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孩子们与蚂蚁的奇妙相遇:探究微不足道生命的热情之旅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93
发表于 2024-10-21 11: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遇见蚂蚁

一次偶然的发现,

一群微不足道的生命,

激发孩子强烈的探究热情!

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将一帧帧无辜的探索场景编织在一起,

构建一个关于“蚂蚁和我”的故事。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来到了小果林。有的嬉戏,有的玩游戏,有的进行体育运动。

能够锻炼身体的,有的观赏美丽的桃花,有的小心翼翼地捡起掉落在地上的桃花花瓣。突然一个小孩喊道:“快来看,这里有蚂蚁,爬得好快啊!”孩子们围拢过来,开始一字一句地讨论。

“哇!真的是蚂蚁,蚂蚁好小啊。”

“这么多小蚂蚁,它们在做什么呢?”

“它们饿了吗?它们正在吮吸花瓣上的汁液。”

“小蚂蚁真可爱。”

“你看,这里有很多蚂蚁在爬。”

“为什么蚂蚁会在这里?这里是它们的家吗?”

“你看,这只蚂蚁爬进了洞里,那是她的家吗?”

孩子们对“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大纲》规定:“教育活动的内容应当根据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于是,我们以这个孩子的兴趣事件为出发点,《与蚂蚁的发现之旅》课程应运而生。

默认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蚂蚁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蚂蚁家族的分工与合作。

2、技能目标:探索各种寻找蚂蚁的方法,通过绘画、游戏、情景模仿等表现蚂蚁,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喜欢探索,知道小生物值得尊重,能够与动物和谐友好地生活,养成热爱、关心动物的情感。

4、融入礼仪教育:了解蚂蚁之间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做一个懂得礼仪的孩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偶然事件的教育价值,抓住机会积极引导。蚂蚁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物,但是孩子们对蚂蚁了解不多。我们会顺着孩子的兴趣去一探究竟。

蚂蚁档案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的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是幼儿最典型的特征。自然界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和现象是孩子科学探索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初步探究能力是孩子科学学习的关键。核。

1、问题的发生

悠悠:蚂蚁喜欢吃什么?

琪琪:蚂蚁会咬人吗?

涵涵:蚂蚁的家在哪里?蚂蚁怎么吃东西?

突然我发现我们对小蚂蚁其实了解不多。小蚂蚁还有什么秘密呢?

2. 发现蚂蚁的秘密

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蚂蚁,我们请爸爸妈妈们帮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查找有关蚂蚁的资料,并填写调查问卷。

通过努力,孩子们找到了他们想知道的答案。原来,蚂蚁有很多种,每种都有自己的职责,它们的家就在地下土壤里。蚂蚁喜欢吃的东西很多,但它们更喜欢吃甜的东西。他们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发现,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增加彼此的经验。

从孩子们的分享中,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兴趣点和疑问。老师们根据问卷调查和班级实际情况共同讨论,整理出孩子们可能获得的核心体验,并制作了初步的课程网络图。

老师的想法

中产阶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孩子的“随意”询问,引导孩子通过观察、讨论、调查来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得。活动前期,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对蚂蚁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将继续探索小蚂蚁的秘密,一起期待吧!

蚂蚁在哪里

认识了蚂蚁之后,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蚂蚁,看看小蚂蚁在哪里。

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去幼儿园寻找蚂蚁。他们在花坛、轮胎上和树叶下发现了小蚂蚁。有的蚂蚁很大,有的蚂蚁很小,有的蚂蚁是黑色的,有的蚂蚁是黑色的。是黄色的……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每一个角落,寻找着小蚂蚁,并大声谈论着他们的发现。

我的蚂蚁狩猎故事

回到活动室,孩子们画下了自己在户外寻找蚂蚁的照片,并与朋友们分享。

“我和丹丹一起寻找蚂蚁,丹丹找到了一只,然后我仔细寻找。我看到的蚂蚁是黑色的,它们正在搬运食物。”

“我和章子怡、刘路阳在外面观察蚂蚁,看到了黑色、橙色和黑色的蚂蚁。”

“我在外面看到了蚂蚁,当我看它时,我看到它朝巢穴走去,在那里我看到了一只黄色蚂蚁和一只红色蚂蚁。”

老师的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细心观察、耐心寻找大自然中的蚂蚁。他们画出了自己的狩猎蚂蚁故事并与大家分享。这样总结和完善了集体经验,加深了对小蚂蚁的认识。孩子们对蚂蚁越来越感兴趣了,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吧!

与蚂蚁“画画”

经过初步的学习和观察,孩子们了解了蚂蚁的特点:蚂蚁很小,喜欢吃甜食,头上有一对可以传递信息的触角。它们的腹部有三对腿,帮助它们运输食物。蚂蚁是怎样搬东西的?

“老师,我发现小蚂蚁的力气这么大,连大饼干都能搬动。”

“我发现,当小蚂蚁搬东西的时候,有很多小蚂蚁帮忙。”

“小蚂蚁不会说话,那么它们是如何一起搬东西的呢?”

“我想其他小蚂蚁看到好吃的东西都会排队去拿。”

“我猜小蚂蚁是用触角说话的!”

孩子们讨论后,我们一起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原来蚂蚁是靠触角和分泌物来传递信息的,而蚂蚁的触角具有感知信息的功能。当蚂蚁发现食物或遇到危险时,它们会分泌相应的信息素。当其他蚂蚁感受到信息素时,它们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当蚂蚁找到食物时,它们会将食物带回巢穴,并通过腹部在路上留下信息素,为其他蚂蚁提供指导。

看,在炎热的午后,一群小蚂蚁正在飞快地奔跑。他们要做什么?这是什么西瓜?小蚂蚁用什么方法搬动了这块西瓜……”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独立阅读了《蚂蚁和西瓜》绘本。

当蚂蚁把西瓜搬回来时,蚂蚁洞是什么样子的?再读的时候,孩子们感受到了一群小蚂蚁和一大块西瓜的有趣故事。他们沉浸在故事的欢乐之中,也被蚂蚁们的勤劳、聪明、团结协作的精神所感染。

那么,故事中的西瓜皮除了当滑梯之外,还能用来做什么呢?

“西瓜皮可以当船,带蚂蚁去春游。”

“它也可以用作睡个好觉的摇篮。”

“它也可以用来荡秋千。”

“我觉得西瓜皮可以当蚂蚁的桌子,这样很多蚂蚁就可以坐在一起吃饭。”

“它还可以用作小蚂蚁的地毯。”

老师的想法:

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知识基础,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图画书。本书自始至终都散发着轻松幽默的气息。我们结合课程,探索绘本中的教育因素,让孩子们对蚂蚁有更深入的了解。它还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有趣的阅读来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

蚂蚁排队

孩子们在看图画书时发现蚂蚁在排队搬运西瓜。他们在户外寻找蚂蚁时,偶尔会看到几只蚂蚁排队搬运食物。这时,孩子们问:“为什么蚂蚁总是排队呢?”带着这个问题,他们展开了讨论。

童童说:“蚂蚁不排队就会迷路的。”

子仪说:“蚂蚁已经把食物搬走了,要和它的首领排队回家。”

凡凡说:“前面的蚂蚁闻到香味后,就告诉后面的蚂蚁,这样它们就能得到很多食物了。”

童童说:“如果蚂蚁不排队,他们就会失去蚂蚁。”

阳阳说:“如果他们不排队,搬运食物时迷路了,他们就闻不到食物的味道,也找不到更多的食物。”

孩子们说得对吗?我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蚂蚁排队的原因:队伍前面应该有食物,或者是放置食物的蚁巢,而蚂蚁是群居动物。在寻找或携带食物时,它们都会配合、配合。他们共同努力完成任务。找到食物的蚂蚁在返回蚁巢时会在地上留下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是蚂蚁的路标。其他蚂蚁可以寻找这种气味来寻找食物,它们也会留下这种气味。这样,食物和蚁巢之间就形成了一条路径,蚂蚁们排队追寻这条气味路径。

在视频中,孩子们还了解到,不同种​​类的蚂蚁会散发出不同的气味,这样就不会走错路。但如果散发的气味消散,气味也会消失。

了解了蚂蚁排队的原因后,孩子们如何利用蚂蚁的图片在区域活动中排队呢?

“我从起点开始,把小蚂蚁一一排满,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蚂蚁?你看,我这里一共有25只小蚂蚁。” “我排了23位。”阳阳兴奋地说。“我排了29位。”

“我按照一只搬运食物的蚂蚁、一只站着的蚂蚁、一只小蚂蚁、一只黑蚂蚁的顺序。”

“我也是按照规则排好行的,你看,我是一排一排地移动的。”

“我排了三排,每排的规则都不一样。”……

老师的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观察和思考为基础,让幼儿在运算中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拓展了孩子的思维,内化了排序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蚂蚁”创造创造

在前期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一起欣赏了《蚂蚁和西瓜》绘本,并仔细观察了蚂蚁在大自然中的活动。他们对蚂蚁搬运食物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准备了各种彩纸和橡皮泥,让孩子们通过撕、贴、捏等方式大胆地创作属于自己的蚂蚁故事。

1.撕下不干胶纸

孩子们撕贴红色的彩纸,用画笔加上绿色的西瓜皮,画出了不同形状的西瓜。然后他们的小手一动,纸上就出现了可爱又迷你的蚂蚁。孩子们画的小蚂蚁正忙着背着他们。大大的西瓜好可爱啊!

2.创意粘土

孩子们耐心地揉捏手中的粘土,用各种彩色粘土进行创意创作。我们来看看吧!

“我的小蚂蚁正在用触手搬运食物。”

“我做了各种颜色的食物,蚂蚁们一定很喜欢。”

“我想在每块泥土中间画一个幻灯片,这样小蚂蚁就可以到处走走!”



教师笔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顺着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蚂蚁的世界,了解了很多关于蚂蚁的知识。以此为基础,孩子们对艺术活动产生了想法和兴趣。创造和发展您的实践技能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将继续关于蚂蚁的故事......

“蚂蚁”源自“搬运食物”

孩子们遇到蚂蚁后,对蚂蚁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不,细心的孩子在分类时发现,除了图片中蚂蚁的各种姿势外,就连他们自己制作的蚂蚁作品也有不同的姿势。有的孩子建议:“我们来模仿一下小蚂蚁的样子吧。” “除了学习,我们还可以玩蚂蚁游戏吗?” “我们应该玩什么?” “小蚂蚁爬,看谁爬,速度很快。” “小蚂蚁搬豆子。” “你也会唱歌。”听着孩子们的谈话,我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游戏计划,然后讨论玩什么。

听完孩子们的介绍后,我们举手投票。就这样,一场小蚂蚁“搬运食物”的游戏活动拉开了序幕……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的游戏世界,看看吧!

玩法 1:每次4人参与,从中间向四周“运送食物”,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运送的最多。

玩法二:孩子利用滑板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来回滑动进行运输,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增强孩子的四肢力量和爬行能力。

玩法3:团体接力赛中,一名幼儿躺在垫子上,将“食物”放在头上,借助腿部力量向前移动。将“食物”放入篮子后,老二继续。以此类推,哪队先动者获胜。

玩法4:每组3人,将“食物”夹在身体之间,向前走,看哪一组更快。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游戏锻炼身体,提高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注意力。

回到活动室后,孩子们依然兴致盎然。看!他们两人一组合作,双手交叉握住对方的手腕,将玩具背在手背上向前走,边走边防止“食物”掉落,最后运送到篮子里。

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只有会玩的孩子才是真正发达的孩子。本次游戏活动的主题是“小蚂蚁搬食物”,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它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爬行、跑步、平衡等技能;也锻炼了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去享受成长的快乐。

蚂蚁王国

户外是孩子们探索的“小世界”,“材料”是孩子们探索的“魔杖”。当“活动场地”和“材料”结合在一起时,不同的烟花就会碰撞在一起。在孩子们户外探索“纸管”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动手实践和认知经验也在自由探索、互动讨论、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建构。

1. 初步探索

户外游戏时,纸管一会儿变身肩膀“铠甲”、一会儿“说话的管子”,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还能怎么玩纸管呢?”老师的关键问题引发了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再次思考。他们把纸管一根一根地连接成形状,做成了房子。老师还通过“谁家有那么多房间连在一起?”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创造蚂蚁王国的想法。

孩子的探索有了新的尝试。为了丰富他们对蚂蚁王国的了解,我们发起了一场关于《蚂蚁王国》的大讨论。蚂蚁的地宫是什么样子的?小孩子们分享了他们所知道的“蚂蚁王国”。老师提供有关蚂蚁王国的视频、图片、绘本等,让孩子们了解蚂蚁地下巢穴的建造特点、蚂蚁的种类以及分工合作的日常习惯等,并为后续探索提供实证支持。

2.绘制设计图纸

孩子们对蚂蚁王国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实践起来。老师立即引发孩子们讨论“你们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蚂蚁王国?”孩子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 1:我想为蚁后建造一个家。蚁后可以生出很多很多的小蚂蚁,然后它们的家族就会越来越大。

孩子2:我想建造很多很多房间。每次看到地上都有蚂蚁,成群结队!

孩子3:我想建一个专门存放食物的蚂蚁仓库。

孩子4:我想建一个滑梯给蚂蚁玩。

孩子5:我们先画出蚂蚁王国的设计图。

3.建立一个蚂蚁王国

孩子们画出蚂蚁王国的设计图后,就在田野上付诸实践。有的为蚂蚁们搭建了一个圆形的蚂蚁王国,有的甚至划分了区域,搭建了许多小床、凳子、滑梯……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专注又快乐。

老师扎手:

引导孩子学会有目的地思考、计划、“做”,是老师在游戏中重点培养的目标。游戏过程中,老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孩子们进行问题讨论,引导孩子们学会先设计、后行动,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调整“行动研究”的学习策略。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分享经验、碰撞智慧,还可以让孩子的行为得到“思维”的支撑(思维的参与和发展比知识和经验的获取更重要)。游戏中,老师扮演着“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关注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当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老师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发孩子们之间的互动,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促进游戏探索的不断产生和深化。

这次我不只是好奇

发现突发事件中的兴趣点

沟通和讨论新问题

让孩子沉浸在“提问”中

讨论、探索、研究……

这项活动源于孩子们的兴趣

看似随机的活动

但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递进的关系。

追随孩子的脚步

我们一起在这个世界上认识彼此

最常见却又最特别的小蚂蚁

愿我们像蚂蚁一样

能够继续面对困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1:19 , Processed in 0.2490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