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民国十大国学大师究竟是谁?章太炎、梁启超榜上有名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662
发表于 2024-11-5 02: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国历来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镇。其大师众多,个性十足。具有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的双重特征。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绝唱”。

前几年,媒体评选出近代“十大国学大师”,其中有鲁迅、郭沫若等人,大家都笑了。鲁迅这些年升得太高了,成了连他自己都不承认的“神”。事实上,在民国学术界,鲁迅的地位并不高。他的贡献是思想上的,而不是学术上的。

那么,真正的民国“十大国师”是谁呢?

【章太炎】:1929年,《上海时报》出版了一份《文学将军榜》,模仿《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将军的格式,对当时文化界的大人物进行了排名。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是:是章太炎。

清华大学国学学院成立时,首批确定的导师名单是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但章太炎却坚决不去,因为他看不起后两人。他曾说:“如果梁启超群,岂能载入史册?”至于王国维,他甚至轻蔑地称王国维为“败儒”。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出生于浙江余杭。原名学城,字梅叔(为纪念汉代傅氏梅城),后改名秉林。由于反清意识强烈,在欣赏顾江(顾炎武饰)的行为后改名江。世人常称他为“太炎先生”。早年又被称为“皋兰室大师”、“刘子君私人弟子”等,后自认为“民国遗民”。他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涵盖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著述颇丰。

【梁启超】:清华大学“四大导师”之首。他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词。他一生成就了古代学者所说的:“进者谋天下,退者着书立说”。 “终极境界。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又名卓如、仁甫、仁恭,又名印兵师主人、印兵子、艾士克,中国新人、自由斋大师。清朝光绪年间,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文学家。 1898年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中国近代改良派、新法家的代表人物。

他自幼拜师,八岁习文,九岁能文千字,十七岁考中,后师从康有为,成为一名学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改革前,他与康有为联合省领导发起“上书”运动。此后,他先后领导北京、上海羌社。还与黄遵宪共同创办《时事报》,担任长沙时事学校讲师,着有《改革讨论》,推动改革。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作品编入《冰饮室集》。

【王国维】:被誉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文学思想家,梁启超称赞他:“一位学者,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原名国祯,字靖安,又字伯玉。初名理塘,后名官塘,后又名永官。谥号忠启。汉族,浙江省海宁府(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交汇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求新求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将西方哲学、美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结合,研究哲学、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其后他研究歌词、音乐和戏剧,后来又主修历史、古文字和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历史的奠基人。更重要的是,他的研究中从来没有专家。他开创了自己的家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教育、哲学、文学、戏剧、美学、历史学、古代文学等方面都有渊博的造诣和创新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学术遗产。



【陈寅恪】: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的梁启超曾说过:“我梁启超虽然写了很多著作,但我所有著作加起来,还不及先生的价值。”陈三百字!”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何寿,江西修水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百年难遇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诗人于一体的人物。他与叶其荪、潘光旦、梅贻琦并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学家之一。与吕思勉、陈渊、钱穆并称为“前史学四大家”。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是“晚清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其祖父陈宝桢曾任湖南巡抚。他的妻子唐韵是台湾总督唐劲松的孙女。由于其显赫的家世和杰出的学识,在清华大学任教时被称为“王公之子、教授中的教授”。着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唐代政治史随笔》、《元白诗札》、《金明观系列》、《柳如是氏离别传》、《寒流堂梦》等

【陈元】:胡适曾评价说:“南史学勤奋,但过于相信过去;北史学可以怀疑过去,但知识太简单;能融合南北之长,而消除它们的”。缺点是王国维和陈元。”

陈元(1880年11月12日—1971年6月21日),字远安,又名远安,汉族,广东省广州市新会县人。他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

陈元先后创办广州光华医学院、北京孤儿勤工助学园、北京平民中学。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导师。 1926年至1952年任辅仁大学校长。 1952年至197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1949年前,兼任北京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

陈渊的主要著作有《元代西域中国文化考》、《校勘解释例》、《历史禁忌例》和《通鉴胡注》等。还有《陈集集》。袁氏学术论文》在世界各地发表。陈渊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而二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的许多著作已成为历史学领域的经典,有的被译成英文、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称他为“国宝”。

【黄侃】:章太炎的首席弟子,成就不如师父。有学者评价:“中国历史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总结时代思潮的是孟子、荀子;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只有章太炎和黄继纲(黄侃小名季纲)概括了其思潮。

黄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初名乔鼐,后改名乔欣,最后改侃,字季刚、季子。晚年自号梁守居士、湖北齐晴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11年辛亥革命先驱者,著名语言学家、国学大师。

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从章太炎。他接受了小学和儒家经典的学习,成为张氏的大弟子。曾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西大学等教授。后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他与章太炎为“小学以来的小学大师”。乾嘉时期”和“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继承者”。

黄侃一生心高气傲,无人瞧不起,唯独对刘师培敬而远之。当刘师培病重时,黄侃不顾辈分,心甘情愿地成为刘师培的弟子,并表示如果刘师培的知识断绝了,世界就没有希望了。

【刘师培】(1884年—1919年11月20日),字沉叔,别号左举,汉族,江苏仪征人,儒生。刘桂增之子,刘文启曾孙。着有《左虚集》八卷,《左虚外集》二十卷,《左虚诗录》四卷,《词录》一卷。着有儒家经典(主要是小学学、左传学)、历史(开创中国近代学术史)、文学(倡导“六朝文学”,保持扬州派骈文文学传统)专着74部。 。



着有儒家经典(主要是小学学、左传学)、史学(开创中国近代学术史)、文学(倡导“六朝文学”,保持骈文文学传统)专着七十四部。扬州学派).收录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宁武南氏出版的《刘慎树先生遗书》。据说这一卷是最好的。然而,在日本拥护满洲国的时候,刘师培在民报时期写的关于满洲异族的文章全部发表了。而且,许多早期发表在报纸和期刊上的文章都丢失了。

【辜鸿铭】: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有两个人代表东方文化,一个是泰戈尔,一个是辜鸿铭。泰戈尔访问中国时,专程向辜鸿铭求教,辜鸿铭却说泰戈尔不懂《易经》,别再自称代表东方文化了,回去写你的诗吧!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唐生,号历成,自称漂泊者,东西南北人。他还被确认为汉宾读者和他的英文名字“Dong Heng”。祖籍福建省惠安县,出生于东南亚英属马来西亚槟城岛。他通晓中西语言,被誉为“晚清怪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马来语等9种语言。他已获得13个博士学位。他是满清时期精通西方科学、语言和东方国学的人。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本——《论语》、《中庸》、《大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还撰写了《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传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等英文书籍,热衷于弘扬东方文化和西方人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到中国不能不看三大会堂,但不能错过辜鸿铭。

【冯友兰】:20世纪中国最权威、最有影响的哲学大师之一。 “中国人了解、研究、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一个可以超越但不可超越的人物。”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智升,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七邑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24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师从约翰·杜威。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大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至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着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新编中国哲学史》、《镇远六书》等,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重要经典。 20世纪以来,对现当代中国学术界乃至国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现代新儒学”。

【钱穆】:与陈寅恪、陈渊、吕思勉并称“史学四大家”。黄仁宇评论道:“钱穆先生可能是继承中国写史传统并将其带入现代的领军大师。”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嗣,笔号公沙、梁寅、玉王、谷云,后号苏树老人、七芳桥人,谥号“苏树堂。 ,苏书楼。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钱镠、乌苏王的后裔。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界尊他为“一代宗师”,有学者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大师。与吕思勉、陈渊、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我要奖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23:31 , Processed in 0.0768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