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劳动与闲暇:价值源泉与生活选择的探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442
发表于 2024-9-20 08: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品生产者只是劳动的工具、创造价值的机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谋生,必须工作、有闲暇。无论从生活还是经济角度,没有人可以只工作不休闲,或只休闲不工作。结束工作、废除休闲永远是想象中的乌托邦。现实社会的选择不是要么劳动要么休闲的两个极端,而是如何分配更多的劳动和休闲的选择。

从纯粹语义上讲,休闲是指人们不需要劳动或无事可做而可以放松的时间。但人们没有“事可做”的时间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时间。确切地说,休闲是人们在参加或完成社会规定的劳动和一定的家务劳动之后,完全可以自行支配的自由时间。它是没有被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来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的自由时间。它是劳动者用来消费产品和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换言之,人们在闲暇时间从事的一切自由活动都是休闲活动。杜马泽德曾这样定义休闲:“休闲是个人在摆脱工作、家庭、社会赋予的义务时,为了休息、放松或培养没有既得利益的知识和能力,自发地为社会奉献和发挥自由创造力而完全自由地进行的活动的总和。这是个人无事可做因而感觉最自由、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时间。”基于上述对休闲意义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休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自由性、个性性和情感性。



休闲蕴含着自由的特征。休闲是与劳动相对应的社会经济范畴,无论是社会劳动还是家庭劳动,都是社会分工和家庭分工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社会他律性和强制性,并不那么自由。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分工出现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活动范围,这种范围是强加给他的,他不能超越这个范围:他是猎人、渔夫或牧羊人,还是批判的批评家,只要他不愿失去自己的生活资料,他就应该永远是这样的人。”“这种社会活动的固定化,把我们自己的产品聚集成一种物质力量,这种物质力量支配着我们,不受我们的控制,违背我们的意愿,使我们的计划化为泡影,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休闲把人们从社会和家庭赋予的义务和责任中解放出来。他们不再需要扮演老板与员工、领导与群众、厂商与客户等社会角色和妻子与丈夫、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等家庭角色,也不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闲暇时间,人们思想自由,行为自主,活动自发,心态舒畅,天性得以自由表现与展现,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与提升,身心得到最佳的补偿与陶冶,使劳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体力与脑力得到恢复与弥补。这种自由是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思的自由人协会



休闲带有个体意志。分工是劳动和工作社会化的结果。在社会劳动中,人们的劳动总是一定分工体系中不同个体的劳动,这种劳动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社会共同活动,是社会整体劳动的构成要素。在家庭劳动中,人们作为家庭成员,其劳动也是家庭集体劳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劳动是一种集体活动和社会行为。在这种集体劳动和社会行为中,个体必须超越纯粹私人的欲望和意志,遵循群体活动所形成和约定的纪律、程序和规则,与群体规范保持一致和统一,即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工厂纪律和家庭规矩。在这里,个体必须服从集体和社会性。相反,休闲为个体提供了反抗社会劳动和家庭劳动所要求的集体和社会习俗,并将自己从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休闲作为一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支配的时间过程,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私密性。正如尹山庄司在分析杜马泽德对休闲的定义时所说,休闲具有“个体自觉主动地度过的主观时间”的含义。在休闲时间中,个体不仅是自身休闲活动的参与者、其价值的承担者和消费者,而且是其结果的设计者和评判者。因此,在休闲时间中,人们相对脱离集体和社会,成为不受约束的“自由人”,并因此最充分、最自觉地体验和体会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当然,休闲的个体性不能理解为绝对的自由和纯粹的个性。休闲的主体不是没有星期五的鲁滨逊,他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家庭,孤独的嫦娥只生活在想象中的月亮宫殿里。休闲离不开伙伴,鲁滨逊和嫦娥也有星期五和吴刚的陪伴,但这些伙伴的组合选择更为自由。

休闲充满情感。人是情感动物,在社会和家庭劳动中,人们总是伴随着友情、亲情、爱情,一些社会和家庭角色甚至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如慈善、公益、社会工作等。但一般而言,人们的社会分工和职业角色主要包含和体现的是客观的社会要求,其中涉及更多的人的理性、义务和责任,具有更多的他律性和强制性。因此,这种情感其实是理性的情感、职业的情感、角色的情感,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的情感,而不是一种自由的、个性化的情感。严格地说,人们在社会和家庭劳动中所要求、应该体现和实现的情感,往往是对个人情感的压抑和扬弃。在休闲生活中,人们的情感需求可能挣脱社会的羁绊、道德的桎梏、伦理的约束,得到最大的释放和满足。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脱下理性的厚靴子,踏入情感的伊甸园。在情感的伊甸园里,心灵自由、奔放、放松,展现出回归自然、生命意义、健康生机、幸福价值、创造契机,这正是劳动的本质,或者说劳动的终极归宿、生命之母,也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7:10 , Processed in 0.1748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