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探秘海南热带雨林:宝藏植物的神奇世界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665
发表于 2024-11-5 0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江华

热带雨林是一个原始而神秘的空间。到底有哪些宝藏品种呢?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近日,一档户外纪实节目《探索新领地》在腾讯视频上线。在《寻找丛林》节目开场,演员王一博与探险家深入长江霸王岭寻找海南长臂猿,开启了一场热带雨林探索挑战。

山势如戴霸王岭。资料图

海南长臂猿.

节目中,王一博经历了许多新奇的经历,比如爬树、睡吊床、野外做麻辣汤等,还看到了大果榕、燕窝蕨、九姐。植物。节目一播出,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感叹雨林物种的丰富与神奇,令人大开眼界。其实,除了节目之外,海南热带雨林里还有很多植物“技艺高超”、“技能十足”。

雨林中的车前草。

拼图水果。

食用植物:大果榕、燕窝蕨、水洞阁等。

漫步海南热带雨林,每一步都考验着人们对物种的认知。放眼望去,无数的植物、动物、菌类……每一个生命都在展现着它的生机。

在《探索新领地》中,一踏进雨林,王一博就被一种叫“大果榕”的植物吸引了。旁边的探险家提醒他,它的果实深受长臂猿和其他雨林动物的喜爱,人类也可以吃。果肉鲜美,味道甘甜,还能补充水分。

演员王一博在《探新境》节目中前往海南霸王岭追猿。资料图

大果榕成熟的果实是红色的,像一个个红红的小苹果簇拥在枝头,非常有辨识度。大果榕不仅果实可食用,花序基部、嫩茎尖、叶也可食用。它们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富含维生素、无机盐等成分。

作为典型的雨林植物,大果榕具有许多适应雨林的生态特征,如最典型的老茎开花、巨叶现象。如今,在海南的热带雨林里,经常可以看到大果榕的身影,一些小动物吃剩下的果肉散落在丛林中的很多地方。

灵芝的帽子。

继续前行,王一博和探险家们还发现了燕窝蕨,这也是一种食用植物。燕窝蕨的叶子完全长成后,会向四面八方展开,中间有一个巢,就像鸟巢一样,很特别。过去,人们并不知道燕窝蕨可以食用,主要将其作为园林植物栽培。

燕窝蕨的食用部分是刚刚长出的嫩茎和叶子。老叶不能吃。采摘燕窝蕨就像采摘野生蕨菜一样,只采摘其卷曲的嫩茎和叶子,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鸟巢蕨。



很多人都好奇燕窝蕨怎么吃。其实它和普通的绿叶蔬菜差不多。可炒、可炖、可煮、可腌成泡菜。燕窝蕨本身具有野菜的鲜味。烹饪时无需添加额外的调料。简单地与调味料一起炒,做汤即可。您可以品尝到其独特的鲜、脆、嫩的口感。

其实,说到海南热带雨林里的食用植物,水洞阁也很常见。这是一种甜甜的野果,属于猕猴桃科水洞阁属,与猕猴桃是“表亲”。

水洞阁喜欢潮湿的地方,不喜欢强烈的阳光。多生长于海南热带雨林溪流沿岸。水东哥个子不高,只有三五米,叶子像枇杷叶,所以得了水东的绰号。

大片雨林树木长满了附生植物。

据琼中梨木山区村民付文凯介绍,他小时候就到山上玩。当他中午饿了的时候,他的朋友们就会留意溪边的树木。如果运气好的话,他们会发现一棵开满白色花朵和果实的水洞树。哥哥。这时候小伙伴们就会欢呼起来,开始吃饭。付文凯说,水东哥味道甜,汁有点粘。当鸟类啄食这种小果实时,它们常常会啄出一条长长的粘稠液体线。因此,它有一个令人倒胃口的名字,“鼻涕果”。

但水洞阁果实成熟后易腐烂,不易储存,不适合作为水果大规模种植和销售。所以,水东哥至今只能算是一种野果,无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有趣的是,在海南的热带雨林里,美味的水果不仅是“兄弟”,更是“母亲”。被称为“母亲”的果实是香桃木。相比还在野果系列的水东哥,桃金娘已经是家喻户晓了。野山坡上,低矮的桃金娘开花结果,枝头结满了紫黑色的果实。它们肥硕圆润,味道香甜诱人。

鸡真菌。

珊瑚真菌。

药用植物:九节、血叶兰、四方草等。

在海南的热带雨林里,惊喜与危险总是并存,因为人们万万没想到下一秒就会遇到新的物种,或者被水蛭、毒蛇等悄悄盯上。

节目中,王一博和探险家都被水蛭咬伤。虽然这在雨林中是常有的事,但看到皮肤上附着的水蛭,王一博还是戴上了“疼痛面具”。幸运的是,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水蛭。有一种叫“九解”的药材,咀嚼后敷在伤口上,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据统计,海南岛已知药用植物有3000多种,其中大部分发现于海南热带雨林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院专家表示,正是因为海南保存完好的热带雨林,海南才成为药用资源的宝库。

橘子树的白色果实。

例如,一种叫做“血叶兰”的兰花,因其叶子呈血色而得名。其根茎匍匐生长,如蚕卧石上,故又称石蚕。其茎节如莲藕节,故又称石莲藕。

血叶下珠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全草均可入药。它性凉,具有滋阴润肺、健脾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结核病的咯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等症状。

从外观上看,血叶兰与俗称的血叶兰相似,常常被人们混淆。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兰科的成员,但属于不同的属。

血叶兰和一枝黄花经常被误认为是它们的叶子。 的叶子因网状叶脉交织在一起的金色线条而得名,而的叶子有1到5条叶脉,但有时也有网状叶脉,这也是它们更容易混淆的原因。

事实上,除了满足现代人的日常保健需求外,雨林药用植物的奇妙用途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人们治疗外伤的首选。



海南岛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区。黎族聚居地区大部分位于中部山区。海南热带雨林周围还散布着许多黎族村寨。黎族人民生活、工作在高山上。传统的刀耕火种、山林狩猎是他们历史上主要的生活方式。他们在采集、狩猎活动中,经常遭受碰伤、外伤出血、动物咬伤等意外伤害和外伤。

因此,黎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总结出许多用草药治疗外伤的有效经验和方法。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资源为它们提供了“天然药房”。

在五指山地区,每年秋天,红红的枫叶就成为该地区最吸引人的风景。这里分布着大量的枫树,属于金缕梅科。它们生长在低海拔的次生林地和草原上。每年落下的三角形枫叶,被黎族人巧妙地用作治疗外伤的天然草药。

据当地黎族群众介绍,将枫香树皮加适量食盐捣烂,涂于患处。树皮、叶、果实、树脂均可入药,具有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等功效。除三角枫外,仙人掌、菠萝、四合草、桃金娘、木棉等中部山区常见植物也可用于治疗蛇咬伤、止血、清凉解毒等。

黎族民间治疗外伤的草药以鲜药为主,基本上取自热带雨林。这些鲜药大多生长在靠近水源的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其药效明显优于干药。

榕树的树干结果了。

蓄水植物如藤本植物、海南藤等。

高大的树木直插云霄,尽显雄伟。伴随的藤蔓是这片雨林中的舞者。它们缠绕或附着在树上,爬过树干,到达大树的顶部。它们用轻盈优美的“身体”占据高地,吸收充足的阳光。

在《探索新领地》中,各种藤蔓频繁出现。在海南热带雨林中,藤蔓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因其强大的蓄水功能而令人惊叹。它们体内似乎有一个强大的水泵,可以将树叶和叶子抽到距根部数十甚至数百米远的地方。鲜花和水果提供充足的水分。

攀附在大树或岩石上的杆藤,因其储存丰富的水而被称为“天然水壶”。其茎粗而扁平,能储存大量水分,下部无枝叶,可节约使用。水分等生存资源,以保存体力,更好地向上生长。

据央视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报道,一根1米长的杆藤含水量约为3毫升。切割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从横截面渗出。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断面上有许多密集排列的小孔。它们是藤本植物中常见的维管束(管道)结构,它们相互连接以形成输水和其他系统。

藤蔓储存水分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其强大的蒸腾力。当树冠中的叶细胞通过蒸腾作用失去水分时,附近的叶肉细胞会从邻近的富含水分的细胞中窃取水分。导管单元是相似的。脱水的导管细胞从旁边富含水的导管细胞中窃取水分,形成一系列水压梯度,水被不断地“拉”高,直接到达森林冠层。

在雨季,杆藤吸收雨水并将其储存在藤内部。这些天然水源成为生活在雨林中的动物宝贵的饮用水来源。杆藤开花后,还会结出一串串的果实,成熟后汁多味甜。当地人会用这种野果来酿酒。

百花岭里,一棵古树遮天蔽日。树的树枝和树冠上生长着蕨类植物、菌类等四十、五十种植物,成为许多昆虫和鸟类栖息的天堂。粗如成人的前臂。 “绳子”就像一根绳子,从半空中整齐地斜拉,扎进泥土里。

草珊瑚的红色果实。

这些“金线”的学名是海南藤。他们用气生根攀爬。它们是海南热带雨林的奇观,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有专家表示,海南芋头长根与吸水、呼吸有关。

一般情况下,海南藤生长在岩石或低矮的树木上时,是不会长出长根的。只有当它爬到树顶站在高处并吸收足够的阳光时才会向下生长。 。这些长根上覆盖着肋骨状的鳞片。下雨后,用手挤压鳞片,水就会渗出。鳞片内部像泡沫一样,可以吸收一定量的水分,促进根部向下生长,滋润生长点。

有专家特别提醒,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尽管雨林中的许多植物具有储存水分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储存的是干净的水。有些植物的汁液甚至有毒。普通人不要轻易进入雨林。如果一旦进入雨林,就不能随意触摸一些植物,甚至不能吃喝,以免危及生命和健康。

*本文除署名外所有图片均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平拍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23:47 , Processed in 0.2042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