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万里国境第三集上线!陈一冰深入林海雪原,探寻鄂伦春族的神秘故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143
发表于 2024-10-24 12: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腹地,生活着这样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鄂伦春族。数百年来,鄂伦春人骑马穿越森林、大海和雪原。一代代人继承并坚守着这片土地,让他们成为马背上边境森林的守护者。

奥运冠军陈一冰给鄂伦​​春人世世代代生活的故土带来了好奇。他和这位马背上的森林守护者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鄂伦春护林骑兵队队长葛纯清为何几十年来一直在山林里巡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玉霞如何传承民族绝活?以新红旗H5为题的中国首部边境人文纪录片《边境万里》第三集正式上线!

节目中,陈一冰将深入森林、雪原,看望鄂伦春族葛春清、张玉霞。了解鄂伦春族的文化历史,见证边疆鄂伦春族独特的家国情怀。

马背上的森林守护者

《边境万里》前两集就到访了云南边境。第三集中,陈一冰满怀期待和兴奋地开着汽车走进深山老林,来到了中俄边境。当他看到道路两旁驰骋的马队时,他大吃一惊。这种被马队护送的经历非常难得,这种珍贵的经历更是令人向往。

当陈一兵进入新生乡时,就看到了鄂伦春族特有的民居。和他想象中的不同,广阔的雪原里,它们干净、整齐、排列有序。给我们带来了充满民族风情的视觉震撼,森林、大海、雪原之间的民族风光让人直呼“太美了!”



对于马队队长葛春清来说,从小陪伴他的马就像家人一样。 70年来,这个骑马的民族一直在山林间巡逻,打击盗猎。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脚下的土地。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山林守护者。让我们和陈一冰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鄂伦春人从狩猎到守护

鄂伦春族作为东北的狩猎民族,长期居住在大兴安岭深处的森林和雪原之中。数百年来,鄂伦春人一直保持着这种独特的狩猎文化。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他们从“猎人”变成了“守护者”,鄂伦春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一兵和葛纯清将共同做好准备,深入临海执行考察任务。

你能想象世世代代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人们是什么样的吗?葛纯清和陈一冰围坐在篝火旁,讲述着自己和骑兵队的故事。早年,鄂伦春人没有房子,就用桦树皮在地上生火取暖。使用旧设备巡山防火,是他们的惯常做法。葛纯清对长达数十年的森林保护任务的寥寥几句话,足以说明其艰巨性。

下山的路上,葛纯清小心翼翼地拆除了路边的偷猎铁丝网。鄂伦春人不仅负责巡山、防火,还自愿承担起防止非法盗猎的责任。这些年来,鄂伦春族人民进山清理了数万根诱捕动物的铁丝网,抓捕制止非法采伐人员400多人,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藏匿深山的逃犯20余名。一代又一代,他们从未远离过山林,他们保护自然的决心令人敬佩。陈一冰也被这种朴素的家国情怀所感染。



森林、海洋、雪原之间的非物质传承

如今,鄂伦春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鄂伦春族的古隆木达节(篝火节)、桦树皮工艺品、狩猎文化、口琴、仙人竹、摩苏昆等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多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玉霞将鄂伦春族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不断推陈出新,传承至今。

节目中,陈一兵将拜访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玉霞老师,在她的指导下学习和体验制作白桦树皮工艺品。通过张玉霞热情的讲解,我们了解到鄂伦春人的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桦树皮。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古老民族技艺的独特魅力,也被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所蕴含的传承力量所震撼。

看着新制作的白桦树皮挂件,回想起那天与鄂伦春人发生的故事,陈一冰心中升起一股沉重而幸福的责任感。这个古老的民族把对这个国家的感情寄托在马背上,祖祖辈辈血液里流淌的奉献精神始终未变。

这个广阔而迷人的国家值得我们一生去走一趟。陈一冰将与新红旗H5一起,在马背上探索森林守护山神,感受鄂伦春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敬请关注腾讯新闻中国首部边境人文纪录片《边境万里》,带您了解边境沿线的真实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6:21 , Processed in 0.1260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