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2|回复: 0

探究卢梭思想:感性世界、利益与自由的关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93
发表于 2024-10-20 16: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卢梭全集》,第4卷,第231页。——作者原注

[2]参见卢梭:《论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5页。——译者注

[3]由于人们的一切知识、感情等都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中的经验中汲取的,所以他们周围的世界必须以这样的方式安排,使人们能够认识和理解其中真正人性化的事物,以便他能够认识到他是人类。由于正确理解的利益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因此个人的私人利益必须与全人类的利益相一致。既然人不是唯物主义意义上的自由,也就是说,既然人是自由的,不是因为他们有逃避某事的消极力量,而是因为他们有表达自己真实个性的积极力量,那么他们就不应该受到惩罚对于个体犯罪行为来说,应该消除犯罪行为的反社会根源,每个人都应该有必要的社会活动来展现自己的重要活力。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就必须使环境成为人性化的环境。傅里叶直接从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学说出发。巴贝夫派是粗鲁、不文明的唯物主义者,但成熟的共产主义也有其直接起源于法国唯物主义。见我翻译的恩格斯小册子《论费尔巴哈》附录一,俄文版,彼得堡,利沃维奇出版社,1905年。 ——作者原注



[4] 但这一学说虽然与该原则一致,但并未完全接受它。这解释了为什么法国唯物主义者能够采用唯心主义历史观,同时宣扬自己的唯物主义“美德”学说。关于法国唯物主义的矛盾,请阅读我的书《论一元历史观的发展》第一章。 ——作者原注

[5] 参见维拉的文章“与托尔斯泰的会面”,《现代人》,1912年4月,第182-183页。 ——作者原注

[6] 参见 Guyot:《卢梭对女性的影响》,《生活的需要》,1912年第33期,第1892页。——作者原注



[7] 同上,第1893页。——作者原注

[8]同上。 ——作者原注

[9]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3页。——译者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1:19 , Processed in 0.1420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