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屈太侠老师提出撤德育处引发热议,德育工作真能被取代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213
发表于 2024-11-3 07: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看到曲太霞老师的“如果我当了校长,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关闭德育部”时,我感到震惊。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发现目前北京只有一所学校把“德育部”换成了“学生部”,原来的职能保持不变。全国校长那么多,但有这个想法的只有一两个(或者不是校长的时候有这个想法)。为什么没有人将其付诸实践?因为他最终会发现,这真的无法撤回,而且无法撤回。

首先我们先来科普一下德育部。是校长推进学校学生德育目标的职能机构。随着德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德育为先,教育为先”、“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德育部的设立,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国家意志。以上要求德育部的日常工作包括:班级建设、班主任培训、学生行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沟通等。

作为校长,你会发现学校虽然有围墙,但办学必须开放。与政府部门的联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除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外,还有文明办、妇联、科协、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委员会、扶贫办等,因为青少年教育也是部门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这些工作大部分由德育部门实施。校园里还有一些突发事件和特殊学生,不是任何一个老师就能处理的,所以德育部就成了救火部门。如果德育部取消了,谁来做?

曲文的核心观点是,教学本身就包含了德育,设立德育部门是多余的。这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教书育人中,每个人都是德育者,每个学科都具有德育功能。美国最好的老师莱夫说:“我不是一个教学生某一门学科的老师,我是一个学生的老师。”但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真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怎么能用英里来衡量呢?

现实中,很多老师只是觉得管理学生是班主任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教好自己的课。你听不听是你自己的事,只要不影响上课就行。有一个笑话,上课时,老师语重心长地提醒:“如果后面聊天的同学能像中间打牌的同学一样安静,就不会影响前面睡觉的同学了。”理想的老师应该“给学生一碗水,“我有自己的河”,但站在讲台上就停止成长、重复教案一辈子的老师不在少数(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有出台《教师法(修订草案)》)我们能指望他们热衷于“改善孩子的心灵工作”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普通教师未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一是意识不足,二是能力不足。师范院校没有“德育”专业,存在先天不足;今天的学生也消息灵通,不再只是把一张白纸交给老师。老师们不能再只靠喊叫来解决问题了。一意孤行,很容易引发“师资问题”。 “道德”的红线可以是劝告人们说话,最坏的情况是丢掉工作。网上的各种舆论也是铺天盖地。大多数老师宁愿没有职称,也不愿当班主任。如果你得罪不了他们,你可以随时躲起来。另一方面,科学的评价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唯分论仍有相当大的市场。德育工作既费力又费力,很难立竿见影。不过,“抢分数”虽然简单粗暴,但见效却很快,何乐而不为呢?呢绒?

至于曲文所说,“基本常识都是家长教过的,不需要老师重复。”我什至不同意。作为在道德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父母,自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促进法》也频频出台。但要真正改变父母、知行合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竞争激烈,内卷化严重。很多家长仍然教育孩子“只要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加之疫情影响和社会经济低迷,很多家长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离婚率居高不下,压力层层传递。越来越多的特殊家庭的孩子开始上学。他们准备好接受教育了吗?

曲文也有一个观点:德育部是搞活动的,活动多还是少搞为好。德育沦为活动、形式主义。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些原因也可以在之前的文章中找到。德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应当共同努力。但现实中反道德教育的做法太多了。父母不像父母:他们应该是亲密的伴侣,却常常成为指责者;教师不像老师:他们本应是品格的示范者和塑造者,但他们却成了知识的传声筒和“搬运工”,甚至是提醒者。交作业的“黄世仁”。班主任本身工作量很大,德育干部也有教学任务,所以要应付得很忙。确实,“以活动落实要求”甚至“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不少。

难道校长和主任不知道这个情况吗?市长和州长知道吗?领导者会说人们想要结果。人们说,为什么我需要成绩?看疫情,有的人在家享受流行美食、喝辣、悠闲出行;有些人焦躁不安,甚至冒险翻墙出去上班。为什么?如果评价体系、分配体系、社会保障等不能与时俱进,教育这个结就很难彻底解开。

如果德育部取消了,德育工作能做好吗?现在大学不是还需要专职辅导员和学术办公室吗?更吊诡的是,大学还在强调饭前洗手、诚信测试等本应在幼儿园就学的东西。但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得出结论,这些机构不需要它?德育部门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如何,因地方、因学校而异。如果你不加选择地留下它,你最终会窒息并失去食物。同样,从《党章》的规定来看,党员干部更要严于律己,非命令不做。那么反腐败局应该做什么,应该做哪些检查呢?反腐局和巡视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目前还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问题的本质不是要不要撤回德育部,而是要解决教育困境。教育问题从来就不是、或者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德育部本身需要升级,我的理解是,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外,还应该成为一个研究所:问题在哪里,策略在哪里,带领班主任、班主任一起行动;成为加油站,帮助人们通过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积极心理教育,赋能师生成长,引领终身发展;成为更好地连接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桥梁纽带。这样一来,德育困境即使无法解决,至少也正在解决之中。

在当前复杂的舆论形势下,一些破坏性的声音会被放大,甚至引起民众的误解。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有一句话在教师中很流行:“学校管理者只需要一个按铃的人和一个安排课程的人”。对一些教育干部的不作为、随意行为,既有失望,也有愤怒,也有人为的撕逼。分裂和反对。比批评更重要的是建设。我们可以对教育感到愤怒,但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期待看到瞿老师再写一篇《关于德育部撤销后的打包方案》。

最后我想对德育处的同志们说几句话。如果他们看到这篇文章,恐怕会有些愤怒和委屈。某种程度上,他们更理解痛苦,也更无奈。这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但他们仍然坚持下去。他们迫切需要的不是批评,德育部门需要的不是退出。

从长远来看,德育部可能会被取消,就像共产主义时代政府被取消一样。但不是现在,也不是现在。

作者 |曲太霞;尹涛(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

来源 |太夏说道;新正传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17:58 , Processed in 0.0648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