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0

湘雅医院 117 年更名简史:见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百年执着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703
发表于 2024-11-5 23: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日报长沙10月19日电:从原来的雅礼医院,到湘雅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湘雅医院……再到今天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自1906年建院以来,湘雅医院已运行了117 年。风风雨雨的岁月里,经历了八次更名。每一次更名,都意味着医院管理体制的改变,与历史发展和医疗进步相呼应。每一次求变,都是湘雅人迈出的新一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景。)

如果你想知道:“湘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何时、何人评价《南湘雅》?湖南人为何称湘雅医院为“附一”?为什么名字变了?您可以跟随我们走进一段简短而曲折的更名史,见证几代人的百年坚持。

追本溯源:“象”、“雅”是什么意思?

受耶鲁大学一些校友会(后来的雅礼协会)的邀请和派遣,爱德华·休谟博士来到湖南长沙,希望为这片东方土地的现代医学实践和医学教育奠定基础。 1906年,雅礼医院在西牌楼开业。

1914年,由驻京湖南官员、湖南省政府官员和乡村士绅组成的民间组织“湖南省羽群会”与雅礼会签订十年办学协议,创办湘雅医馆。教育体系:包括湘雅医学院、湘雅医院、湘雅男女护理学校培训部,其中“湘”是湖南省的简称,“雅”是雅礼协会的意思,“湘雅”由此得名。

1915年,雅礼医院更名为湘雅医院。

(雅礼医院。)

1916年1月,长沙马园岭湘雅医院和学校规划图确立了湘雅医院、湘雅医学院(后称湘雅医学院)、湘雅护理学校“两校一院”的构想。图案。

很多人会问:“北联南湘雅”从何而来? 1921年秋冬季开始,美国教育考察团对中国具有外资背景的现代医学教育机构进行了详细考察。在考察了协和医学院等医学院后,他们南下长沙,了解了与耶鲁大学校友有着深厚渊源的湘雅医学院的办学条件。 1922年初,考察组对湘雅系统的校园环境、师资队伍、办学规模、专业与课程、基础教学、实验室设置与实验教学、临床教学医院规模、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进行了效果。经过比较,他们认为:

湘雅是全国医学院校中水平最高的院校之一,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罗克韦尔公益部主办的协和医学院。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它是中外联合举办的。但位置有点偏远,财力也不雄厚……从此就有了“北联南湘雅”之说。

1940年,西迁贵阳的湘雅医学院,应校长张孝谦的要求,由私立转为国有,更名为国立湘雅医学院。

(抗战前,湘雅医院前。)

抗战时期,湘雅医学院应湖南省政府的要求,在湖南省内设立了多家临床医院:应当时湖南政府的要求,将长沙湘雅医院划归沅陵湘雅医院;第三次中日长沙保卫战期间,败日军烧毁湘雅书院后,残存的湘雅人迁往安化,开设湘雅医院安化东平诊所;湘雅医学院沅陵医院,1945年7月,更名为沅陵湘雅医院;湘雅医学院耒阳医院,后并入湖南省中正医院。

转型:“附属”身份变化



湖南和平解放后,人民政府分两步接管湘雅系统:先是军队代表接管湘雅医学院,后湘雅医学院代表政府接管湘雅医院和湘雅护理学校。

(1950年,湘雅医院。)

1951年12月,湘雅医院更名为湘雅医学院附属湘雅医院,正式建立湘雅医学院领导下的湘雅医院管理体制。

“挂靠”二字的加入,不仅代表着医院与医学院隶属关系的确认,也使湘雅医院真正置于人民政府管理之下,标志着湘雅医院角色的正式转变。

由于“湖南羽群会”与雅礼会联合成立湘雅,无论湘雅医学院是民办还是国营,其医学院、医院、护校都是行政层面的并行机构,各自指挥1940年设立协调机构,1941年8月前为湘雅医疗中心董事会。 1941年后,为私立湘雅医疗中心董事会。

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湘雅医学院成功被政府接管。学院接管时,为推动医院和护校早日被政府接管,师生员工积极努力,成立了联合管理委员会,为湘雅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将整个湘雅体系带入了一个新时代。符号。

(湘雅医学院接管湘雅医院会议。)

1951年1月12日,湘雅医学院凌民友、尹传照、湘雅医院邓一代、湘雅护理学校王太原代表各自单位联名上书,请求政府接管湘雅医院和湘雅。护理学院,由湘雅医学院直接领导。 11月1日,学院通知湘雅医院和湘雅护理学校,并责令接管。 12月8日校庆日召开接管大会,湘雅医学院领导湘雅医院、湘雅护理学校的管理体制正式成立。

更名:三度更名谋求发展

1953年,在抗美援朝的特殊时期,长沙雅礼会代表余道存被驱逐出境。湘雅与雅礼协会的交流中断。湘雅医学院附属湘雅医院更名为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6年,经卫生部和湖南省政府批准,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立,并于1958年举行揭牌仪式。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名为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987年,湖南医学院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随后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为什么湖南人习惯性地称湘雅医院为“附一”?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湘雅”一直默默无闻,红楼上也挂着“第一附属医院”的招牌; 1958年建成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992年建成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行政层面,三所医院是医科大学附属平行机构。长沙人甚至湖南人更习惯称其为“附件1”。这个称谓被“老长沙”人口口相传至今,成为湘雅的民间“昵称”。

重生:“湘雅医院”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1992年11月,湖南医科大学党委将湖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再次将久违的“湘雅医院”名字推入历史舞台。



湘雅、湘雅路更名:1992年,全国建制医学院校掀起了恢复医院名称的热潮。湖南医科大学也曾申请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但因审批程序问题未能如愿。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恢复“湘雅”这个名字已经没有希望了。

(湘雅医院风景。)

不过,考虑到医科大学对附属医院具有决策和管理职能,湖南医科大学党委将主动将第一附属医院更名为“湘雅”,因为该医院是湘雅医院的历史渊源。整个湘雅系统,还有道南正脉,隐姓埋名了三十九年,被赐名就更自然了。

1996年6月,长沙市地名委员会顺应民意,批准将湖南医科大学南北医院之间的北站路更名为湘雅路。

新征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00年,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中南大学。新成立的中南大学有明确的共识,那就是充分发挥“湘雅”的黄金品牌优势。

2001年,医院正式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医院踏上了新的征程。

2000年11月,中南大学成立“湘雅医学院”,医学院终于恢复名称;但对于附属医院的命名,却存在不同意见。

当时,湖南医科大学有3所附属医院。考虑到另外两所医院均用数字更名以示区别,有人提议将湘雅医院命名为“中南大学湘雅第一医院”;但原医科大学的领导和医院员工却不同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他们却坚持使用“湘雅医院”作为应该使用的名称。

在全面回顾湘雅医院更名历史后,最终沿用了百年湘雅原来的名称,并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名义开启了新的世纪。

纵观全局,中南大学的成立,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增强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为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同样,依托重组后的资源优势,湘雅医院不仅成功恢复名称,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医疗区、学生住宿区等建设项目的机遇。医疗、教学、科研的基础环境显着改善。

如今,中南大学所属“湘雅品牌”已推广、使用、共享,发展成为“1+3+6”,即一所医学院、三所医院以及湘雅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湘雅护理学院、湘雅口腔医学院(湘雅口腔医院)、湘雅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

“香芽”诞生于中国现代医学的黎明之际。在战乱年代,与民族同甘共苦,肩负保家卫国的责任与大义。在曲折的探索过程中,即使名字变了,但始终没有改变。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新的征程上,“湘雅”涅槃重生,秉承“勇、勤、慎、诚、爱、谦、廉”的院训,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医院的愿景迈进。人民满意、有湘雅特色、世界一流的医院。

经过多年的努力,“湘雅”不再只是湖南羽群学会与雅礼协会合作的代名词。它凝结了几代湘雅人不懈的发展和奋斗,成为一种无国界的药、无国界的大爱。精神丰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00:45 , Processed in 0.2584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