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华侨大学石媚学姐考研北大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662
发表于 2024-11-3 21: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梅是华侨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15级学生,2019年考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她的考研预考成绩为383分,排名第四,其中政治66分,英语(一)72分。专业课程 1 1

26、专业课二119,复试成绩87.2,排名第二,最终总成绩排名第三。

下面是石梅学长带来的考研经历。

1、慎重选择专业院校

选择学校时,首先要能够激发自己的考研动力。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很一般的学校,你可能就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复习。其次,要看你能否获取信息。最好有认识的前辈或者朋友,这样更容易获取信息。在收集学校信息时,不一定要收集所申请院校的专业信息。当时因为很难找到报考北大马校的信息,所以我就查找了北大其他学院或者其他大学马校的信息,发现了一些线索。第三,考虑自己的实力和学习能力。在选择专业方面,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专业。还应考虑近几年的招生人数和招生比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院校。

就我个人而言,我本科专业是电子商务,但对数学和计算机编程兴趣不大。相反,我喜欢英语和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大三的时候,读过马克思17岁高中毕业时写的《青年择业思考》一文,读完之后,我更加敬佩马克思,非常羡慕马克思的才华。尤其是马克思敏锐的眼光、批判的精神、深刻的思想,我想一探究竟。所以我后来选专业的时候,我尽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文社科专业。经过反复比较和考虑,我最终选择报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并以总分第三名被录取。

2. 考研策略

考研之争,不在于谁花的时间多,而在于谁更用心、谁更有策略。意图是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和探索。它是一种支持你前进的内在动力,而不是强迫你学习的外在动力。我的大学成绩很一般,表现也很平庸。然而,大学四年的学习经历给了我深刻的教训:要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必须用心去做,多想,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不要到处锤击,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

下定决心考研后,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我已经养成了每天睡觉前思考今天复习的习惯。哪些内容未审核?明天你会复习什么?这是我每天睡觉前脑子里都会想的三个问题。思考完三个问题后,我开始在脑海中回忆今天复习的内容,试图每次都将原文带入脑海。

另外,我会把日常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记在心里,找时间寻找答案,把答案完整地读完。如果看不懂,就反复阅读,直到理解为止。晚上睡觉时,思考一下遇到的问题和答案,并尽量将答案完整地呈现在大脑中。

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回忆巩固所学知识。白天解决问题,晚上思考和发现新问题,然后第二天集中精力解决这些新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于久而久之,我自己的很多学习症状和思维误区都被自己发现并解决了。每天尽力保持高度的专注和专注。高度集中注意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向自己灌输知识,攻克疑难杂症。这是我复习时使用的策略。考研学习,应该在策略上下功夫,而不是时间上下功夫,而是应该珍惜并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我把每一天都当成考试前的最后一天,一来是为了珍惜每天的时间,不浪费时间,二来是为了避免在考试前的最后一天紧张得睡不着觉,因为前一天晚上我没有休息。会影响第二天的考试状态。

考试前一个月,由于我把每一科至少复习了两遍,对书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晚上睡觉前,我开始在脑中回忆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以前是回忆详细的知识点,现在开始回忆整个系统,力求融会贯通。如果你发现自己思维短路或者回忆时感觉不熟练,说明这是一个盲点,明天一定要重点复习盲点。比如,睡觉前我会想一想英语(一)整套题的一个题型,哪些题型有可能让我严重丢分。或者想想如何写一篇哲学之类的英语作文,然后在大脑中构建一篇作文。或者想想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的整体框架。总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强和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

3. 考研小贴士

我把我的复习方法称为扫雷法。你自己的知识盲点就像一个地雷。在考试中遇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就像不幸踩到地雷一样。复习时要以克服盲点为重点,特别注意哪些内容是自己不会的,一定要了解清楚。连自己的知识点盲点都不知道。小心你会在考试中得到它。

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一一了解自己不会的盲点知识点,一一清除这些让你头疼的地雷。尽量减少知识点的盲点。如果第一遍不起作用,请尝试第二遍。一遍又一遍地清除雷区,并尝试在没有雷区的情况下清除考试。由于专业课占分比例最大,所以我在复习的时候特别注重专业课。我复习了至少五轮专业课程。每轮评审时,我都会重点关注扫雷区域,并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比如,在复习盲区的时候,我会重点用红笔画出来,并做好记号。这是为了下一轮审查。然后测试一下你是否掌握了盲点。如果还是不确定,那就继续循环复习,直到对盲点非常熟悉为止。

我考研时用的考试方法叫铁扇公主法。这个方法是我跟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学来的。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嘴里藏着一把扇子,却可以吐出来将扇子无限放大。我复习专业课和政治时,主要靠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一些最核心、最关键的术语或观点,而不是背书整篇文章。这个最核心、最关键的术语,就像铁扇公主嘴里的扇子一样。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会把这些核心的、最关键的点展开,我可以回答很多点,写很多东西。事物。但答题的时候,不要写很多废话。如果你写了很多东西,你就无法抓住核心的东西。先把最关键、最核心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再一一回答。

4、考研要修心

考研的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复习期间,每当我感到压力很大、郁闷的时候,我就会读苏洵写的《心灵的艺术》。短短几百字,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大智慧。也是《心术》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战略,什么是用大智慧谋划大局。

《心术》中有一段话:“欲为将军,必先医心。泰山前崩而不变色,麋鹿左起而不眨眼。”然后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等待敌人了。”当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我隐约感觉作者不一般。正是通过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我才明白了这篇文章的精髓。让焦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然后心无旁骛地复习。

你可能会觉得看这些与考试无关的东西是浪费时间,但正是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东西,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和形势,并使我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无论是考试还是做其他事情,都有一套心法。正是这些内在的文化积淀,才能让我们更加脚踏实地,走得更远。不然的话,一个理科高考状元怎么会失踪九年,而一个师从桐城派儒家的人却能当上国家的宰相?

5、考研复试经验与感悟

3月22日复试当天,早上七点多我就来到了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的教室等待面试。里面挤满了等待复试的学生。一眼望去,都是一战、二战的学生。我选择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我想看看谁参加了复试。大家都很注重形象和气质,一看就知道一切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我心里不断地重复着《心术》里的一句话:“泰山在前倒塌,颜色不变;麋鹿左起,眼睛也不眨。”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保持头脑清醒。



7点50分左右,北大马拉松学校的学长们首先要求我们提交身份证等证件,然后抽签决定复试顺序。我报考的专业一共有六个人参加面试,我正好拿到了1号,所以我是第一个参加面试的。抽签完毕后,学长让我们六人进入会议室进行复试。总共有五位老师。坐在中间的老师宣读了复试规则。

八点多一点,我是第一个进去面试的。看到老师,我难免有些紧张,但我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专注于老师的提问。面试的第一部分是用英语进行三分钟的自我介绍。面试前一周,我精心准备了英文自我介绍,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口语。最后,把你的英语自我介绍录制成视频,发现你存在的问题,比如你的表情是否太僵硬,你是否一直微笑,你的语速是否太快,发音是否有错误。最后找英语说得好的人进行模拟练习,让对方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改正。我已经练习了至少20次英语自我介绍,所以在自我介绍时我基本上可以说得很流利。老师会仔细听你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这是给老师留下好印象的非常重要的一步。自我介绍不能超过三分钟,老师会严格计时。

接下来是专业面试。老师会要求你回答三个问题中的一个。回答问题时,不要着急回答。先想好如何回答,然后再详细回答。说话要清晰,语气要柔和。回答完专业问题后,老师会根据你的答案或提交的复试个人陈述等材料进行提问。每个老师都会问这个问题,所以复试的个人陈述一定要写好,最好能表现出你的学术热情和谦虚而不傲慢。你还需要写一些特别的东西来引起老师的兴趣。不要在网上寻找相同的。同时,要实事求是,不要胡编乱造。

我在个人陈述中写道,我读过《论犹太人问题》、《导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著作。老师很感兴趣,问我能理解这个吗?因为这些著作比较难,有些博士生没有读过,所以老师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回答说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实在无法理解。然后我又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也能理解一些了。一位老师听到我的回答,想测试一下我是否真的读懂了。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大意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论犹太人问题》中提到,宗教是长在锁链上的虚幻之花。请告诉我这个幻象到底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陷阱。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根本没有提到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引言》。我知道老师一定没有记错,所以我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没有指出老师的问题有问题。我按照计划,完全围绕马克思在《引言》中的解释进行回答。老师回答完后,就没有再说什么。

因此,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是不要编造你的个人陈述。无论你做了什么研究工作,你都已经完成了。如果你没有做到,你就没有做到。如果你明白了,你就明白了。如果你不明白,就不要假装明白。如果你不懂,假装懂,小心老师给你设陷阱。

如果你在回答问题时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否定,或者老师不断找麻烦,你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今年,我在北大复试时遇到了压力测试。本来我不知道复试的时候会有压力测试。我是复试后才知道的。老师会仔细阅读你提交的材料,然后根据你对问题的回答故意挑剔你、否定你,以此来测试你的抗压能力。压力课一开始,老师首先用怀疑的语气问我,你参加过两次高考吗?因为身份证上写的年龄比我大两岁,所以老师就有了这个怀疑。在我耐心解释后,老师认真地问你,为什么你的马原理本科只考了61分?你是开着的书还是闭着的书?当你遇到这种问你本科成绩为什么这么差的问题时,第一句话绝对不应该是老师的问题太难了。首先说一下我的39分错在哪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说明我对这门科目的考试非常重视。其次,公开承认我当时准备不充分,我已经吸取了教训,以后会更加小心、认真。如果你想说老师的问题太难了,你必须具体说明老师的问题有多难,难点在哪里,而不是主观地概括说问题太难了。否则,老师会认为你只是在寻找外部原因。 ,不会给自己找原因。后来老师根据我对问题的回答,对我进行了一些其他的压力测试。幸运的是,我并没有因为这些压力而失去自己的职位。

面试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我问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问题。每次回答问题时,我都会很快思考老师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然后在脑子里酝酿答案,最后从容不迫地回答出来。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气是否过激,想法是否偏激。尤其是在面临压力测试的时候,老师们会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另外,一举一动都要有礼貌,不要做任何小动作。进门要打招呼,出门要向老师问好。感谢您的辛勤工作。一天复试后老师确实很辛苦。无论你第一次考试考得多么好,都不能忘记礼貌。没有仁义就做不成生意。

复试结束后,4月1日就会发布录取通知书。每一天都很痛苦,可以说每一天都像一年一样。当我看到录取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时,我终于松了口气。虽然我考上了自己梦想的学校,但我知道考上北大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我想向同学们送上一句老话:

精诚所至,金石所开

祝愿所有的高三女生都能顺利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23:43 , Processed in 0.3105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