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西北高原独特春耕文化:刀耕火种,传承千年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353
发表于 2024-10-25 09: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农耕让生命得以延续,中华文明得以传播。种田意味着奉献,也意味着希望和收获。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用双手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清明时节,江南数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满山遍野,而西北这片黄土地上的春耕才刚刚开始。

兰州市榆中县地处西北高原,常年低温缺水。虽然这里的环境恶劣,但榆乡深处的人们在代代相传的农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别于南方的独特春耕文化。

这片土地上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用火烧掉地里的稻草和杂草,省时省力。烧毁田地留下的灰烬,为下次耕作提供了充足的肥料,并能有效防止虫卵残留,减少下次作物遭受病虫害的机会。然而,这样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容易引起火灾。

太平堡村的张阿姨在播种前先在地上覆盖了一层地膜。这可以保存热量和水分,促进作物出苗和生长,并提高作物产量。还有一种覆盖方法,就是先在温室里育苗,将农作物幼苗移植到地面上,然后进行覆盖。

前一天还在肆虐的沙尘暴并没有阻止这里春耕的脚步。当天一大早,村民刘叔叔就来到了自家田地。他把玉米种子一粒粒埋在土里,种下今年的希望和寄托。由于土地面积小,无法使用大型农具,刘大爷选择了手工耕种。他说:“春天遇到沙尘暴是很正常的事,该种田就得种田,不能因此而耽误了。”

玉米耐寒、耐旱,生命力顽强。它是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刘大爷的农田里出现了一种包衣玉米种子。这层薄薄的涂层可以增加每英亩的产量并改善作物的品质。

农田边的简易稻草人是刘叔叔就地取材,用家里的碎布制作的。随风飘扬的红布条,对于想要到田间偷食的鸟类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发展高原夏令蔬菜。在政策支持下,村民开始广泛种植西兰花这种高产、高利润的经济作物。春耕之初,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为的是尽快把培育出来的菜苗种下去。

由于高原夏菜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南方发达城市,因此对夏菜的品质要求相对较高。大多数农民的种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日本进口的一小袋西兰花籽现在售价300元。当然,高成本的背后必然是种植粮食作物比以前更高的回报。每亩地5000至6000元的收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学习种植高原夏菜。

与稳定的粮食市场相比,蔬菜市场更具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东南沿海销售的高原夏菜价值与东部市场行情密切相关。 “去年秋天,我种的几亩花菜卖到20毛钱一斤,我才收回成本。”张阿姨一边种新苗一边无奈地诉说,“菜农得看行情,行情低迷的时候,有时候真的就血本无归了。”

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土地分散、面积小,加之经济落后,这里很难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如今,大多数当地人仍然手工或用牲畜耕田。可用于耕种的驴、骡是可靠的辅助劳动力,是农民最信赖的伙伴。

这里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机械设备之一就是这种微耕机。大部分是农民自己购买的,政府只提供一小部分财政补贴。

水资源一直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几年,农民们自己打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两年前,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政府禁止农民自己打井灌溉,并修建了一条运河,将十多公里外的黄河水引入村里。 “灌溉一亩地一次要花70到80元,再晒一些地就要100多元。”太平堡村的刘阿姨说。这里的人们对水渠有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引黄水使缺水季节农作物得到充分灌溉,满足了村民的用水需求;但另一方面,高水价也让农民产生了一些抱怨。



除了公营的引黄渠外,还有数口私营的地下水井。村民依靠这些水井获取生活用水和少量农业灌溉用水。每亩地价格50元,比引黄渠相对便宜。

走访期间,我在田间地头遇到的大多是年迈的叔叔阿姨。他们秉承祖先的传统,以务农为生。至于他们的下一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大量增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离开了黄土地,选择了搬到钢筋水泥的城市。徐叔叔正在给地施肥,他身边站着在城里上小学的小孙女。她很早就跟着父亲到城里上学,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回到乡下的爷爷家。

刘一德叔叔,今年七十多岁了,祖上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的。他和他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生活。谈起孩子们,刘一德叔叔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的孩子们都很有成就,现在在深圳打工,挣的钱比种地多多了!但他们在城里待的时间很长。” ,我不想回我们村了。”看得出来,刘一德叔叔还是很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的。

破土而出的绿色,将这片荒凉的玉乡深处点缀着一丝生机与希望。坚守在这里的人们不知道是否会有好收成,但他们仍然用自己的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这些细长的幼苗,就像照顾自己未长成的孩子一样。

每一棵树苗不仅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也展现着村民们的辛劳和奉献。无论严寒酷暑,风沙风雪,他们都守护着这片土地十年。

清明节刚过不久,细雨就落在了这片黄土地上。收获的希望来自于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13:20 , Processed in 0.0948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