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邯郸市丛台区老战士石长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事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666
发表于 2024-11-1 0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邯郸市丛台区亚太世纪花园小区,住着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石长吉。作为战地医生,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参加了攻克云山、平壤等多次战斗,救治了无数伤员,直至朝鲜战争停战前回国。

如今,硝烟已散,但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却留在了他的心里,永远不会消失……

绝密进入朝鲜

史昌吉的家乡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的富锦县(今富锦市)。这里曾经是一片良田辽阔、芳草如茵、黄莺飞翔的好地方。然而,被日军占领后,原本美丽的家园变成了人间荒废的世界。地狱。外敌的入侵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他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

1948年初,正在读中学的石昌吉和30多名同学投票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当时我就觉得参军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史昌吉说,邻居们都出来送行,尤其是他的母亲。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追着军车喊道:“儿子,一路平安。”

石昌吉先是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家部队医院学习,后来被招入第四野战军,成为一名军医。参加了解放华北、华中、华南等战役。渡过长江后,随军来到广西。柳州.

在柳州休整后不久,他的部队于1950年10月中旬返回东北辽阳市,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以下简称第39军)。史长吉说,当时,他们精简行李,穿上棉质军服,戴上棉绒帽子,胸前佩戴志愿军徽章。 “我们正在绝密备战,与外界隔绝,与家人断绝联系。对内,实行严格、全面的轻装,凡是带有中国标志的军事和生活用品都被撤掉,一切有汉字的都被抹掉了,我们的干部和战士穿上了自己的朝鲜人民军军装,人民解放军的徽章换成了志愿军的徽章,部队的编号也被保留了。变更为0949号部队。”

作为军医,他们在各个野战医院准备医疗设备。必要的物品包括战用手术刀、钳子、镊子、剪刀、缝合伤口的医用针线和大量绷带,以及轻型帐篷和手术床。 “每人发了一袋炒面,拳头粗,两米长,可以挎在肩上,在战争期间食用。我们的干部戴着手枪,还配备了一名朝鲜翻译。”



第39军是第一批赴朝鲜的部队。 “当时我就想,这次出国打美帝国主义,和在国内打国民党军不一样,我们神经紧绷,热血沸腾,准备战斗。”

1950年10月20日,他们从辽阳出发,日夜行军。傍晚时分,他们抵达丹东宽甸小镇待命。此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战争的火药味。上级命令部队绝对伪装,快速、悄无声息地跑过鸭绿江铁桥。 “此时,敌机在我们头顶上不断地发射照明弹,河面照得如同白昼。我们蹲下伪装奔跑,多架敌机对我们疯狂轰炸,低空用机枪向我们扫射。”为了不暴露目标,我们在枪林弹雨中穿过河桥,有时被迫趴在桥上躲藏。”

当我踏上朝鲜,到达异国他乡时,我的眼前一片漆黑,这是一个炮火弥漫的战场。空中的敌机轮流不断地侦察,轰炸投弹,机枪同时开火。

“每次过马路,都有朝鲜女兵给我们引路。进入朝鲜后的五天里,我们白天进山洞,晚上行军。朝鲜山多,山洞多,肚子饿的时候,我们就吃自带的干炒面,没有水就喝河水,冬天就吃冰雪。”

严厉打击美帝国主义王牌部队

1950年10月26日夜,石昌吉所部抵达朝鲜云山,遭遇敌军。敌人利用地形,从山顶向他们猛烈射击。激战打响后,石昌吉所在的第39军野战医院立即分散成几个小队,几个人一组,各自选择有利地形开展救治伤员的工作。

“我们冒着炮火,在露天就地救治伤员。我们首先对各种战伤的伤口进行清理、消毒、扩大伤口、取出子弹、弹片、止血,或者缝合、垫垫伤口。伤员返回战场,重伤员用担架运送到后方,骨折伤员包扎后运送到后方。”后来他们从战俘口中得知,这个敌人其实是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被称为美军“王牌师”的美军第一骑兵师。

云山之战持续了半个多月。敌人万万没想到,竟然打到了鸭绿江边。他们很奇怪,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强大的军队。这次战斗取得了成功。志愿军俘虏敌军1800余人。石昌吉和战友们精心救治100多名伤员。

12月3日,石昌吉随部队进入朝鲜首都平壤。整个城市被敌人轰炸,化为废墟。 “当时敌人企图利用空军优势,炸毁朝鲜全部铁路、公路,瘫痪整个交通,切断志愿军的运输线,切断后方的弹药、粮食供应。”部队的。”



为此,志愿军发起了第二次战役。 “进入朝鲜后,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睡过一次完整的觉了。因此,夜间行军时,有的同志因为太困摔倒了。大家互相照顾,谁摔倒了就赶紧拉起来。”

过青川河时,他们一个个把棉裤撕开,卷到大腿处。他们穿着大脚趾的鞋子,穿过河面的冰面。大腿被冰水刺激得生疼。 “到了对岸,我们遇到了朝鲜女兵。她们帮我们擦脚、穿鞋后,我们立即跑去跟着队伍继续前进。”

英雄的中国空军来了

朝鲜有山,山上松柏常青。石昌吉和战友们经常在山洞、大树下抢救伤员。战争进入第三次战役后,志愿军奋勇作战,将敌人推过“三十八线”以南。敌军节节败退,仅依靠空中优势对志愿军不断进行轰炸扫射,阻挡部队前进。

一架敌机在石昌吉旁边投下炸弹。异物爆炸,伤到眼睛,非常危险。还有一次,一枚炸弹弹片撕裂了他的棉袄肘部。 “从1952年起,我军有了自己的空军,终于可以在白天活动了。”石昌吉说,他们来朝鲜两年多了,没有洗澡过。他们白天蹲在山洞里不见阳光,衣服上都有虱子,但他们从来不脱衣服躺下睡觉。相反,他们挤在一起,闭上眼睛打个盹,这也算是睡眠。 “现在我们可以走出洞穴,晒晒太阳,在河边擦洗身体,穿上内衣,躺下美美地睡一觉。”

史昌吉在朝鲜战场上战斗了整整两年零三个月。在炮火猛烈的岁月里,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他从不吃米、面、油菜籽,最好的饭菜是压缩饼干和战利品牛肉干。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保家卫国的任务”。史昌吉看着相册里的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也在不断地向世人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韩宝荣传媒记者 刘坤/文秋永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19:15 , Processed in 0.0826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