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抖音电商升级全域兴趣电商,是流量见顶的无奈之举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14
发表于 2024-10-21 0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抖音的电商业务一直被认为拥有无限可能。

原因之一是抖音拥有大量用户。截至2021年9月,抖音的DAU约为6.4亿。将流量嫁接到电商业务上,也是最早被证实的互联网“赚钱”方式之一。

早在2018年,抖音就推出了抖音商店,并推出了直播功能,但这项业务一直不温不火。直到罗永浩签约成为直播主播,“抖音电商”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也帮助罗先生成为直播界“四王”之一。

今年5月底,抖音电商总裁魏文文宣布将兴趣电商升级至全球兴趣电商阶段,并进行一系列业务布局。表面上看,这意味着抖音正在向更广泛的品类扩张,但真正的深层原因可能是抖音流量“见顶”的尴尬。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整体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速为107.0%,2020年下降至15.2%。36氪的另一份报告显示,抖音DAU突破6亿后增速放缓,2020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速放缓。主站DAU增速持续下滑。

抖音电商的重点是什么?

2022年已经是豆趣电商的第二年。按照官方的说法,内容会激发兴趣,可以促进短期转化,兴趣也会延伸、可持续。

本质上,所谓兴趣电商只是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

传统货架电商的逻辑是“搜索”。用户通过“意向-搜索-购买”完成消费,这需要消费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通过搜索进入货架,进而形成购买动作。

在货架型电商中,电商位于用户购买决策链的下游,这意味着在上游环节流量流失后,消费群体会相对精准,但人流和商品上升的空间将会比较小。

兴趣电商的逻辑在于“灵感”。用户通过“发现-灵感-购买”完成消费行为,将电商平台带到了用户购买决策链的上游。消费者可能没有明确的需求,也不了解某个产品,但在浏览内容时,恰巧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刺激了他们的购买意愿,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抖音电商作为平台,可以在营销产品工具、运营能力、支持政策等方面为商家提供支持。

例如,品牌账号和抖音店铺可以整合为账号和店铺,为商家提供“一体化”的经营定位。通过抖音APP,商家可以操作商品、店铺、服务等基本功能;通过海量的App,商家可以实现与创作者群体的链接,让商家更好地发挥抖音创作者的商业价值;通过巨额千川,帮助商家实现一站式广告创意、投放动作等。

从商业价值来看,抖音电商确实帮助很多品牌和商家增加了订单。过去一年(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抖音电商商家数量快速增长。年销售额过亿的商户超过1200家,其中新兴品牌134个。 2021年4月上线的抖音电商GMV增长了3.2倍。抖音电商商家数量增长165%,累计销售商品数量突破100亿。

从GMV来看,2022年5月31日的抖音电商生态大会上,抖音宣布一周年趣电商GMV增长3.2倍(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据华鑫证券预测,到2022年底,抖音电商GMV或将达到1.2万亿元。



而且从抖音电商的增长来看,未来还会有更直接的变现模式。

典型案例是“电商节”,如2020年愚人节罗永浩首秀带货,当天带货1.1亿,累计观众4800万;抖音*2020年平台级电商大促“抖音八月”“奇货节”总交易额突破80亿元; 2020年首届年货节总交易额208亿元,观众143亿人次,互动超过3.2亿次。

所以,抖音电商的驱动力是利益,亮点是嫁接在电商想象上的海量流量。但困难在于,有流量的人多,擅长电商的人少。

典型的例子就是腾讯。腾讯拥有庞大的流量池和惊人的粘性。然而,从拍拍网开始,再到后来的QQ商城、QQ网购,腾讯的“直营”电商公司似乎并没有做得很好。收购的易迅网、买买宝、好乐买等也消失了。最新消息是,上线近两年的腾讯项目小拼拼APP也将下架。

尽管抖音电商来势汹汹,但在加深兴趣的同时,思考如何去做也很重要。之前的切入点——本地生活似乎不太明智。

当地生活的不确定性

过去几年,字节的营收增速一直保持在200%以上。不过,在2021年广告收入增长疲弱的背景下,字节仍然同比增长70%,年收入约为580亿美元。

然而,在2021年11月的一次会议上,字节跳动正式确认其国内广告收入在过去六个月内停止增长。

为此,字节跳动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点。过去一直受困于变现的本地生活业务成为了抖音的选择。原因也很简单。本地生活服务是少数尚未达到顶峰的股息市场之一。

预计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9.5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6%;同时,随着在线餐饮、在线团购等更多新场景的出现和扩大,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渗透率也将大幅提升,从2020年的24.3%上升至2025年的30.8%。

高增长预期也让这条赛道挤满了“人”。作为行业“老大哥”的美团,在“美食+”战略的指引下,几乎涵盖了“吃、喝、玩、娱”的所有领域。 2021年,美团到店、酒店及出行服务贡献收入325.3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8.86%。

此外,一些电商巨头也聚焦本地生活,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淘鲜达、盒马鲜生等,以及京东旗下的京东超市、京东到家等。

从增速来看,本土生活方式业务确实是上述各大厂商的“新引擎”。今年一季度,饿了么所在的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9%。阿里巴巴各业务线中,明显高于公司整体营收9%的增速。同样,京东到家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0%,也高于京东零售不足20%的增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抖音的电商业务除了“兴趣”之外还要以“本土”作为切入点。但人多粮少的情况并不利于抖音发力。



2022年5月,抖音在“聚良学”官网发布《2022年生活服务软件服务收费标准》,明确自6月1日起对生活服务业务收取服务费。如下图所示,其中抖音电商各品类中,婚庆品类占比最高,为8%,其次是住宿、亲子、教育培训,占比4.5%,娱乐品类*,占比2%,食品品类。费率2.5%,平均费率3%左右,低于美团平均费率。

但核心难点在于,美团和饿了么都是解决用户的确定性需求,而抖音关注的本地生活则是不确定性需求。

而且,美团和饿了么的运营逻辑是基于高频“吃喝”带动其他低频业务,但抖音上的消费品类并不像“吃喝”那么苛刻。

尽管抖音利用直播团购在原有的本土生活方式市场打开了一个缺口,但在配送环节却显得“捉襟见肘”。以送餐为例。抖音没有自己的外卖平台。商家在抖音上仍需自行解决配送问题,且必须自行承担费用。

其次,美团和饿了么已经开始“防守”。

对于本地生活的布局,字节跳动从2020年开始就对美团本地生活业务架构进行深入研究。据Tech星球报道,字节跳动取消原有SMB(中小型客户)业务线后,约1万名员工将被裁掉。 2021年更换。今年1月调整到这个中心,围绕生活服务、餐饮等行业进行客户发现。

在抖音调整业务结构和人员的同时,美团也没有闲着。 2021年12月27日,快手与美团宣布就互联互通达成战略合作。此前通过第三方链接隶属于抖音的美团似乎正式告别抖音,选择与竞争对手快手联手。

相关资料显示,美团正在注册与“美团主播”相关的商标。今年3月,美团完成了一款名为“美团直播助手”的产品开发。作为美团官方向平台商家和达人提供的免费直播工具,该产品不仅可以让主播随时随地通过APP开始直播,而且结合美团核心业务,新增了团购、外卖等新场景。 。

最后,社区与电商的矛盾是抖音做本土业务的最大门槛。本质上,抖音是一个内容社区,需要用内容来连接人,而电商平台则连接人和货。大多数人对抖音的需求是娱乐而不是购物。这也是为什么哔哩哔哩、知乎、虎扑、豆瓣等很多社区一直想通过电商赚钱,但效果却平平的根本原因。

美团创始人王兴表示:“电商已经被反复证明,光有流量是不够的,必须有实际的商家,有完整的运营体系,有努力的意愿。”

综上所述,虽然本土生活市场潜力无限,但抖音始终笼罩在“有多强”的格局中。在互联网赢家通吃的惯例下,未来是不确定的。但全球兴趣电商更像是一个通过视频“种草”进而拉动消费的过程,很难形成“壁垒”。而这种“种草”视频在如今的快手、小红书上也能找到。全额折扣、免运费和退款等游戏选项几乎是标配,抖音则没有明显区别。

参考电商领域常说的“人货市场”理论,现阶段抖音电商最大的优势仍然来自于“人”,即流量,但并不具备优势在产品选择和消费场景上。物流方面不占优势,配送更是匮乏。

对于抖音和字节跳动来说,建立完整的电商机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价值星球授权发表。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如有疑问,请联系投资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2:10 , Processed in 0.4373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