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企业应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442
发表于 2024-9-20 21: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对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冷链物流企业应围绕“规模”、“技术”、“平台”三大核心要素,螺旋迭代发展,最终形成商业飞轮。

来源:物流新闻

作者:贝恩公司周杰琪、赵立强

在中国生鲜食品需求不断增长、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发展迅猛,据统计,2018年中国冷链市场整体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2022年将达到4500亿元。

在快速发展的冷链市场中,以电商、快递、创业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纷纷选择加大对冷链物流的投入,企业并购十分活跃,交易额逐年攀升,2017年中国冷链市场并购交易额达到800亿元。但与此同时,政府不断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政策,给冷链物流企业带来诸多挑战。

为了帮助冷链物流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贝恩公司对冷链物流行业领先企业进行了调查,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着三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市场的快速崛起、技术应用的不断升级、平台模式的日趋成熟。

1、三大趋势助推冷链物流市场

基于本次调查以及贝恩对物流行业的长期深入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冷链物流行业目前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一:城市配送市场快速崛起

通过调研走访我们发现传统品牌企业、连锁零售/餐饮企业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持续增加,以生鲜电商为代表的增量用户也在快速增长,在需求驱动下,城市配送市场增长迅速,年复合增长率达20%,高于仓储服务15%的年复合增长率和干线运输10%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022年城市配送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占整体冷链物流市场的40%左右。

同时,由于城市冷库资源有限、配送复杂等城市配送市场服务门槛较高,其盈利能力较高,目前市场利润率可达8-10%,也高于干线运输的5-8%和2-5%的利润率。

趋势二:物流技术应用升级

冷链物流技术,包括仓储作业、运输管理和管理效率提升技术等,在实际生产中已经被物流企业广泛应用,并继续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目前仓库作业技术主要以电子自动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为主,典型的仓储搬运机器人在以电商为代表的冷库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仓库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无人化作业将进一步发展。

运输技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在温度监控、电子围栏等过程监控、安全管理等方面应用广泛,主要作用是提高运输管理效率、运输标准监控,随着冷链物流设备更广泛接入物流网络,将出现更多远程、实时控制的应用(如将制冷机接入物联网的远程温控技术)。

管理效能提升技术主要以电子软件技术为主,如OMS、WMS、TMS系统等,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一些原本分散的环节如加油协调、税务发票协调等管理成为可能,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控制成本。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路线优化、订单整合等功能将不断完善,其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有望得到广泛推广,助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



趋势三:平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借鉴其他行业撮合/协调平台的成功做法,平台模式在冷链行业也异军突起,不断探索巧妙运用社会资源的方式,目前应用平台的模式有两种,一是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交易撮合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如冷链马甲的模式。二是协调冷链资源,统一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如京东冷链、九爷的模式。

此外,平台往往还提供相关的增值服务,如金融增值服务等,并收取额外费用。总之,平台模式吸纳了社会第三方的冷链物流资源,可以提升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 致胜模式赋能冷链物流企业

针对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冷链物流企业的成功应该围绕“规模”、“技术”、“平台”三大核心要素,螺旋迭代发展,最终形成商业飞轮。

首先,物流企业通过抓住城市配送的发展机遇,在区域内形成规模优势;其次,在业务规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物流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形成标准化运营管理的技术能力;最后,以技术为基础,引入社会冷链物流资源,拓展服务能力,进一步实现规模化。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螺旋式上升。

1、构建规模,抢占城市配送发展机遇

城市配送市场的客户需求具有区域集中性的特点,冷链企业抢占区域市场客户后,可以基于规模建立成本和服务标准优势,形成竞争壁垒,保持区域长期领先地位。匹配发展机会的关键是打造规模,利用规模实现区域运营领先,形成核心竞争力。

市场上形成规模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依托自身资源形成专营,典型的路径有三种:1)电商自建物流品牌,聚焦服务体系内的物流需求,如安鲜达;2)品牌企业设立物流公司,如领鲜物流;3)经销商企业独立设立物流公司,如马里科技。其次,通过战略合作,货主必须为物流公司提供稳定的货源,并分享物流资产的运营收益。某冷链物流公司与某电商平台就采用了这种模式,大部分物流公司并没有其他相关货源,需要通过战略合作寻找合适的货主,共同发展。

当然,通过规模化实现运营提升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统一仓配,将与码头重叠的货物统一储存和配送,提高满载率,相应减少车辆行驶距离,节省燃油和维修成本。货物淡季时,也能形成淡季与旺季的互补效应。某领先物流公司在与外部客户的合作中,就采用了这种方式。二是分时复用,将每辆车的出行次数提高到每天两次,提高车辆时间利用率,可以提高单车平均收益,摊薄固定成本。行业领先企业也践行了这种方式。

2.技术领先、建筑标准和管理能力

短期来看,冷链企业应结合当前冷链物流技术发展现状,充分利用仓储作业、运输管理、管理效率提升等技术;在实施上,企业需充分考虑借力外部赋能企业,保证投入产出;对于成熟、性价比高的技术,如车辆管控技术,可以快速落地;对于投入大、周期长的技术,如OMS/WMS/TMS系统,可以采取自建与外部合作相结合的定制化开发方式,如CJ荣清就自行开发了物流系统。

从长远来看,冷链物流技术向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发展,即从产地到消费者的全链条各方数据可以实时同步,使供应链大数据分析预测、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例如京东与雀巢在“联合预测补货系统”上的合作,已经尝试了供应链物流的融合并取得了成效。物流企业应充分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形成长远的技术发展蓝图,考虑自研与技术赋能相结合,企业合作才能实现时间、成本、效果的最优化。

3.搭建平台,引入社会资源

在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基础上,能否搭建好平台对于企业实现规模突破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需求整合、订单匹配、标准制定、质量管控、技术赋能、金融赋能六大赋能。技术是搭建平台的前提,平台承接货主的冷链仓储运输需求,并相应引入社会冷库、冷链运输资源。

例如,在京东与广东茂名建辉实业合作的冷库项目中,京东负责仓库操作系统、运营监控、标准制定、仓库规划设计、获客等功能,合作方负责仓库资源设备、仓管人员团队,九曳还接入部分三线城市的冷链运输资源,提供城市配送服务。正是平台模式的运用,帮助两家公司拓展了服务范围。



借助社会闲置资源,冷链物流企业不仅可以将服务范围扩大到现有客户,还可以持续服务更大量的客户。但正如京东所做的那样,平台模式的核心在于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让合作伙伴也能把控服务品质,形成可持续的服务能力。

3. 行业建议

冷链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建议物流企业以及冷链物流行业从业者或有意向投资冷链物流行业的投资者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重新审视冷链策略

结合行业趋势,我们将重新审视现有的冷链战略,进一步明确以“规模”、“技术”、“平台”三大制胜因素为基础的冷链业务愿景和未来发展模式。

2.制定战略合作伙伴战略

结合自身业务资源和区域市场情况,确定目标货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规模优势。

3.提高技术应用水平

评估企业科技应用水平,利用科技赋能企业,制定技术发展蓝图,优先推动降本增效的物流技术快速应用,制定中长期技术应用发展实施方案。

4.思考平台模式的应用

研究匹配/协调平台的商业模式,了解所需的技术基础,探索建立平台模式,引入社会物流资源,服务现有客户,开拓新客户的发展机会。

关于作者:

周杰琪是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制造与物流业务高级领导人,常驻北京。

赵立强: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制造与物流业务高级领导人,常驻上海。

来源:物流新闻

作者:贝恩公司周杰琪、赵立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7:15 , Processed in 0.1298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