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浙茶辉煌背后的隐忧:市场竞争激烈,出口阻力增大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216
发表于 2024-10-28 04: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茶,辉煌背后隐忧

绿茶特别是中高档绿茶作为我省大型传统优势经济作物,在全国茶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浙江茶也面临着诸多隐忧。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省茶叶产量逐年增长,其他省区茶叶产量也不甘落后。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绿茶生产已形成规模,甚至在部分市场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云南普洱、福建乌龙也在全国茶叶市场崭露头角。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国内茶叶市场供给过剩。

今年1月,国家商标局首次授予茶行业仅有的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一是福建安溪铁观音,二是台商投资的福建天福茶。著名的西湖龙井失败了。

出口阻力进一步加大。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茶叶科科长罗乐万分析,今年我省茶叶出口前景并不乐观。一是采摘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重点产区茶叶采摘成本平均上涨25%以上。其次,欧盟、日本进一步收紧市场准入,给我省蒸绿茶生产造成前所未有的困难。第三,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企业利润率将进一步压缩。

在内外部市场竞争压力下,茶商纷纷将目光转向北方市场。



北上,针锋相对抢占市场

长期以来,花茶占据北方茶叶消费量的90%以上;现在,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60%以下。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迅速崛起,成为北方消费者的“新宠”。 ”。

据省茶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地军介绍,近几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调查发现,在茶文化的热潮和名茶的兴起,茶的传统地域特色已经衰落。消费习惯日趋差异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现代化、多元化的茶叶消费趋势。

“主导北方市场的花茶消费量正以年均5%的速度下降,而绿茶的消费量则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胡地军说,“以前,花茶在北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北方的水质问题,需要用花香来掩盖水的味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北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的融合,绿茶在北方仍然很受欢迎。”

绍兴绿剑茶老板马亚平将北方市场形容为“潜力股”。 “‘青剑茶’2003年进入北方市场,销量逐年翻倍,平均价格每半公斤150元以上。”目前,“绿剑茶”已在北京、青岛、沉阳、哈尔滨等地开设门店。第一步是开茶馆。 “国家非常重视无公害有机茶,我们也非常看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商机,占领北京市场,我们就拥有了全球的声誉。”

去年,一支云南普洱茶车队徒步来到北京,福建乌龙茶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推介会。这些营销活动大大提高了这两种茶在北方的知名度。为了巩固浙江绿茶在北方的市场份额,浙江茶农此次包机飞往北京,颇有几分“针锋相对”的味道。



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卖点

国内茶叶市场已进入“战国时期”。要保持我省茶叶龙头地位,仅靠一两次“包机”是不够的。

目前,全省有茶叶品牌200多个,其中丽水39个,遂昌1县16个,西湖龙井9个。胡地军认为,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散、乱、杂的茶叶品牌与市场对大茶叶品牌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我省于2004年举办了浙江十大名茶评选活动,同时加大对龙头茶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同类茶品牌,提高规模。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优胜劣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营销方式也进一步体现多样性和有效性。近年来,我省各地每年举办一次以上的茶会活动,规模也越来越大。今年,我省自3月初以来已在杭州、湖州、温州、宁波、丽水、绍兴等6个城市举办茶文化节。就在浙江茶农包机飞往北京之前,著名的杭州茶博会和宁波茶博会刚刚结束。 “浙江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对于北方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卖点。”一位销售五牛早茶的温州茶商说道。

据马亚平介绍,为了开拓北方市场,“绿剑茶”已经在北方各大城市进行了多次市场调查。根据北方人的饮茶习惯,“青剑茶”在加工工艺上“色、香、质”俱全。口味、形状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其中两项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18:05 , Processed in 0.0664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