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4|回复: 0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生物探究实验: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实验归纳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63
发表于 2024-11-5 21: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中生物八年级(I.)生物探索实验归纳 人类教育版

1. 蚯蚓实验

如果图片是观察蚯蚓外部形态和运动的实验,请结合实验程序和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1)取一条活的蚯蚓,可以发现它的身体由许多环组成,这使得它的身体运动灵活。如图所示,蚯蚓身体的前段在末端。原因是它是靠近身体这一端的肥大和非节间沟

(2) 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的腹面,会感觉到小的突起,称为。如果你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小突起,你可以看到它们面向身体的后部,具有次要功能

(3)用手触摸蚯蚓,也可以感觉到它的体表,所以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摩擦蚯蚓的体表,这样才能保持它的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的呼吸

(4)实验完成后,应如图所示处理蚯蚓

2. 鲫鱼实验

根据鲫鱼观察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 鲫鱼的体质有利于减少水量

(2) 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水,慢慢滴在鱼的嘴前,你会看到墨水从鱼身上流出来

轻轻提起鳃盖,发现鳃的颜色是由于覆盖着鳃丝。鳃的这一特性有利于鲫鱼的完成

3. 鸟的探索性实验

通过探究“适于飞行的鸟类特征”,你会发现适宜飞行的鸟类特征是:

(1) 鸟的体型可以减少飞行过程中对它的空气;

(2)鸟类的体表被覆盖,用于飞行的羽毛主要是正羽;

(3) 前肢呈扇形;

(4) 鸟类的胸肌;

(5) 鸟类的骨头很轻,长骨是空心的;

(6) 鸟类的食物摄入量、消化能力和食物残渣形成后不在体内停留;

(7) 鸟类的心率比人类快,并且具有运输血液的能力;

(8) 当鸟呼吸时,除了肺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器官与肺相连

4. 在探索老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中,一组学生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在迷宫出口处放一些老鼠最喜欢的食物,将老鼠放入迷宫入口,并记录老鼠的“试错”次数。因此回答说:

(1) 与蚯蚓在“T”形迷宫中行走相比,老鼠的“试错”要少得多,因为老鼠比蚯蚓更有能力,而这种差异主要由此决定。

(2) 实验结论:

(3) 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领域有哪些?(只回答一个)。

(4)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还是以小鼠为例,然后提出一个探索问题。

有答案

(1) 学习;遗传;

(2) 老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一种习得的行为;



(3) 用 2 只以上的小鼠进行实验;重复实验等;

(4) 例如,不同性别的小鼠的学习能力是否存在差异

5. 研究动物的行为:老鼠走迷宫获取食物

(1) 提出问题:关于小鼠在迷宫中行走获取食物的行为,您想要探讨的问题是小鼠在迷宫中行走的进食活动是先天行为还是习得行为

(2) 做一个假设:你做的假设是老鼠的迷宫取食活动可能是一种学习行为

(3) 制定并实施计划: (1) 确定将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如小鼠等;(2) 准备适当的食物,如植物种子、水果等;(3) 选择好的地点和时间;(4)确定实验记录方法;(5) 按计划进行勘探

(4) 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结果:小鼠通常能够在多次“试错”后获得食物。

实验结论:小鼠的迷宫取食活动是一种学习行为

(5)问题分析:(1)不同小鼠的实验一般不一样,因为不同的小鼠学习能力不同,实验过程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这些探究活动如何激发你自己学习对于同一物种或不同种类的动物的不同个体,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不同,因为学习行为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6. 蚂蚁是怎么交流的,一个实验小组做了以下的探索实验,如图所示:

(1) 将三块小石头放入装有少量水的容器中,形成三个小岛,并用两条等长的小木条将小岛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就只能通过小木棍制成的“桥”到达其他小岛。

(2) 先把饿蚂蚁放在 B 岛,把食物放在 C 岛,什么都不放 A 岛,好几次搜索后发现蚂蚁在 C 岛找到了食物。

(3) 小组成员将连接 BC 岛与 AB 岛的“桥”交换,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到有食物的 C 岛,而是直接爬到 A 岛。

(1) 如果您是该组的成员,则基于上述查询做出的假设为:

结论是:

(2) 蚂蚁群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他们是有行为的动物。

(3) 蚂蚁是类昆虫,体表的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是。

(4) “蚁丘中千里堤被毁”,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生物体适应环境 B. 生物体影响环境 C. 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附答案 (1) 蚂蚁依靠气味(运动、声音等)传递信息蚂蚁依靠气味传递信息

(2) 社会行为

(3) 外骨骼

(4)乙

7. 在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索活动时,需要培养细菌和真菌。以下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请完成以下问题:

(1) 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

(2) 疫苗接种;

(3) 制备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例如,加琼脂的牛肉汁);

(4) 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孵育



(1)以上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在教室、校园草地、山林、水泥路、公交站旁等地方,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然后盖上盖子密封。此活动对应于上述哪些步骤?

(3) 上述步骤 (1) 的目的是

(4) 根据您的上述询问,您认为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8.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以下是对“观察酵母和霉菌”实验的描述,其中误差为 ()。

A. 青霉菌可以进行出芽繁殖

B.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

C. 青霉菌白色直立菌丝在放大镜下可见

D.酵母在显微镜下有明显的液泡

在实验 “观察酵母和霉菌” 中,您观察到酵母的结构应该、、、和。

9. 证明细菌和真菌对植物体的分解作用

为了证明细菌对植物遗骸的分解作用,一组学生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这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棵树的落叶分为A组和B组,实验时滴加蒸馏水保持叶子湿润, 请分析这三种实验方案。

(1) 为什么两组实验使用相同的叶子?

(2) 为什么要保持叶子湿润?

(3) 请找出每个实验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4) 您认为哪种解决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有答案

(1)本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在植物上的分解,因此在设置对照时,应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或没有细菌的不同条件外,其他条件应相同,因此 A 组和 B 组应使用相同的叶子。

(2) 因为细菌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3) 方案 1 中,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实验组。在方案 2 中,A 组是对照组,B 组是实验组。方案 3 中,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实验组。

(4)因为对照组和实验前实验组的条件完全相同(均已绝育);实验结束后,除单一变量 (接种和未接种) 外,对照组和实验组处于相同的条件下 (无菌条件)。可以看出,只有选项 3 排除了所有可能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方案 3 的实验结果与方案 1 和方案 2 相比更具说服力。

10. 部分同学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有以下操作:

(1) 在生产过程中,所有器皿必须干净整洁,这是为了:

(2) 曲用于生产甜酒,因为它存在于曲中。

(3) 是由于将制作甜酒的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

(4)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容器的开口,因为:

答案: (1) 防止其他细菌污染 (2) 酵母 (3) 为酵母发酵提供合适的温度

(4) 防止空气进入和其他杂菌污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2:51 , Processed in 0.1759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