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万达集团:从港股最大 IPO 到全球最大院线运营商的辉煌历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473
发表于 2024-11-6 09: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时已经在香港股市上市的万达集团取得的成功是无与伦比的。作为当年香港最大的IPO,万达因电影市场火爆而准备出手。

以房地产为后盾的万达,首先瞄准的是文化旅游。 2014年,旗下青岛东方影都举行启动仪式。现场邀请了众多全球影视明星,包括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妮可·基德曼,美国好莱坞巨头索尼影业、华纳兄弟、环球影业也到场。当时,万达想打造一个“东方好莱坞”。

此前,万达曾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前进,足迹遍布全球。 2012年,万达收购美国最大连锁院线AMC,迈出了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截至2016年底,万达占全球票房市场份额约12%,成为全球最大的影院运营商。

2015年是万达全球化进程的高峰期。首先,全资收购澳大利亚第二大连锁影院Hoyts,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拥有52家影院和424块银幕。 2016年,斥资35亿美元收购了制作《盗梦空间》和《侏罗纪世界》的美国传奇影业。此案被外媒称为“中国最大的海外文化收购案”。

当万达进军电影业的野心向世人高调宣告时,如意影业还是一家谋求上市的小规模影视公司,远未能登上牌桌。

2008年,年仅26岁的柯黎明接手了哥哥柯久明的广告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影视娱乐行业,这也是如意影业的雏形。

拥有商业硕士学位的柯黎明,利用自己在香港担任数据分析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投资影视项目。经过统计分析,柯利明发现“一百部电视剧中,有三十部可以实现盈亏平衡或赚钱”,但一部电影票房成功的概率“不到3%”。

因此,如意影业选择从电视剧业务入手,在2011年之前投资或主导制作了《铁齿铜齿纪晓岚4》、《李春田的春天》、《两城生活》等。

自2012年起,如意影业决定进军电影行业,先后策划并制作了《致我们渐逝的青春》、《小时代》、《老男孩》、《老男孩》等影片。当年票房排名第三。

柯黎明一直在资本市场寻找机会。 2014年,当时名为“中国科技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拟增资15亿元收购如意影业100%股权。但随后公司因业绩不佳、财务造假等原因退市,如意影业在A股上市的梦想破灭。

随后,2015年10月,天神娱乐拟以13.23亿元收购如意影业49%的股份,但次年7月又以1.617元的对价将全部股份转让给上海大域资产管理中心。亿元。 。两个月后,这部分股权的受让方变更为后阳再宏。

虽然每次易手,都伴随着如意影业估值的提升,从最初的15亿到33亿。然而,在A股市场深耕已久的如意影业,却始终没有找到好的归宿。

与此同时,万达进军电影业的征程也没有停止。

2015年,万达院线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家连锁院线。上市后不久,就收购了世茂旗下15家影院100%的股份,掀起了“影院热潮”。

两年后,“万达院线”正式更名为“万达电影”。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更名。万达整合院线和影视业务,打造全产业链业务。

收购完成后,王健林曾表示,文化产业已成为万达第一大产业。

遗憾的是,这种自豪感并没有在万达电影身上停留太久。不仅万达影视的收购来来回回了很多年,而且收购完成后,万达影视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 2019年、2021年、2022年均未完成业绩承诺。

早在建筑物倒塌之前,裂缝就出现了。

2016年,传奇影业老板投资的《长城》上映。虽然由张艺谋执导,好莱坞巨星马特·达蒙等多位当红明星加盟,但口碑不佳,引起舆论哗然。

尽管票房达到11.73亿,但作为《长城》的出品方和发行方,万达电影的股价却始终处于下跌趋势。 《长城》上映十天后,万达电影股价下跌4.69元,跌幅7%,总市值蒸发54.9亿元。

《长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票房份额,还关系到上市公司的资本博弈能否持续;而“长城”的失守也预示着资本游戏的突然结束。

2017年,万达“界湖”马来西亚城项目失败,万达集团陷入危机。除境内资产外,万达几乎清算了所有海外资产。同时,万达将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转让给融创,交易价格为438.44亿。一年后,这一比例达到100%。

万达电影逐渐失去了锋芒,“东方好莱坞”的美好愿景也成为了过去的幻想。此时的如意影业依然受到资本的青睐。

2018年,吉祥股份拟以增资或股权转让的方式出资5000万元,成为后阳再鸿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同时也间接投资了如意影业。不过,这种合作并没有持续多久。 2019年4月1日晚间,吉祥股份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参股后阳再宏基金。

电影市场依然火热。尽管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2019年全年票房总计642.7亿,仍保持5.4%的增长。

直到一场疫情让中国电影停顿了很久,真正的转机才到来。

拐点

2020年,电影市场期待的“最强春节档”并没有如愿到来。

今年,剧院关闭了 178 天。作为国内最大的院线,万达电影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据万达电影2020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95亿元,同比下降59.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69亿元。

万达电影2020年财务报告



困境中,万达寻求变革。

同年6月,万达正式宣布向符合条件的影院开放“特许经营权”。与万达电影签约的影院可以使用“万达院线”品牌和会员制度。此举被业界视为万达电影整合下游资源、进一步扩大话语权的意图。

财报还披露,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影院(含加盟)市场份额为15.3%,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票房、票房等核心指标观影人次、市场份额持续上升。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

线下市场遭受重创的同时,线上机会全面打开。

2020年春节期间,《囧妈》绕过线下发行和院线,直接走上线上流媒体。此举虽然遭遇院线集体抵制,但也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电影行业已经改变。

当时的玩家是字节的西瓜视频和欢喜传媒。虽然他们缺乏后劲,但对于前瞻的资本来说,本来就千疮百孔的中国电影业,是时候冷静下来了,与其停留在老轨道上原地打转,不如转向更有想象力的地方。新业务。

与此同时,如意也终于找到了一颗稳定的“大树”,结束了在资本市场的漂泊之旅。

2020年10月26日,恒大集团和腾讯控股的公司恒腾网络宣布,将通过配发发行股票及股权认购的方式,全面收购如意影业和南瓜影业的全部股权。此次收购于次年1月20日正式完成。

此次收购释放的信号是,恒腾网络原有的互联网业务遇到障碍,决定转向流媒体视频业务发展。

如意影业与恒腾网络签署对赌协议,规定如意影业2021-2023财年或2021财年的年度净利润将分别达到4亿元、5亿元和6亿元以上。 2022财年累计净利润达到9亿元,或三年累计净利润达到15亿元,即可获得相应认购权。

对于如意影业来说,接受这份协议似乎很有挑战性:如意影业2018年和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9亿元和1.5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8.5万元和4047.71万元。 ,与对赌协议中的净利润相差甚远。

回想起来,如果你敢于面对挑战,你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机遇。

2021年,房地产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它影响了今天故事的两位主角。

激进扩张、过度融资,给民营房地产企业埋下了隐患。政策收紧和市场遇冷彻底引爆了一颗炸弹,如意的老东家“恒大”开始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

危机爆发后,恒大开始变卖资产。在三度出售所持恒腾网络全部股份后,于当年11月正式退出恒腾网络。如意影业实际控制人柯利明也因此成为恒腾网络第一大股东。

2021年8月1日,恒腾网络(HK.00136)宣布,恒大以32.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7.02亿元)出售恒腾网络合计11%股权。腾讯收购了7%的股份。

万达集团的2021年也并不平静。曾三次尝试推动万达商管上市,但均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股权冻结、工地停工等负面消息屡屡传来,万达不堪重负。

万达电影自身的业务板块也在收紧。 5月23日凌晨,万达在官网发布公告,公司减持AMC股份,并全部退出AMC董事会,共计追回14.76亿美元。

在房地产市场动荡的同时,电影行业也发生了大事。 2021年春节档,由万达电影出品、轰动业内外的《唐人街探案3》被《你好,李焕英》超越。后者以总票房54.13亿成为当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影史上排名第三。 《李焕英》的出品方是如意影业。

用“黑马”来形容当时的儒学并不为过。它一出场,就展现出了大多数电影人所不具备的财务思维。 《李焕英》的出品方中,北京文化委托猫眼对其进行保底发行。保证票房15亿。按照制片人分成收入计算,保底片酬约为5.38亿。扣除上述预计担保费后,制作公司可分享的总利润约为14亿。

其中,如意影业作为第二出品方和保证发行方,成为《李焕英》的最大受益者。

根据中国如意2021年业绩公告,中国如意2021年总营收23.18亿元,净利润11.4亿元,对赌协议已提前完成。

中国如意2021年业绩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恒腾网络在收购时最初看重的流媒体业务,即南瓜视频,在2021年也有不错的成绩。

自1月份完成收购以来,南瓜电影新增付费会员数量从2月份开始连续三个月创出新高。南瓜电影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新增付费用户1068.3万,占过去五年付费用户总数的70%。 %。此外,腾讯还于2021年第二季度与中国如意达成影视版权资源共享协议。

与爱语腾芒不同,对标南瓜电影也采用同样的“门票式”订阅会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必须成为付费会员才能使用企业提供的服务。

然而,南瓜电影想要在当今已经非常稳定的流媒体格局中开辟出一席之地并不容易。内容匮乏是南瓜电影的命脉。

它凭借无广告的会员定制模式多年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源于其自身的优质自制内容。南瓜电影几乎没有内容制作。虽然有如意影业做后盾,但仅凭一家制作公司显然不足以支撑南瓜电影的内容供应。



至于腾讯开放的版权共享内容,已经在腾讯视频上线,南瓜电影的价值还有待商榷。早期的南瓜电影之所以能够实现超额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版权采购上的差异化路线,其中包括引入《行尸走肉》《旺达幻视》等英美剧,以及《人体蜈蚣》和“看见”。定级恐怖片。”

决定进入“主流平台”渠道后,平台内容的差异化自然会减少。南瓜电影距离“中国版”还有多远,还存在一个问号。不过,值得期待的是,如意在拥有万达电影后,将如何完成流媒体平台与院线的整合,为南瓜电影找到新的增长点。

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仍在蔓延。 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院线虽已营业,但全年总票房仅300.67亿,占全年三分之一。一度处于“极冷”状态,日票房低于2000万的天数高达108天。

当行业处于冰点时,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

风险、机遇和野心

宏伟的愿景来来去去。在万达工作了16年的万达电影前总裁曾茂君于2022年宣布辞职,万达电影也进入了“倒计时”。

这时,儒家思想已经“转变”了。

2022年2月,恒腾网络正式更名为中国如意,柯利明出任中国如意董事长。 2023年中报显示,柯黎明直接及通过影业持有中国如意约37.26%的股份。

中国儒学2023中期报告

尽管它不再出现在公司名称中,但腾讯仍然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关键人物。截至今年6月30日,腾讯控股通过睡莲控制中国如意20.45%的股份。

尽管电影行业遭受重创,但得益于腾讯的中华儒家以及在线流媒体和游戏两个相对稳定的业务增长点,全年净利润虽然同比有所下滑,但依然盈利。 2022年年报显示,当年营业收入13.2亿元,净利润7.89亿元。其中,网络流媒体及游戏业务总收入11.63亿元,利润3.77亿元。

疫情结束后,行业复苏,如意似乎准备“大展拳脚”。显然,如意在电影界的野心远远超出了《你好,李焕英》。

在今年首次获得万达投资股权之前,中国如意宣布计划融资40亿港元,其中90%拟用于发展和拓展影视游戏业务。据港交所公告,腾讯当天通过子公司睡莲完成认购中国如意新股,持仓25.46亿股,持股比例增至25.45%。

两次股权转让后,万达电影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儒家在电影行业的版图不断扩大。

当前,儒学正处于投资未来的阶段。

中国如意2023年中报显示,集团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人民币2.69亿元。中国如意今年8月发布的盈利预警中提到,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各板块在下半年和明年积极部署业务发展而产生的固定成本。

此外,针对目前南瓜电影内容储备不足的现状,中报还指出将“持续加大原创内容投入”。

今年如意影业出品的影片中,除了票房超30亿的《消失》外,其他包括《交换人生》、《保佑你安全》、《炙手可热》等多部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票房未突破10亿。 《温柔的贝壳》即使只有1726万,也不足以再现《你好,李焕英》的神奇表现。

儒家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短期内可能不会对电影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也不可能立即给中国的儒家带来太多显性的好处。但变化已经开始酝酿,我们期待新的选手出现在第四张桌子上,成为中国电影的破局者。

目前,经历了快速扩张、缓慢修正、全面停摆的中国电影,正处于重建复苏期。纵观中国电影的资本结构,就像一场“死亡游戏”。在现有的格局中,缺乏真正有力量和勇气打破游戏规则的能量。

当前的中国电影中,国有力量正在寻找新的活力。民间资本结构得到调整。万达、博纳、乐视、华谊、光广的昔日“五巨头”格局,早已经历了席位的碎片化和重新排列。

新进入者为中国电影注入互联网能量后,新的问题也逐渐出现。一批新兴资本力量尚未形成产业气候,未来能否站稳脚跟还需要时间检验。

纵观中国电影行业,依靠单一票房收入的商业模式、亟待整合的院线市场、内容供给不足的现状、以及观众从未养成的消费习惯……仍然存在许多制约行业发展的大问题。中国电影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大。前面还有一条危险的道路需要炫耀。

拉长一段时间,当前的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巨变之中。我们很难将今天万达与如意的股权交易事件视为行业变革的标志,但它一定是巨变的一个方面,也是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未来的最佳样本。

随着分支发行时代的浪潮,如意与万达联手,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局面。大变革,新力量。打破游戏规则的永远是局外人。

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初期,华尔街资本家进入了独立制片人的天堂。两方合力打造电影商业模式,好莱坞成为电影经济的颠覆者。中国电影也期待着破局。

自称“不是电影人,而是投资人”的柯黎明,正拿着腾讯给出的筹码走上牌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02:20 , Processed in 0.1593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