地反映在价格上。

为了让首创创新药有更多机会,专家们将原计划的半小时谈判延长至45分钟,药企代表三次离场,四次出价,经过多轮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与前几年相比,企业的初始报价更加精准,谈判侵略性有所减弱,但新药竞争力增强,不少原研药甚至全球首创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

今年国家医保谈判释放出的信号是鼓励创新药物、创新企业。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组谈判专家李旭日表示:“一些创新药品通过谈判能够及时进入临床,进入医保支付后能够迅速占领市场,这鼓励医疗机构加大对创新药品的研发力度,这样才会有更多好药出现在市场上。”



医保基金是参保群众的“救命钱”,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物有所值。无论动态调整规则如何变化,“保基本”的原则不变,它决定着最广大群众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保障,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的重要考量。

在今年的目录调整中,针对慢性病和常见病的药品共计84个,占目录新增药品总数的三分之二,不仅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用药负担也大大减轻。

国家医保局医药司司长黄新宇表示:“比如已经有药品了,可以增加更多的药品;或者已经有基本药物了,可以增加治疗效果更好的药品,实现药品的升级换代,实现基本保障水平的提高。”

“保障基本”离不开创新,“补齐短板”也需要创新支撑。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重在“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推动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的力度比往年更大。

国家医保局药品管理司司长黄新宇说:“比如今年我们新增了15种罕见病用药,涉及16种罕见病,其中10种罕见病在医保目录中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今年我们就把这些短板补齐了。”

今年医保目录谈判期间,一款治疗罕见病的药物“酒石酸艾格糖醇胶囊”进入公众视野,它治疗的疾病是戈谢病。戈谢病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0.7至1.75,如果不用药物治疗,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贫血、骨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这种遗传性疾病需要患者终身服药。

辽宁营口市17岁的段玉珠4岁时被诊断出患有戈谢病1型,并出现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

当时,昂贵的进口药物是段玉珠治疗的唯一希望,但每个月的花费却高达七八万元,这对于这个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无法承受。

段玉珠母亲孙玉荣:“当时人家已经生命垂危,只有切除脾脏才能暂时缓解。”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韩冰:“对患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一旦有药可用,价格要让患者负担得起。比如今年你还能买得起,但明年经济情况变了,买不起了,就得停药,之前的治疗就中断了,患者的疗效也就失去了。这也是很多患者不敢用药的原因之一。但如果有稳定的支付体系或者保障体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今年经过新一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像段玉珠这样的戈谢病患者用药困境有望得到缓解。

今年罕见的药品谈判中,少了“灵魂交易”,多了“温柔谈判”,这款国产新药酒石酸伊维酶胶囊与此前获批的进口药品(伊米苷酶、维拉克鲁斯α)除了治疗机制不同外,患者用药也更加便捷、可及。

谈判过程中,谈判组专家兼顾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和创新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寻找一个普通患者能够承受的价格,同时也努力使创新企业收回投资、挽回损失,健康发展。

经过6年的不断调整,保障的短板正在逐步弥补。结合其他药品准入方式,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75种罕见病药品中,已有50余种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平均降价幅度超过50%,大大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

国家医保局药品管理司司长黄新宇表示:“我们要强调三方之间的平衡,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本要得到合理回报,医保基金要能保证稳定运行,参保人员要能负担得起,这三点都要考虑。对于罕见病用药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除了基本医保,还有补充保险和底线医疗救助,这些会共同保证用药需求。”

满足大多数参保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关注到每一个个体。这是全国医保谈判最感人的地方。从常见病到罕见病;从有药可买到有药可选。2018年至2023年10月,谈判药品协议期内累计报销5.58亿人次,医保基金支付超过2446亿元。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累计为患者减免6696亿元。

国家医保局药品管理司司长黄新宇表示:“创新是医药发展的原动力,有价值的创新药应该有相应的定价。今年,国产一类创新药23个入选目录,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五年内国产新药90个入选目录,占比超过70%,这也体现了全国医药行业研发积极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整个行业发展态势比较好。”

鼓励创新,降价并不是唯一目标。要努力让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都更有价值,寻求价格与创新的“最大公约数”,实现患者、医保、药企三方共赢。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一年一调整”,80%以上的新药上市两年内就能纳入医保,极大提振了医药行业研发创新的信心。经过此轮调整,新版医保目录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覆盖了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0:15 , Processed in 0.1829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