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5|回复: 0

江海共潮生专栏遍访全省,感受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30
发表于 2024-10-21 07: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全面展示江苏75年来的伟大变化,全面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全省部分地区继续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前列,努力谱写“强富美高”,是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热点实践。江苏广播电视台栏目《江海同长》近日深入全省13个区市,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感受江苏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脉搏强。

宿迁因改革而诞生、因改革而繁荣。踏上新征程,省委、省政府重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在“四化”建设中“带好头、引领好方向”的重要指示精神并把“四化”同步一体化改革的重大任务交给了宿迁。

近日,《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前线·设区市党委书记访谈录》采访团来到宿迁。江苏省副省长、宿迁市委书记陈忠伟表示,将继续深入贯彻改革精神,传承改革基因,加快推进“四化”改革同步融合为宿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为全省继续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把握目标定位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稳增长

江苏省副省长、宿迁市委书记陈忠伟:立足发展阶段,省委要求宿迁“坚持‘四化’同步,突出独特优势,做大做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前列贡献力量”,赋予了宿迁“在全省做出更大贡献、力争全国领先”的目标定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宿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我们将牢牢把握这一目标定位,自觉把宿迁工作纳入国家和全省改革发展全局去思考、定位、谋划,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稳增长,在各方面积极探索和探索没有先例的地方。率先尝试、精益求精、在“常做”的领域做得更好,力争在更多领域创造亮点、形成优势。

“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幸福安康”是宿迁坚定不移的发展追求。围绕“经济健康发展”,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作用,完善项目引进全链条推进机制,完善企业、产业、园区“点、线、面”协同发力体系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继续推动经济向好发展。以“社会安全稳定”为重点,健全常态化风险排查化解机制,健全“天气通报、部门通报、应急联动、滚动管理”等快速应急机制”,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聚焦“人民幸福安康”,探索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急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四化”同步一体化改革为抓手

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



江苏省副省长、宿迁市委书记陈忠伟:踏上新征程,省委、省政府把同步融入“四化”改革的重任交给了宿迁并要求宿迁大胆探索、积累经验、树立标杆。我们将全面强化使命,坚持以“四化”同步一体化改革为宿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找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着力点。以改革为深化实施的切入点,探索创新突破点,努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聚焦总体目标。围绕“十四五”“四化”同步一体化改革成果和“十五五”规划示范,以及2029年、2035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细化改革时间表、路线图、使命宣言,把目标蓝图变成生动的现实。

专注追求发展。统筹改革发展稳定,以经济稳定增长为中心,继续深化财税金融等经济领域改革;聚焦社会安全稳定,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预防为主转变。以人民幸福安康为中心,建立覆盖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人口服务体系改革更加符合发展需要、安全关切和人民愿望。

突出系统集成。改革必须注重融合。目前,宿迁正在探索打造33个一体化改革平台,协同推动平台内政策、项目、资金、试点等要素一体化落实、耦合裂变,力争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展示窗口和现实载体。一体化改革更好释放改革综合叠加效应。

注重原创。目前,宿迁市共承担省级以上改革试点项目119个。在全面推进现有改革试点的同时,积极争取更多省级以上改革试点落户,力争产出更多原创性改革成果,进一步全面推进全省。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加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完善监督、审议、审查、检查“五位一体”推进方式,健全改革舆论引导机制,广泛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新生产力诞生

江苏省副省长、宿迁市委书记陈忠伟:工业经济始终是宿迁加快发展、跨越式赶超的最坚实基础、最强劲动力。加快构建催生新生产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全省“重要阵地”。

我们将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入实施百亿、五十亿、千亿产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用三年时间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持续推进完善6大产业集群、15个重点产业链“615”产业体系。立足传统产业优势,推动酿酒、纺织服装等产业做大做强,绿色建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创新做优;立足新兴产​​业基础,推动晶硅光伏、膜材料等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化链条。数据+、电商等产业规模扩大;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稳步布局前沿性、成长性未来产业,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7000亿元。

坚持绿色低碳方向,努力塑造行业特色。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迁将全面融入省级“1+3”重点功能区建设,深入推进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生态产品公共品牌,打造新内涵、新形式的“江苏生态园区”。



持续深化数据与现实融合,充分释放赋能效益。宿迁在数据与现实的融合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星级云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省前列。我们将坚持以“智能转型向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持续开展“引领引领、百家企业智能制造、云上千家企业、万家企业互联网化”提升数字效率、赋能实体经济的项目;以做强数字产业为重点,深入实施“电子商务名城”建设三年行动,加快中国(宿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电子商务建设(跨境电商)生态系统,打造长三角北翼数字经济节点城市。

强化技术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探索企业研发、孵化等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机制,加快扩大以创新型龙头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矩阵以企业为基础,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机制。以创建江苏人才协同发展改革示范区为引领,继续深化广纳人才“深耕行动”,深入实施“宿迁人才”计划,加快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系系统。

实施“六补六提”民生实事工程

改善民生

江苏省副省长、宿迁市委书记陈忠伟:宿迁市历来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每年安排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工程,财政民生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我们将坚持把增进民生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系,继续实施“六补六提”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千方百计富民增收。健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机制,持续开展“娱乐宿迁”、“盈利宿迁”等行动,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大力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和农民增收行动。十年倍增计划将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综合考虑适龄人口变化趋势,深入实施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工程,加大中小学建设力度,加快宿迁学院新校区建设,努力提供教育资源这使人民满意。

加快补齐医疗短板。积极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建设,支持各级综合性、专科医院升级改造,深入实施村卫生室升级改造,加快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医疗服务。

照顾好“一老一少”。坚持养老托育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养老服务设施、公办幼儿园、普惠托幼机构等建设,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深入推进“一县一区一中心一公办”养老 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和普惠幼儿服务体系。

编织严密严密的安全网。完善分级分类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困难群众综合救助救助机制,统筹解决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低保儿童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决维护群众平安。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行动,不断完善灾害天气等灾害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持续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化工等“一件事”全链条管理和危险化学品安全,努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好发挥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作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宿迁、法治宿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1:51 , Processed in 0.0623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