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花开三荡河畔:领略江河风光,见证生态改善与时代发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530
发表于 2024-11-2 10: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①为江西赣江吉水县段风光。

奚道斌 摄

图②为江苏三荡河畔的虾类产业园。

薛树松 摄

图③为河北省阜阳河沿岸风光。

陈康 摄

图④为山东省沂河市水上运动表演。

孙云鹤 摄

滚滚河流连接过去,通向未来。它反映了家乡的风景,勾起了童年的记忆,见证了生态的改善和时代的发展。愿清澈的河水和诗意的波涛滋养我们美丽的生活。

- 编辑

三当河边鲜花盛开

周荣池

三荡河西起大运河高邮段,蜿蜒流向里下河平原东北腹地。河流流淌,伸展出如血脉般细细的支流,滋养着沿途生机勃勃的田野和村庄。

这条河曾经是渔民的“田野”。三荡河两岸的村庄都在“码头”上——“东角码头乌鸦放牧,西角码头钓虾。南角码头种田,卖盐”在北角码头。”我的村子叫南角墩,世代务农。农闲时,人们偶尔会去三荡河钓鱼,但更多的时候是到岸边看东角墩的渔民放乌鸦。 “乌鸦”就是鸬鹚。渔民来了,未见其声——他们踩着木船发出美妙的节奏,用浓重的下游江口音喊道:嘿——鸭子来了,来了嗬嗬嗬。嘿——鲤鱼尾巴来了,嗬,嗬,嗬……渔民们用竹竿打水,鸬鹚们奉命潜入水中。水面上欢快的水花,是生命的动人颂歌。

十年前,这些动人的渔歌戛然而止。渔民们收拾好带着时间痕迹的装备,满脸幸福地停船靠岸。最著名的乌鸦牧民老秦家,还圈养了几只上了年纪的鸬鹚,它们都成了很少下水的“旱鸭子”。老秦还制作了一艘带轮子的小船,载着沉默的鸬鹚在三荡河岸上,在外地人来参观时表演节目。夏天孩子们也会看水——河水看起来不一样了。

所有的变化都归功于一种外来的虾。渔民上岸入塘,与这种名为罗氏沼虾的物种逃入三当河密不可分。人们万万没想到,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天的祖先,如今却要对付一只大虾。在此之前,国外流传着虾能致富的传说。但当三当河的水涌入沿线维护整齐的池塘口时,村民们决定改变主意,尝试一下。打捞鱼虾的专家成为喂鱼养虾的专家。从三当河停靠的小船进入池塘的方形入口。过去“十网九空”,现在大虾网的绳子上装满了沉甸甸的虾。

近三五年来,对虾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三当河两岸的道路越来越宽,运生鲜的汽车开得越来越快。村口竖起了“生产基地”的大牌子。三荡河两岸的人们不再只是介绍当地的特产双黄鸭蛋,而是自豪地说:“全国餐桌上的虾,五分之一就来自我们县!”来自渔民和农民 成为虾农可以让人们的口袋鼓起来,让他们感到更加自信。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三荡河的水流也变了表情。塘口水源自三荡河,养殖业尾水由沟支流流入干河。绿到蓝的藻类似乎在倾诉自己的怨恨,三荡河爆发了“富营养化”危机。朴实的农民也懂得“观言观情”。他们拍着大腿,不停地说着坏话,担心着三当河的变化。这条曾经适合钓鱼、游泳甚至起草的河流正面临着危机。

那些年,饭桌上总有人议论虾变色。过度的高密度养殖和药物的使用,让“虾”名声不佳。人们邀请了农业大学的教授,带着大学生来到三当河,寻找对虾养殖的生态新路——降低养殖密度、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禁止使用药物饲料、对虾进行投放每天。产品送样进行农药残留指标检测。虾池排水口安装水质监测仪,排放超标会自动报警。虾苗、饲料、动保产品、模式、技术、标准统一升级,让对虾养殖走上生态有机之路。



三荡河上的紫薇又开了,坡上密密麻麻的花草轻轻摇曳,虾农们在水边的光秃岭上舀水灌溉蔬菜。聚集的白鹭纷纷飞过——它们看着清澈的河水,看着池塘口新建的钢结构温室,看着呼啸而过的无人机,舒展着翅膀。人们舒舒服服地微笑着,大声喊着赶走盘旋着、想要“偷喙”的鸟儿。这是河边最动人的歌声。

盛夏将至,人们自豪地给自己起了新名字的“高邮虾”正在被捕获。我在新闻中看到了桑当河边的对虾工业园。人们邀请厨师烹制20多道虾美食,成为直播间的“网红”。捕虾民奋力将水中的渔网拉起。机器的轰鸣声、嘹亮的号子声、鱼虾跃出水面的声音组合成一首动人的协奏曲——一首富民之歌、一首生态之歌、一首生态之歌。三当河边的美好时光之歌。

伊河多姿多彩,风景如画

张兰

我第一次见到沂河是在1985年。那一年,16岁的我,作为一名幼儿园师范新生,第一次离开沂蒙山坳来到临沂。常年生活在沂蒙山,见惯了小河小山。站在伊河桥上,九月的风吹过浩瀚的江面,也吹起了我的头发。第一次面对如此浩瀚的河流,震撼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永远不会消失。

回来后我就去查了一下关于怡和的介绍。书中记载,旧中国的伊河又深又急。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巴山、安地等十多个大中型水库。从此,海峡两岸树木茂盛、稻花飘香,建成了商品粮基地。与此同时,伊河西岸还兴建了一批国有罐头厂和副食品厂。那时,每天等待拉货的大车从厂门口排到河堤,然后一直到桥上。曾经的拥堵和繁华成为了一段历史,留在了老一辈人茶余饭后的记忆里。

我工作的幼儿园师范学校全是17、18岁的女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临沂,即使是主城最繁华的东方红广场附近,也只有两排沿石棉瓦搭建的简易大棚。东西向的道路,里面放着生活用品。每个周末,我和十几个同学都会穿过大街小巷去副食品厂买点零食,然后在伊河边待上大半天。初春,我们坐在水边,唱着《一起荡桨吧》,读着优美的诗篇,听着一簇簇金色的迎春花。夏天,我们去河边抓几只晶莹剔透的大虾,搅动河石。看着惊慌失措的螃蟹四处奔走,或者捡起河水,让青春溅入海浪。

毕业后,我留在了这座城市,缓缓流淌的东流水丰富了我的成长岁月。后来,伊河两岸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量污水排入河中。河里的鱼少了,螃蟹也无处可寻。河岸荒凉孤寂,宽阔的河面有时甚至断断续续地露出河床。我们带着兴奋来到这里,失望而归。

下一次靠近伊河,是著名的伊河小布东橡胶坝建成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97年,河底有一座长长的橡胶坝。河水如瀑布般流过大坝,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即使相隔百米,依然能感受到刺骨的凉意。我惊喜地发现水质也变好了。我们总是高兴一家人出去游览“湖心岛”,在河上泛舟,微风吹过,看着波光粼粼的蓝色水面带着碎银般的光晕,父亲激动的话语和女儿的清脆的笑声,像水波一般传开。

后来,我和家人总是坐在伊河上各种水上活动的观众席上。每当外国文友来看我,我都会带领他们沿着宽敞的河滨路到橡胶坝去领略沂蒙深处“江北水城”的美景。有一次,我偶然遇到数百只白琵鹭在河边休息、嬉戏:它们时而排成一排飞来飞去,有的飞得很高,然后迅速腾空而起,有的贴着水面低空滑翔,有的低空滑翔。在水面上。完全没有生命气息,却渴望与游客亲密接触……“好一幅‘沙鸥齐聚’的画面啊!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是环境的风向标。”只有水质好、环境好的地方才可以。”朋友高兴地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他把这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专程来到伊河畔拍摄“伊河长草,水鸟飞翔”的美景。

今年班级组织同学聚会,晚上我去接一位从海外回来的老同学。步行至颐和桥,河上的桥色彩斑斓,倒映在波涛中,美不胜收。她感慨地说,这确实符合“人在桥上行走,仿佛在画中游泳”的意境。如今,不仅桥梁多了,而且在众多水系的滋养下,城市面积也扩大了无数倍。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望着伊赫,伊赫沉默不语,就像一幅彩色画卷缓缓展开。在画卷里,我清晰地看到了灿烂辉煌的明天!

赣江河灯火通明

罗章勤

在我心里,干江是父亲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父亲在赣江排里活了两年零四个月。当时,最危险的河段是龙江罗滩河段。龙江是南宋侠义勇猛的名臣胡权的出生地。欧阳修留下的“龙岗钱表”,如今更是令人震惊。 “龙”是水急的意思,更显其势不可挡的气势,尤其是罗潭的龙王庙潭段。这一段海滩,山势险峻如刀,河道狭窄如一线天,河底奇石怪石无数,水流湍急,从这里经过船只被危险包围。年轻的父亲第一次划过这段海滩时几乎失去了理智,但他坚定地站着。之后,他被排工人提拔为老大,颇有少年英雄的威严。

船很难动,但又不得不动。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政府决定在罗滩修建水库,提高水位,将险滩沉到底。环顾罗潭水库坝桥,湖面平坦,水草在下面摇曳;万千片寂静的树叶装点着雄伟的山峦;翱翔的鸟儿盘旋在牛头山书院的废墟上空。

后来,年迈的父亲选择扎根在赣江支流恩江畔,而我则从吉水老家搬到邻县永丰,再从永丰县搬到省会南昌。我爸爸帮我选了南昌的房子。爸爸说我应该选择沿河的房子。低处鲜花盛开,河边绿树成荫,窗外水汽汹涌。河边的大公园就像我自己的后院。它非常美丽。

从事过多个行业后,我在与水密切相关的职业中工作了10年。 10年来,江水的前世今生,我越来越清晰。



赣江边,有朝霞晚霞,落花塘草;有乡村的轮廓,也有城市的倒影。赣江上修建了峡江水利枢纽。创造性安排7个库区保护工程、15个农田提升工程,“创造”耕地3.75万亩,让3万移民“退缩”,搬迁消除背井离乡之苦,用“横隔式” ”垂直狭缝通道设计鱼道,保证库区鱼类的正常洄游和鱼卵、仔鱼的安全放流;还设有鱼类繁育站,实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并提供不少于3个每年投放百万苗,补充赣江鱼类资源,赣江因此变得越来越肥美。

在赣鄱大地上,数千名河长和水利工作者守护着赣江。他们行走在大大小小的灌区、水库、山塘、水坝之间,用汗水浇灌着美丽的风景。他们见证了河流焕发勃勃生机,滋润了良田,滋润了井冈山遍地的红杜鹃、樟树。杜鹃花枝上,一簇簇伞状的花朵,坚强而绚丽。透过杜鹃花的繁红和香樟的浓绿,我触摸到了一片雄伟的春天。

如果说水是碧绿的主角,那么山就是绿色的伴侣。赣江流域60%以上为丘陵山地。近年来,江西保护原生态,坚决不允许在林区砍伐、放火、建房。另一方面,建设绿色银行,开展计划绿化。在江西人心中,森林就是隐藏的河流。要把广阔的植被变成赣江最丰富、最清洁的天然水源。以罗潭水库为例。多年来,罗滩水库管理局投入超过100万元用于维护生态。一年四季,除了红豆杉、银杏等珍贵树种外,还可以看到松、柏、枫、樟、桂花等山绿等树木。当然,还有杨梅、板栗、柿子、猕猴桃、李子等野生果树,一路上令人惊喜。

竹柏翠绿,有一排小竹椅,罗潭人坐在河岸上,等着吃饭。他们从餐厅里翻出茶叶、瓜子、杯子、水壶,迅速摆放起来。一位老农牵着牛,悠闲地向家走去;一个女人遇到了一个女人,一个提着水桶,一个拿着扫帚,聊得很开心;一碗开水倒入粗瓷碗中,山水弥漫在空气中。茶水完全融为一体,清香萦绕鼻尖。

风从远方吹来,吹散了水中的物体,清光布满天地,万家灯火迎人。家庭聊天群里,爸爸正好发来了一段他刚刚拍的短视频。放眼望去,赣江秋月是那么美丽。

我的山水故乡是赣江。

滏阳河水染绿

郭华

滏阳河是我家乡的河流,但因为它与我们家相隔两个村子,所以它只是我上小学之前从大人那里听到的一条河。人们说它灌溉了两岸,创造了沃土;据说它能带来繁荣和财富,沿河的每个码头每天都在赚钱。当然,也有说是汹涌无情,家乡每次水灾都是因为它决堤。所以,父母是绝对不会允许我们去滏阳河附近的。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周日,我们几个朋友瞒着家人去了滏阳河。初夏,汛期来临前,河水相对平缓、清澈。一眼看到一望无际的河流,我们感到非常兴奋。船夫悠闲地划着船,悠闲地在两岸之间来回。河边种满了各种果树,与生机勃勃的绿色清澈的河水连在一起。究竟是果树把河水染绿了,还是河水映出了绿色的果树,目前还不清楚。

当朋友提议下水时,大家都热情地跳了进去。我们光着上身来到这里,就赤身裸体跳进河里。这次我在滏阳河里游泳。虽然只是简单的试水,但那天我感觉自己长大了。然而,每个人都带着教训回家了。虽然没有人承认曾经下过河,但用手指可以看到被初夏阳光晒黑的肩膀上有一道白色的印记。每个家长都知道,这是他下过河的铁证。

一年四季,滏阳河每天清晨和黄昏都有不同的色彩。 14岁那年,我回到村里参加劳动。春夏之交,我的家​​乡在滏阳河上建了一座提水站。作为配套工程,还开挖了引水渠。由于我年幼体弱,我被分配到挖沟工地的厨房干活。厨房位于滏阳河畔的一间茅草棚里。傍晚时分,我坐在河边。天上的火云倒映在河水中。滏阳河变成了红色,河水就像一条火河。这一幕深深地铭刻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至今从未褪色。

第一次站在高处俯瞰滏阳河,是我跟随父亲去衡水市探亲的时候。滏阳河上的石桥是衡水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要去看看。我躺在石桥栏杆上,看着北上的江水和蜿蜒的船队,胡思乱想。历史上,阜阳河上不仅有货船,还有直达天津的客船。正是这些船只载着许多人离开家乡去追寻梦想。年复一年,民间流传着无数传奇故事。我看着远去的船队,憧憬着以后沿着滏阳江走出去。

上大学的时候,我确实出去了,但是毕业之后我又回来了,回到了衡水,一个富阳河穿城而过的小镇。然而,滏阳河的变化却让我失望了。不仅停止了流动和航行,而且仅及脚踝深的污水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夏天,走过石桥,脚步会加快。

这期间,我再次离开衡水。当我再次回来,准备把晚年托付给小镇的时候,最让我惊讶的是滏阳河的变化。污染物入河已停止,多年积累的黑臭污泥已全部清理干净,滏阳河又恢复了清澈的河流。最巧妙的是河流城市段的改造。不仅铺设了整齐的河坡和美丽的河滨步道,还进行了精心的绿化。清晨和黄昏,市民们沿着河边散步或跑步,呼吸着河水带来的新鲜空气。

作为见证了大半辈子的滏阳河的人,我有时更愿意沿着河堤走得更远,去寻找滏阳河岸上留下的记忆。当我陪父亲去衡水市时,我特意放弃了方便的道路,绕道去了滏阳河堤。我在潺潺流水和梨花香的陪伴下慢慢地推着自行车。今天的河水再次让我闻到了记忆中的温暖。

所发生的变化令人欣慰。几年后,滏阳河的美景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心里热切地期待着……

版式设计:沉一凌

《人民日报》(2022年10月05日第08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19:12 , Processed in 0.0614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