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眼睛构造复杂,黄斑部锥状细胞与色觉的奥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30
发表于 2024-10-28 14: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它通常是先天性的,但如果眼睛受伤也可能受到影响。

人眼的结构非常复杂和巧妙,而我们的世界之所以看起来五彩斑斓,主要原因是视网膜中央凹有一个“黄斑部分”,而“黄斑部分”又分为三种类型可以区分不同的颜色。颜色的“锥形感觉细胞”。

人的视网膜有两种细胞,一种是杆状细胞,负责夜视;另一种是视杆细胞,负责夜视。另一种是视锥细胞,负责日视和色觉。视锥细胞具有三种色觉细胞,即红、绿、蓝色觉细胞。这些细胞90%以上分布在眼底的“黄斑”处。通过这三种色觉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体验到从深靛紫到鲜红色的各种颜色。

当然,对颜色的感知和辨别需要眼睛和大脑中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视锥细胞的色素形成受遗传基因控制。当基因发生异常时,一种或全部色觉就会丧失或改变,形成所谓的“部分色盲”或“完全色盲”。

病变: 1.贝斯特黄斑病。 2.遗传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3.黄斑色素变性。 4.疾病。 5.高度近视黄斑变性。



治愈率:这些是无法治愈或改变的遗传或先天性疾病。

获得性色盲或色弱:

如果之前辨别颜色的能力正常,后来丧失色觉,则称为“获得性色盲或色弱”。

病变: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白内障继发的黄斑水肿。 3.某些外伤或感染性疾病,如毒素浆原虫性黄斑变性、组织胞浆菌性黄斑变性、外伤性黄斑水肿或空洞以及紫外线损伤性黄斑变性(如直视日食、激光或雪盲)或青光眼等异常白内障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色觉。



治愈率:这些是可以预防或治愈的后天病变。

(先天性)遗传性的先天性色弱或色盲是可以遗传的,遗传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属于隐性遗传。男性染色体以“X”和“Y”显性,因此只要X染色体携带疾病,男性就会患有色盲;女性的染色体是“XX”,两条X染色体都会携带疾病,就会出现色盲。

(获得性)是非遗传性的,但必须注意预防其发生,因为色盲或色弱引起的并发症是视力丧失,尤其是黄斑水肿。有些后天性色盲或色弱虽然不是遗传性的,但如果基因相同、环境相同,就很容易患上同样的疾病!

如果先天缺乏这三种视锥细胞,就会无法辨别颜色,从而导致“色盲”。如果其他眼部疾病引起视神经或视网膜病变,或者黄斑部有病变,视锥细胞也会受到损害,就会出现“色盲”或“色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1:51 , Processed in 0.0596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