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1|回复: 0

北信瑞丰基金回应欠薪传闻,小基金公司面临诸多发展困境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59
发表于 2024-9-25 02: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庞华伟广州报道

近日,一则有关“公募欠薪”的传闻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北信瑞丰基金表示,“欠薪”传闻为虚假信息,公司仅调整了工资发放时间。

欠薪危机折射出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困境,小型基金公司普遍面临规模小、收益不够、人才难留、人员动荡等一系列发展困境。

拖欠工资争议

5月21日,一则有关“小型国有公募基金拖欠工资”的传闻引发基金圈关注。

当事人为北新瑞丰基金,按照惯例,北新瑞丰基金5月15日发放工资,但截至5月22日,工资已拖欠一周。

对此,有媒体报道称,针对欠薪一事,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前不久,公司内部发出了小范围的内部通知,主要原因是近年来行业不景气,公司业绩不佳。”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北信瑞丰基金,该公司回应称,所谓“欠薪”传闻为虚假信息。

“实际情况是,公司近期调整了工资发放时间,由原来的上调工资发放模式改为下调工资发放模式,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虽然发放日期发生变化,但全体员工当月工资均正常发放,资金均足额发放,不存在任何拖欠、扣减的情况。”北信瑞丰基金回应称。

“由以前的向上发工资模式改为向下发工资”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解释,是指调整发工资的时间,比如以前每个月的工资是提前发,现在是月底发。

那么调整之后北信瑞丰基金什么时候发工资呢?

公司相关人士透露,“5月份的工资将在6月初发放”。

北信瑞丰基金同时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公司有信心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继续稳步前行,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为员工谋求福利,为社会做出贡献。”

不过,当记者对“公司三年未发年终奖”这一传闻寻求核实时,北信瑞丰基金拒绝对此做出解释或评论。

人事动荡



记者发现,北信瑞丰基金的人员变动颇为频繁。

令业内人士记忆犹新的是北信瑞丰基金2023年8月份的一则社会招聘公告,公司发布招聘岗位12个工种,包括总经理、研究总监、固定收益基金经理、股票基金经理、合规经理、法务经理、人力资源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经理、股务交易员、信用评级研究员、基金会计师、基金登记注册员、行政专员等。

大量的职位空缺让人以为这是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但实际上它已经成立10年了。

在那一波人事变动中,2023年8月15日,北信瑞丰基金董事长李永东、总经理赵元峰同日辞职。

北信瑞丰基金新任董事长、代理督察长为夏斌,原华夏金管副总裁,现任北信瑞丰基金总经理刘小玲于2023年12月27日上任。

公开资料显示,刘小玲2002年9月参加工作,是具有营销背景的业内人士,历任富国基金销售助理、渠道经理、北方区域总监、渠道总监、零售业务负责人、泰康资管公募部市场总监、融通基金副总经理、宏利基金副总经理等职务。

除了2023年8月高管发生重大变动外,2021年北信瑞丰基金还出现一波离职潮,总经理、副总经理、监察长等4名高管离职,6名基金经理离职。

近5年来,北信瑞丰基金已更换过2次董事长,2019年11月26日,第一任董事长周瑞明因工作需要辞职;2023年8月15日,第二任董事长李永东也因工作需要辞职,这也是北信瑞丰基金历史上第二次更换董事长。

此外,2023年4月,北信瑞丰基金督察长张恩元因个人原因辞职,原董事长李永东担任代理督察长,但任期不到半年,夏斌便接任代理督察长,根据张恩元的履历,他从2021年8月开始,担任督察长已有一年多。

基金经理的离职也较为频繁。目前,北信瑞丰基金共有9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3.09年。2021年以来,已有10名基金经理离开北信瑞丰基金,同期又有9名基金经理入职。目前在任的9名基金经理中,有8名是2020年才在公司任职,其中包括两名今年刚上任的年轻基金经理。

小型基金公司的困境

北信瑞丰基金是当前小微基金公司发展艰难的一个缩影。

北信瑞丰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17日,由北京国际信托和莱州瑞海投资共同发起设立,其中第一大股东为北京国际信托,持股比例为60%;第二大股东为莱州瑞海投资,持股比例为40%。

从股权结构看,北信瑞丰基金为国有企业,隶属于信托基金公司,目前市场上共有20家信托基金公司。

数据显示,北信瑞丰基金2020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133.95亿元,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点。

但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公司基金规模降至29.3亿元,减少105亿元,缩水近80%,降幅达78.13%,排名行业倒数第18位(140/157)。



虽然成立已有10年,但北信瑞丰基金在行业内的存在感却不强,旗下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也仅有29.3亿。具体来看,债券基金占了绝大多数,为24.04亿元,占比82%。

此外,货币市场基金持有1.91亿元,混合型基金持有2.46亿元,股票型基金持有0.89亿元。

2021年,正值北信瑞丰基金的鼎盛时期,其官网显示,根据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基金公司股票及固定收益类资产分类评分排名》,2021年,北信瑞丰基金股票型综合收益率27.58%,在全市场排名11/149;2021年,北信瑞丰旗下多款产品收益排名进入前10%。

数据显示,北新瑞丰基金旗下目前共有15只基金(A/C类合并为1只,下同),包括2只货币市场基金、3只债券基金、7只混合基金、3只股票型基金。

收益方面,官网显示,近一年来,5只固收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而10只“混合+股票”基金中,仅有1只实现正收益,即北信瑞丰研选,近一年收益率为18.31%,近一年收益率为10.33%。

提到北信瑞丰基金,很多人可能感觉陌生,但如果提到招商基金的基金经理陆文凯,大家可能就有些印象了。2020年,陆文凯管理的北信瑞丰产业升级位列市场前1%。在瑞丰基金任职期间,陆文凯管理两只主动股票型基金:北信瑞丰产业升级(2018年6月-2022年3月)和北信瑞丰健康生活主题(2021年1月-2022年3月)。任职期间,收益分别位列同业前5%和前20%。

2022年3月陆文凯离任后,其继任者庞文杰上任两年多,期间,上述两只主动股票型基金业绩排名均跌至同类别倒数5%。

但整体来看,北信瑞丰基金固定收益表现突出。

其中债券型基金北信瑞丰稳定收益基金支撑了公司大部分业务,北信瑞丰稳定收益基金成立于2014年8月,也是公司成立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为23.65亿元,占公司总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80.72%。

该债券基金表现优异,截至5月21日,成立近10年来,A类份额累计涨幅73.89%,年化收益率5.84%,作为一级债券基金,业绩表现位居同业前1/5,确立了公司在固定收益行业的领先地位。

据海通证券发布的《基金公司股票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名(2023.12.31)》显示,截至2023年末,北信瑞丰旗下固定收益类基金近一年整体收益率为7.60%,近三年及最近七年固定收益类基金整体收益率分别为13.17%、35.47%,近一年业绩在167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近三年及七年排名分别为4/131、15/88。

事实上,这也是小型基金公司难以突破的难题。

截至一季度末,共有157家基金管理人取得基金管理牌照,其中规模30亿以下的基金管理人有18家。

北信瑞丰管理的公募产品规模达29亿元,其中固定收益产品占比接近90%,这样的规模,考虑到基金公司运营的各项成本,如人力资源、平台、IT信息技术等,小型基金公司显然很难盈利。

加之资源有限、品牌影响力不足、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小型基金公司在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就需要股东不断增资输血,否则公司竞争力就可能降低,最终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造成人事频繁变动的恶性循环。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基金公司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优胜劣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0:46 , Processed in 0.3302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